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变电器防鸟害
,具体为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器是电网安全运行中的关键设备,大多安装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或高山上,周围生态环境较好,各类飞禽活动较为频繁,鸟类活动对变电器运行设备危害已久,大型鸟类在变电器上筑巢,引起的杂物遗落导致设备短路,鸟类觅食时在变电器上飞行中产生的粪便所引起的运行闪络,鸟类在变电器内追逐中穿越运行设备会造成设备接地,为了解决鸟类对变电器的影响,需要使用变电器防鸟害的装置。现有的变电器防鸟害装置多数采用单一方式进行驱鸟,这样方式比较单一,驱鸟效果较差,不能完全杜绝鸟类在变电器上筑巢,且多数驱鸟设备只能进行驱鸟,不能兼顾对变电器进行散热和防护,导致实用性较低,不便于推广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方法及其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变电器防鸟害装置多数采用单一方式进行驱鸟,这样方式比较单一,驱鸟效果较差,不能完全杜绝鸟类在变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变电器本体(2),所述变电器本体(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卡槽(3),位于下方两个卡槽(3)内分别通过卡扣装置(4)与第一环形壳体(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壳体(5)内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与齿带(7)相互啮合,所述齿带(7)设置在环形空槽(8)内,所述环形空槽(8)开设在第一环形壳体(5)的表面,所述第一环形壳体(5)表面对应环形空槽(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右侧面开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内设置有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装置,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变电器本体(2),所述变电器本体(2)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卡槽(3),位于下方两个卡槽(3)内分别通过卡扣装置(4)与第一环形壳体(5)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壳体(5)内活动连接有第一齿轮(6),所述第一齿轮(6)与齿带(7)相互啮合,所述齿带(7)设置在环形空槽(8)内,所述环形空槽(8)开设在第一环形壳体(5)的表面,所述第一环形壳体(5)表面对应环形空槽(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保护壳(11),所述保护壳(11)的右侧面开设有通槽(12),所述通槽(12)内设置有第二齿轮(13),所述第二齿轮(13)与齿带(7)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14)机身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5),所述安装座(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上表面的右侧,所述第一齿轮(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环形槽(17)和第二环形槽(18)并且与滑轮(1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槽(17)开设在第一环形壳体(5)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环形槽(18)开设在第二环形壳体(20)的下表面,所述第二环形壳体(20)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分别通过卡扣装置(4)卡接在位于上方两个卡槽(3)内,所述滑轮(19)滑动连接在第二环形壳体(2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活动杆(41),所述活动杆(41)的左端卡接在卡槽(3)内,所述活动杆(41)的右端活动连接在筒体(42)内,所述筒体(42)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环形壳体(5)内壁的右侧面,所述筒体(42)内壁的右侧面通过弹簧(43)与活动杆(4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41)下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4),所述把手(44)位于限位槽(45)内,所述限位槽(45)开设在筒体(42)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外变电器防鸟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民,谢千焱,陈华,杨军,梁鑫,殷杰,曾圣民,陈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市新洲区供电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