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428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作业车间里的地排风以及无组织排放气体得不到有效处理的问题。该系统包括多组热风单元、主进风管道、主排风管道、地排风管道;热风单元包括LEL检测执行模块、加热器、风机;LEL检测执行模块包括浓度检测装置和风量控制装置;主进风管道内的气体依次通过风量控制装置、加热器、风机进入烘干箱内,烘干箱排出的气体通过风量控制装置后一部分进入主排风管道,另一部分再次进入烘干箱内,地排风管道末端设置有地排风风机,地排风风机的出口通过三通管路与主进风管道、主排风管道连通;所述三通管路与主排风管道连通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风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印刷包装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热风单元如图1所示,承印物表面被印上油墨后经过烘干箱01,同时风机02将热风吹入烘干箱01,承印物表面的油墨中含有的有机溶剂在热风作用下快速挥发并被热风带出烘干箱01,一部分排出至废气处理系统,另一部分与新风混合后,经加热器03加热到烘干箱01所需温度,再由风机02吹入烘干箱01。由于墨槽04中的油墨含有的有机溶剂不断挥发,导致墨槽04附近异味较大,有些设备会在此处加装地排风系统05,从墨槽04附近抽风并排出室外。烘干箱排风中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当烘干箱回风量过大时,则可能造成烘干箱内气体中的有机溶剂浓度达到LEL(爆炸下限)值,从而产生安全隐患。为避免此种情况发生,烘干箱的回风量一般设置偏小,排风量较大,导致后续废气处理系统工作负担较重,且排风中的热能无法有效利用。配置了LEL检测执行模块的热风系统是在传统热风系统基础上对印刷机烘干箱排风的有机溶剂浓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调节回风量,在保证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n包括多组热风单元、主进风管道(1)、主排风管道(2)、地排风管道(3);/n所述热风单元包括LEL检测执行模块、加热器(4)、风机(5);/n所述LEL检测执行模块包括浓度检测装置(6)和风量控制装置(7);/n所述浓度检测装置(6)设置在烘干箱(8)的排风管路上;/n所述主进风管道(1)内的气体依次通过风量控制装置(7)、加热器(4)、风机(5)进入烘干箱(8)内;烘干箱(8)排出的气体通过风量控制装置(7)后一部分进入主排风管道(2),另一部分再次进入烘干箱(8)内;/n所述主排风管道(2)末端设置有主排风风机(9);/n所述地排风管道(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组热风单元、主进风管道(1)、主排风管道(2)、地排风管道(3);
所述热风单元包括LEL检测执行模块、加热器(4)、风机(5);
所述LEL检测执行模块包括浓度检测装置(6)和风量控制装置(7);
所述浓度检测装置(6)设置在烘干箱(8)的排风管路上;
所述主进风管道(1)内的气体依次通过风量控制装置(7)、加热器(4)、风机(5)进入烘干箱(8)内;烘干箱(8)排出的气体通过风量控制装置(7)后一部分进入主排风管道(2),另一部分再次进入烘干箱(8)内;
所述主排风管道(2)末端设置有主排风风机(9);
所述地排风管道(3)对应每组印刷单元均设有抽风口(10);
所述地排风管道(3)末端设置有地排风风机(11),地排风风机(11)的出口通过三通管路与主进风管道(1)、主排风管道(2)连通;
所述三通管路与主排风管道(2)连通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风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热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量控制装置(7)包括阀体(71)和控制阀(72);
所述阀体(71)一端设置有排风口(73),另一端设置有送风口(74),阀体(71)侧壁上开设有回风口(75)和新风口(76);
所述排风口(73)与主排风管道(2)连通,所述送风口(74)与加热器(4)的进口连通,所述回风口(75)与烘干箱(8)的排风管路连通,所述新风口(76)与主进风管道(1)连通;
所述阀体(71)内腔中心设置有转轴(77),转轴(77)一端与阀体(71)一侧的内壁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从阀体(71)另一侧的侧壁伸出并与控制阀(72)连接;
所述转轴(77)上沿径向固定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金龙曹永明齐光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人伯乐氛西安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