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3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1
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属于床芯结构技术领域;弹簧组的总高度在24cm,双层弹簧设计实现使用时稳固性和舒适性更好,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设有螺穿簧,使弹簧床芯整体不动摇不位移;下层弹簧的圈数为5圈,上层弹簧的圈数为4圈,下层弹簧的最佳高度为14cm,上层弹簧的最佳高度为10cm,实现得到本发明专利技术舒适性、稳固性和柔韧性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承载力也明显提高,弹性强度增大,弹簧更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均设于弹簧组内侧,这样的结构设计保证床垫当压力从上部下压时,不会向外挤压凸出,而是向床垫内部延伸进去,实现不塌边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床芯结构
,具体是涉及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弹簧床垫通常由弹簧骨架和包覆层构成,弹簧骨架被包覆层所包封。而现有的弹簧骨架,主要由围架钢丝和被该围架钢丝匝围的弹簧层构成,围架钢丝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围架,围架的形状通常为矩形。上述弹簧层一般由横向并列排布的多行弹簧组构成,各弹簧组由多个弹簧构成,同组各弹簧间用串条等类似连接件串接,周边各弹簧与围架用串条等类似连接件连接。在现有弹簧床垫中,所设置的弹簧为一层,弹性较差,弹簧骨架容易变形、塌陷,床垫使用寿命短,用户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人体损伤,而且现有的床垫弹簧高度较低,导致单层弹簧的支撑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包括弹簧床芯和包覆层,所述弹簧床芯由若干弹簧组并联组成,所述弹簧组包括下层弹簧和上层弹簧,所述上层弹簧设于下层弹簧之上,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均为中凹形螺旋弹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设有螺穿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通过螺穿簧穿联绞结,位于弹簧床芯四周的边框上且于所述下层弹簧的外侧搭接有若干支撑簧,所述支撑簧包括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下弹簧杆,所述右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下弹簧杆,所述左上弹簧杆的上端与右上弹簧杆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上支撑杆,所述左下弹簧杆的下端与右下弹簧杆的下端之间横向设有下支撑杆,所述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均呈90度弯折状,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右上弹簧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下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左下弹簧杆之间呈V型夹角,所述右上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之间呈V型夹角,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左下弹簧杆之间的夹角度数与右上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之间的夹角度数相等,所述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与右圆形扭力弹簧为相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均设于弹簧组内侧,所述上支撑杆通过螺穿簧绞结于下层弹簧上端簧圈的前侧,所述下支撑杆通过螺穿簧绞结于下层弹簧下端簧圈的前侧,所述包覆层包裹于弹簧床芯整体的外部,位于上层弹簧的上方且于所述包覆层上侧面的四边设有一圈双层围边。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组的高度为26cm,所述下层弹簧的高度为14~17cm,所述上层弹簧的高度为9~12cm,所述下层弹簧的圈数为5圈,所述上层弹簧的圈数为4圈。作为优选,所述下层弹簧的高度为15cm,所述上层弹簧的高度为11cm。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的簧丝直径均为2~2.4mm。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的簧丝直径均为2.2mm。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的中部腰径为48~55mm。作为优选,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的中部腰径均为53mm。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组的数量为410~510个。作为优选,所述弹簧组的数量为440个。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高度,使弹簧组的总高度在24cm,下层弹簧圈数多于上层弹簧,双层弹簧设计实现使用时稳固性和舒适性更好,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设有螺穿簧,使弹簧床芯整体不动摇不位移;下层弹簧的圈数为5圈,上层弹簧的圈数为4圈,下层弹簧的最佳高度为16cm,上层弹簧的最佳高度为12cm,实现得到本专利技术舒适性、稳固性和柔韧性达到最佳的效果,其承载力也明显提高,弹性强度增大,弹簧更不易损坏,使用寿命更长;左圆形扭力弹簧、右圆形扭力弹簧、左上弹簧杆、左下弹簧杆、右上弹簧杆、右下弹簧杆、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环形结构,实现增强整体强度的效果;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将压力均分给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实现压力得到均匀支撑的效果;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均呈90度弯折状,左圆形扭力弹簧与右圆形扭力弹簧为相同方向并排设置,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均设于弹簧组内侧,这样的结构设计保证床垫当压力从上部下压时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不会向外挤压凸出,而是向床垫内部延伸进去,实现不塌边的效果,且防止了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对床垫侧边外包的摩擦磨损;经实验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十万次加载压缩疲劳实验,实验后本专利技术无变形完好无损;包覆层上侧面的四边设有一圈双层围边,双层围边与现有单层包覆边相比使包覆层更加耐用,且外观更加美观大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弹簧床芯的一种局部结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弹簧床芯的一种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簧的一种正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簧的一种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弹簧床芯与包覆层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弹簧床芯;2、包覆层;3、弹簧组;4、下层弹簧;5、上层弹簧;6、螺穿簧;7、支撑簧;8、左圆形扭力弹簧;9、右圆形扭力弹簧;10、左上弹簧杆;11、左下弹簧杆;12、右上弹簧杆;13、右下弹簧杆;14、上支撑杆;15、下支撑杆;16、圆弧过渡连接处;17、双层围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如图1-图7所示,包括弹簧床芯和包覆层,所述弹簧床芯由若干弹簧组并联组成,所述弹簧组包括下层弹簧和上层弹簧,所述上层弹簧设于下层弹簧之上,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均为中凹形螺旋弹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设有螺穿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通过螺穿簧穿联绞结,位于弹簧床芯四周的边框上且于所述下层弹簧的外侧搭接有若干支撑簧,所述支撑簧包括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下弹簧杆,所述右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下弹簧杆,所述左上弹簧杆的上端与右上弹簧杆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上支撑杆,所述左下弹簧杆的下端与右下弹簧杆的下端之间横向设有下支撑杆,所述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包括弹簧床芯和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床芯由若干弹簧组并联组成,所述弹簧组包括下层弹簧和上层弹簧,所述上层弹簧设于下层弹簧之上,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均为中凹形螺旋弹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设有螺穿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通过螺穿簧穿联绞结,位于弹簧床芯四周的边框上且于所述下层弹簧的外侧搭接有若干支撑簧,所述支撑簧包括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下弹簧杆,所述右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下弹簧杆,所述左上弹簧杆的上端与右上弹簧杆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上支撑杆,所述左下弹簧杆的下端与右下弹簧杆的下端之间横向设有下支撑杆,所述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均呈90度弯折状,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右上弹簧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下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左下弹簧杆之间呈V型夹角,所述右上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之间呈V型夹角,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左下弹簧杆之间的夹角度数与右上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之间的夹角度数相等,所述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与右圆形扭力弹簧为相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均设于弹簧组内侧,所述上支撑杆通过螺穿簧绞结于下层弹簧上端簧圈的前侧,所述下支撑杆通过螺穿簧绞结于下层弹簧下端簧圈的前侧,所述包覆层包裹于弹簧床芯整体的外部,位于上层弹簧的上方且于所述包覆层上侧面的四边设有一圈双层围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加床芯高度及稳定性的床芯结构,包括弹簧床芯和包覆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床芯由若干弹簧组并联组成,所述弹簧组包括下层弹簧和上层弹簧,所述上层弹簧设于下层弹簧之上,所述上层弹簧和下层弹簧均为中凹形螺旋弹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设有螺穿簧,所述相邻两组弹簧组的两端之间的簧圈间和上层弹簧与下层弹簧的簧圈间均通过螺穿簧穿联绞结,位于弹簧床芯四周的边框上且于所述下层弹簧的外侧搭接有若干支撑簧,所述支撑簧包括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左下弹簧杆,所述右圆形扭力弹簧的上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上弹簧杆,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的下侧设有与其连接的右下弹簧杆,所述左上弹簧杆的上端与右上弹簧杆的上端之间横向设有上支撑杆,所述左下弹簧杆的下端与右下弹簧杆的下端之间横向设有下支撑杆,所述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均呈90度弯折状,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右上弹簧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下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的长度相同,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左下弹簧杆之间呈V型夹角,所述右上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之间呈V型夹角,所述左上弹簧杆与左下弹簧杆之间的夹角度数与右上弹簧杆与右下弹簧杆之间的夹角度数相等,所述左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右上弹簧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左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以及右下弹簧杆与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连接,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与右圆形扭力弹簧为相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左圆形扭力弹簧和右圆形扭力弹簧均设于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呼噜皇床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