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246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本方法包括套种结构确定实验、种植地选择与种植土整理、乌稔树移栽、太子参栽培床消毒、太子参种植、种植后田间管理和采收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从乌稔树和太子参的生物学及栽培特点着手,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最佳套种结构,二者合理套种,一高一矮,一深一浅,一稀一密,变单一群体为复合群体,二者互惠互利,合理的种植密度高效利用了光能、养分、水分和土地等多种资源,建立太子参与乌稔树共同适应的独特土壤微生态环境,增加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控无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
技术介绍
太子参始载于《本草从新》,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从中医角度看,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归脾肺经,有近似人参的作用,但力量较弱,是补气药中的一味清补之品,可以补肺,健脾胃,治疗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神力疲乏,口干,泄泻,体虚等症。近年来,太子参功能性保健品不断开发问世,原药材市场需求量逐年加大,药材价格也随之攀升,致使野生资源采挖过甚,日趋减少,现太子参以栽培为主,目前国内外对太子参的栽培主要围绕培育脱毒苗、解决连作障碍问题、解决病虫害问题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间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可以全面地合理利用土壤中各层的养分和水分,提高年总产量,同时能够改变田间小气候,可以达到套种作物互惠互利,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空间的种植方式。太子参喜温和湿润,怕炎夏高温,遮阴有助于延长生长期,提高产量。太子参在生产中以单作为主,在多数地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套种结构确定实验:将整块种植地的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限定为一个套种单位,每个套种单位的宽度为1.7-2m、长度待定,每个套种单位的套种结构相同,取一个套种单位经单因素实验分析,以套种密度和套种单位长度为分析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最佳套种结构;/n(2)种植地选择、种植土整理: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的种植地,将土地施足基肥、耕细整平后,按照步骤(1)确定的套种结构将种植地划分成若干套种单位,每个套种单位四周各留8-10cm的间隔地,在间隔地上开好步道和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深度为15-20cm,套种单位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乌稔树套种太子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套种结构确定实验:将整块种植地的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个区域限定为一个套种单位,每个套种单位的宽度为1.7-2m、长度待定,每个套种单位的套种结构相同,取一个套种单位经单因素实验分析,以套种密度和套种单位长度为分析因素,采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最佳套种结构;
(2)种植地选择、种植土整理: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的种植地,将土地施足基肥、耕细整平后,按照步骤(1)确定的套种结构将种植地划分成若干套种单位,每个套种单位四周各留8-10cm的间隔地,在间隔地上开好步道和排水沟,所述排水沟的深度为15-20cm,套种单位的中部为太子参栽培床,所述栽培床高17-23cm,在栽培床高15-17cm的位置铺设一层水性滤膜,所述滤膜孔径大小为0.15-0.2cm,滤膜上覆盖腐殖土到17-23cm;
(3)乌稔树移栽:在套种第一年的3-4月,选取长势良好的树龄为2年的乌稔树种植于套种单位长边所在的一侧间隔地上,所述种植的数量依据步骤(1)所述的套种密度计算;
(4)太子参栽培床消毒:每年9-10月初,采用自制天然消毒粉与生石灰按照3:1比例配制消毒剂,按照1.5kg/亩均匀撒在栽培床上;
(5)太子参种植:选择芽头完整、参体肥大、无病虫害、无损伤的块根作种,每年10月上旬至地面封冻之前下种,在栽培床上按行距12-15cm横向开沟,保持沟深6-9cm,按株距5-7cm将芽头向上,朝同方向、稍倾料地栽入沟内,覆上细土后压实、浇水,所述太子参的种植数量依据步骤(1)所述的套种密度计算;
(6)种植后田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丽峰董夫果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市乌岩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