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包括手柄、蛇形软管和镜头,手柄还包括角度调整装置;蛇形软管内设置有照明光纤,照明光纤与蛇形软管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视频传输线,视频传输线与成像显示设备连接,视频传输线和照明光纤之间设置有气管;镜头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一端的透明镜片,框体的另一端与蛇形软管连接,框体内设置有物镜组件,物镜组件包括转轴、多块物镜镜片和充气环,转轴连接蛇形软管内壁和多块物镜镜片,多块物镜镜片以蛇形软管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成环形分布,充气环与气管连通,充气环设置于物镜镜片背离透明镜片的一侧并紧贴物镜镜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捕捉的光线信息多,成像清晰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
技术介绍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电子内窥镜是一种可直接插入人体体腔或脏器内腔进行诊断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其利用尺寸极小的电子成像元件,将观察到的图像信号输送到图像处理器上,之后在监视器上直接提供图像信息以供医生观察和诊断。但是现有的电子内窥镜在利用照明镜片照射人体器脏时,由于器脏的表面较为粗糙,从而导致光线的漫反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的光线都在漫反射的过程中消耗殆尽,进而无法被物镜镜头捕捉到,使其捕捉到的光线信息较少,最终导致CCD的成像清晰度较差,无法满足医生的诊断需求,需要多次使用内窥镜进入人体进行观察,效率较为低下,同时也增加了病患在诊断时的痛苦感和不适感。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旨在解决现有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物镜捕捉的光线少、成像清晰度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包括:手柄、蛇形软管和镜头,所述手柄和所述镜头分别安装于所述蛇形软管的两端,所述手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软管安装口,所述蛇形软管安装于所述软管安装口,所述手柄还包括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按压杆、连接杆和活塞,所述按压杆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塞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杆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蛇形软管内设置有照明光纤,所述照明光纤与所述蛇形软管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视频传输线,所述视频传输线与成像显示设备连接,所述视频传输线和所述照明光纤之间设置有气管,所述活塞安装于所述气管内;所述镜头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所述框体一端的透明镜片,所述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蛇形软管连接,所述框体内设置有物镜组件,所述物镜组件包括转轴、多块物镜镜片和充气环,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蛇形软管内壁和多块所述物镜镜片,多块所述物镜镜片以所述蛇形软管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成环形分布,所述充气环与所述气管连通,所述充气环设置于所述物镜镜片背离所述透明镜片的一侧并紧贴所述物镜镜片。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压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三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五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的第六端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与所述气管的内壁面密封连接。优选地,相邻两块所述物镜镜片之间通过柔性胶连接,所述物镜镜片的旋转角度为0~20度。优选地,所述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物镜镜头和所述透明镜片之间的凹面镜,以使得所述照明管线发射出的光纤经过所述凹面镜后发散,增大照明光纤的照射范围。优选地,所述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镜片和所述框体之间的卡环,所述卡环包括成角度连接的第一子环和第二子环,所述第一子环与所述透明镜片连接,所述第二子环与所述框体连接,所述第一子环与所述第二子环圆弧连接,所述卡环为透明卡环。优选地,所述第二子环与所述框体之间还设置有润滑通道,所述框体内还设置有球形囊,所述球形囊由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球形囊内充有润滑液,所述球形囊与所述润滑通道连通。优选地,所述气管内充有惰性气体。优选地,所述手柄还包括转盘、齿轮和齿条,所述转盘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齿轮和所述齿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盘与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齿条与所述蛇形管道连接,以通过所述转盘的转动驱动所述蛇形管道部分伸入或伸出所述壳体。优选地,所述手柄内还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的一端与所述蛇形管道伸入所述壳体的一端卡接,所述连接套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齿条连接。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凹形面,所述凹形面与人体手形相适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包括:手柄、蛇形软管和镜头,手柄和镜头分别安装于蛇形软管的两端,手柄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的软管安装口,蛇形软管安装于软管安装口,手柄还包括角度调整装置,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按压杆、连接杆和活塞,按压杆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活塞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压杆设置于壳体外,连接杆和活塞设置于壳体内;蛇形软管内设置有照明光纤,照明光纤与蛇形软管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视频传输线,视频传输线与成像显示设备连接,视频传输线和照明光纤之间设置有气管,活塞安装于气管内;镜头包括框体和设置在框体一端的透明镜片,框体的另一端与蛇形软管连接,框体内设置有物镜组件,物镜组件包括转轴、多块物镜镜片和充气环,转轴连接蛇形软管内壁和多块物镜镜片,多块物镜镜片以蛇形软管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成环形分布,充气环与气管连通,充气环设置于物镜镜片背离透明镜片的一侧并紧贴物镜镜片。上述方案中,按下压杆通过连接杆驱动活塞运动,进而可以通过气管对充气环充气,使得充气环带动与其紧贴在一起的物镜镜片在预设角度旋转,增大物镜镜片的采光范围。该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通过角度调整装置和物镜组件的设置,利用角度调整装置对充气环充气或者放气可以对多块物镜镜片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增加物镜镜片对于光线的捕捉能力,进而可以将更多的光线信息传递视频传输线,与现有的内窥镜相比,有效的增多其捕捉到的光线信息,提高成像的清晰度。该专利技术具有捕捉的光线信息多,成像清晰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手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的部分剖视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物镜组件和照明光纤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按压杆、连接杆、活塞和气管的连接示意图。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蛇形软管2手柄3镜头21壳体22软管安装口31按压杆32活塞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柄(2)、蛇形软管(1)和镜头(3),所述手柄(2)和所述镜头(3)分别安装于所述蛇形软管(1)的两端,所述手柄(2)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1)的软管安装口(22),所述蛇形软管(1)安装于所述软管安装口(22),所述手柄(2)还包括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按压杆(31)、连接杆和活塞(32),所述按压杆(31)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塞(32)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杆设置于所述壳体(21)外,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活塞(32)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n所述蛇形软管(1)内设置有照明光纤(5),所述照明光纤(5)与所述蛇形软管(1)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视频传输线(6),所述视频传输线(6)与成像显示设备连接,所述视频传输线(6)和所述照明光纤(5)之间设置有气管(4),所述活塞(32)安装于所述气管(4)内;/n所述镜头(3)包括框体(71)和设置在所述框体(71)一端的透明镜片,所述框体(71)的另一端与所述蛇形软管(1)连接,所述框体(71)内设置有物镜组件(73),所述物镜组件(73)包括转轴(732)、多块物镜镜片(731)和充气环(733),所述转轴(732)连接所述蛇形软管(1)内壁和多块所述物镜镜片(731),多块所述物镜镜片(731)以所述蛇形软管(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成环形分布,所述充气环(733)与所述气管(4)连通,所述充气环(733)设置于所述物镜镜片(731)背离所述透明镜片的一侧并紧贴所述物镜镜片(7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2)、蛇形软管(1)和镜头(3),所述手柄(2)和所述镜头(3)分别安装于所述蛇形软管(1)的两端,所述手柄(2)包括壳体(21)和设置于所述壳体(21)的软管安装口(22),所述蛇形软管(1)安装于所述软管安装口(22),所述手柄(2)还包括角度调整装置,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按压杆(31)、连接杆和活塞(32),所述按压杆(31)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活塞(32)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压杆设置于所述壳体(21)外,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活塞(32)设置于所述壳体(21)内;
所述蛇形软管(1)内设置有照明光纤(5),所述照明光纤(5)与所述蛇形软管(1)内壁面之间设置有视频传输线(6),所述视频传输线(6)与成像显示设备连接,所述视频传输线(6)和所述照明光纤(5)之间设置有气管(4),所述活塞(32)安装于所述气管(4)内;
所述镜头(3)包括框体(71)和设置在所述框体(71)一端的透明镜片,所述框体(71)的另一端与所述蛇形软管(1)连接,所述框体(71)内设置有物镜组件(73),所述物镜组件(73)包括转轴(732)、多块物镜镜片(731)和充气环(733),所述转轴(732)连接所述蛇形软管(1)内壁和多块所述物镜镜片(731),多块所述物镜镜片(731)以所述蛇形软管(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成环形分布,所述充气环(733)与所述气管(4)连通,所述充气环(733)设置于所述物镜镜片(731)背离所述透明镜片的一侧并紧贴所述物镜镜片(7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和第三连接杆(35),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第一端与所述压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34)的第三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34)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杆(35)的第五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杆(35)的第六端与所述活塞(32)连接,所述活塞(32)与所述气管(4)的内壁面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学影像成像用电子内窥镜,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强,贺菲,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