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05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中心,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底座和工作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铣刀装置,外壳上设置有防护门,防护门通过门轴与外壳相连接,防护门包括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门轴包括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第一防护门的左侧通过第一门轴与外壳相连接,第二防护门的右侧通过第二门轴与外壳相连接,还包括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水箱设置在底座的内部,水管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第一水管设置在水箱的左侧,第二水管设置在水箱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加工时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清理,且水箱内的水能够循环使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

A machining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中心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加工中心是从数控铣床发展而来的。与数控铣床的最大区别在于加工中心具有自动交换加工刀具的能力,通过在刀库上安装不同用途的刀具,可在一次装夹中通过自动换刀装置改变主轴上的加工刀具,实现多种加工功能。数控加工中心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适用于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数控加工中心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加工中心按照主轴加工时的空间位置分类有:卧式和立式加工中心。按工艺用途分类有:镗铣加工中心,复合加工中心。按功能特殊分类有:单工作台、双工作台和多工作台加工中心。单轴、双轴、三轴及可换主轴箱的加工中心等。然而,现有的加工中心不能即时有效的对加工时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中心,使其能够有效的对加工时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清理,且水箱内的水能够循环使用,有效的节约了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加工中心,包括外壳、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铣刀装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通过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防护门包括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所述门轴包括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左侧通过所述第一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门的右侧通过所述第二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还包括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水管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左侧,所述第二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右侧。进一步的,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流槽,所述水箱和所述导流槽通过连通管相连通,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设在所述水箱的左侧,所述第二连通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右侧。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滤网。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内还设置有加工台,所述加工台设置在所述工作台的上端,所述加工台和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导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二水管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喷头。进一步的,所述铣刀装置包括第一铣刀装置和第二铣刀装置,所述第一铣刀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台的左侧,所述第二铣刀装置设置在所述加工台的右侧。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门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所述第一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门上,所述第二把手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门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有喷洒装置能够,能够将加工废屑进行清理和回收,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2、水箱内设置有滤网,废液经滤网过滤后,能够循坏使用,节约了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外壳2-工作台3-底座4-第一防护门401-第一门轴402-第一把手5-第二防护门501-第二门轴502-第二把手6-导轨7-加工台8-水箱9-导流槽10-滤网11-第一连通管12-第二连通管13-第一水泵14-第二水泵15-第一水管16-第二水管17-第一喷头18-第二喷头19-第一铣刀装置20-第二铣刀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和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包括外壳1、底座3和工作台2,底座3的上端设置有工作台2,工作台2的上端设置有外壳1,外壳1上设置有防护门,防护门通过门轴与外壳1相连接,防护门包括第一防护门4和第二防护门5,防护门上设置有把手,把手包括第一把手402和第二把手502,第一防护门4上设置有第一把手402,第二防护门5上设置有第二把手502,门轴包括第一门轴401和第二门轴501,第一防护门4的左侧通过第一门轴401与外壳1相连接,第二防护门5的右侧通过第二门轴501与外壳1相连接,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铣刀装置,铣刀装置包括第一铣刀装置19和第二铣刀装置20,第一铣刀装置19设置在加工台7的左侧,第二铣刀装置20设置在加工台7的右侧还包括喷洒装置,能够将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清理和回收,具有良好的除尘效果,喷洒装置包括水箱8、水泵和水管,水箱8设置在底座3的内部,水管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水管包括第一水管15和第二水管16,第一水管15设置在水箱8的左侧,第二水管16设置在水箱8的右侧,水泵包括第一水泵13和第二水泵14,第一水泵13的输入端与水箱8相连通,第一水泵13的输出端与第一水管15相连通,第二水泵16的输入端与水箱8相连通,第二水泵14的输出端与第二水管16相连通,第一水管1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喷头17,第二水管16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喷头18。外壳1内还设置有加工台7,加工台7设置在工作台2的上端,加工台7和工作台2之间设置有导轨6,工作台2上设置有导流槽9,水箱8和导流槽9通过连通管相连通,连通管包括第一连通管11和第二连通管12,第一连通管11设在水箱8的左侧,第二连通管12设置在水箱8的右侧,水箱8内设置有滤网10,废液经滤网10过滤后,能够循坏使用,节约了资源。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中心,包括外壳、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铣刀装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通过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防护门包括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所述门轴包括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左侧通过所述第一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门的右侧通过所述第二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水管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左侧,所述第二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中心,包括外壳、底座和工作台,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铣刀装置,所述外壳上设置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通过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防护门包括第一防护门和第二防护门,所述门轴包括第一门轴和第二门轴,所述第一防护门的左侧通过所述第一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所述第二防护门的右侧通过所述第二门轴与所述外壳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箱、水泵和水管,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内部,所述水管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内部,所述水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左侧,所述第二水管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水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水管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东升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莱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