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永刚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35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和出水管,壳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进水管连通,出水口与出水管连通,进水口位于出水口上方;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清洗脱水部,清洗脱水部的顶端形成有开口,清洗脱水部内设置有转盘和围绕转盘一周设置的滤水网圈;下壳体与隔板形成动力部,动力部内安装有驱动件和与驱动件传动连接的转轴,转轴还与转盘传动连接。该实施例可以增大容水量,减小换水次数,进而增大清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拖把清洗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拖把清洗装置清洗桶和脱水桶是分开的,这样会造成一个问题,盛水桶体积比较小导致拖把不能冲洗干净、导致换水次数太过频繁,而频繁的换水会降低清洗的效率。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拖把清洗一体装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清洗脱水部,所述清洗脱水部的顶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清洗脱水部内设置有转盘和围绕所述转盘一周设置的滤水网圈;所述下壳体与所述隔板形成动力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2)、进水管(4)和出水管(3),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隔板(1),所述隔板(1)将所述壳体(2)分为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所述上壳体(21)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4)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3)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n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2)形成清洗脱水部(5),所述清洗脱水部(5)的顶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清洗脱水部(5)内设置有转盘(52)和围绕所述转盘(52)一周设置的滤水网圈(51);/n所述下壳体(22)与所述隔板(1)形成动力部(6),所述动力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2)、进水管(4)和出水管(3),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隔板(1),所述隔板(1)将所述壳体(2)分为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所述上壳体(21)的侧壁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进水管(4)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出水管(3)连通,所述进水口位于所述出水口上方;
所述上壳体(21)和所述下壳体(22)形成清洗脱水部(5),所述清洗脱水部(5)的顶端形成有开口,所述清洗脱水部(5)内设置有转盘(52)和围绕所述转盘(52)一周设置的滤水网圈(51);
所述下壳体(22)与所述隔板(1)形成动力部(6),所述动力部(6)内安装有驱动件(26)和与所述驱动件(26)传动连接的转轴(61),所述转轴(61)还与所述转盘(52)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6)包括固定轴(7)、踏板(8)、连接杆(9)、联动轴(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和齿轮组件,所述第一齿轮(11)和所述第二齿轮(12)均安装于所述联动轴(10),所述踏板(8)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轴(7),所述连接杆(9)连接所述踏板(8)和所述第一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2)与所述齿轮组件啮合,所述转轴(61)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齿轮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齿轮(12)啮合的传递轮(13)、与所述传递轮(13)同轴设置的第一伞齿轮(14)和与所述第一伞齿轮(14)啮合的第二伞齿轮(15),所述转轴(61)安装于所述第二伞齿轮(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拖把清洗脱水一体装置还包括第一传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永刚顾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郭永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