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8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包括浸油池,所述浸油池内设置有油液,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杆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杆,上端第一个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以挂设所述防水卷材,相邻两个所述横杆间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每个所述加热板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电热丝,每个所述加热板正面均设置有多个风孔,每个所述加热板分别对应设置有开关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浸油槽普遍不具有热风功能,导致浸油处理后的防水卷材表面相对湿润,不仅给操作人员的搬运带来麻烦,也需要晒干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降低了防水卷材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A new type of oil immersion tank for waterproof material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
本技术涉及防水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
技术介绍
防水材料是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要防止雨水、雪水和地下水的渗透;要防止空气中的湿气、蒸汽和其他有害气体与液体的侵蚀;分隔结构要防止给排水的渗翻。这些防渗透、渗漏和侵蚀的材料统称,防止雨水、地下水、工业和民用的给排水、腐蚀性液体以及空气中的湿气、蒸气等侵入建筑物的材料。建筑物需要进行防水处理的部位主要是屋面、墙面、地面和地下室。防水卷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经过一道浸油工序,以提高防水卷材的柔韧度,并消除卷材表面的静电,现有的浸油槽普遍不具有热风功能,导致浸油处理后的防水卷材表面相对湿润,不仅给操作人员的搬运带来麻烦,也需要晒干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降低了防水卷材的生产效率,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浸油槽普遍不具有热风功能,导致浸油处理后的防水卷材表面相对湿润,不仅给操作人员的搬运带来麻烦,也需要晒干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降低了防水卷材的生产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包括浸油池,所述浸油池内设置有油液,所述浸油池内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用以吹干防水卷材;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竖杆,所述竖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杆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杆,上端第一个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以挂设所述防水卷材,相邻两个所述横杆间固定设置有加热板,每个所述加热板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电热丝,每个所述加热板正面均设置有多个风孔,每个所述加热板分别对应设置有开关二,所述开关二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杆侧壁,所述开关二与所述电热丝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竖杆一侧固定设置有吹风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浸油池内设置有浸油机构,所述浸油机构包括防水电缸,所述防水电缸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电缸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浸油池内底部两侧,两个所述防水电缸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板,两个所述支板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顶面开设有多个孔洞,其中一个所述支板内侧固定连接有铰链,所述铰链位于所述横板的上方,所述铰链远离所述支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远离定位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浸油池顶部,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插块,所述插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翻板底面,所述插块插设在插槽内,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槽过盈配合,所述插槽开设在所述浸油池的顶面。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电缸与开关一电连接,所述开关一固定设置在所述浸油池外壁。进一步地,所述吹风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固定设置在支撑板的正面,所述竖板一侧纵向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安装有鼓风机。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设置有八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挂钩、加热板和吹风机构等机构,浸油后的防水卷材挂在挂钩上,电热丝工作对相应的加热板内部进行加热,加热板内部的热气通过风孔流出去,热气对防水卷材进行烘干,同时结合吹风机构对防水卷材进行吹风,加快了防水卷材的风干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浸油槽普遍不具有热风功能,导致浸油处理后的防水卷材表面相对湿润,降低了防水卷材的生产效率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水电缸和横板等结构,防水卷材放置在横板上,防水电缸伸缩带动横板向下移动,油液通过孔洞溢出横板对防水卷材的底面进行浸油,防水卷材沉没在油液,防水卷材浸油均匀,油浸效果好;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插块和插槽,插块插在插槽内使得翻板能够固定在浸油池上,防止防水卷材在沉没在油液时发生漂浮,保证了防水卷材的浸油均匀;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中竖杆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中竖杆的右侧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横杆、2-电热丝、3-开关二、4-竖板、5-安装孔、6-支撑板、7-鼓风机、8-浸油池、9-铰链、10-翻板、11-支板、12-横板、13-孔洞、14-竖杆、15-防水电缸、16-油液、17-插块、18-插槽、19-开关一、20-风孔、21-挂钩、22-加热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式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4,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包括浸油池8,浸油池8内设置有油液16,浸油池8内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热风机构,热风机构用以吹干防水卷材;热风机构包括竖杆14,竖杆14设置有两个,两个竖杆14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杆1,上端第一个横杆1上设置有挂钩21,挂钩21用以挂设防水卷材,相邻两个横杆1间固定设置有加热板22,每个加热板22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电热丝2,每个加热板22正面均设置有多个风孔20,每个加热板22分别对应设置有开关二3,开关二3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竖杆14侧壁,开关二3与电热丝2电连接,另一个竖杆14一侧固定设置有吹风机构,加热板22设置有八个。通过设置的挂钩21、加热板22和吹风机构等机构,浸油后的防水卷材挂在挂钩21上,根据防水卷材长度的不同,启动相应的开关二3,电热丝2工作对相应的加热板22内部进行加热,加热板22内部的热气通过风孔20流出去,热气对防水卷材进行烘干,同时结合吹风机构对防水卷材进行吹风,加快了防水卷材的风干效率,解决了现有的浸油槽普遍不具有热风功能,导致浸油处理后的防水卷材表面相对湿润,不仅给操作人员的搬运带来麻烦,也需要晒干后才能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包括浸油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池(8)内设置有油液(16),所述浸油池(8)内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用以吹干防水卷材;/n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竖杆(14),所述竖杆(1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杆(14)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杆(1),上端第一个所述横杆(1)上设置有挂钩(21),所述挂钩(21)用以挂设所述防水卷材,相邻两个所述横杆(1)间固定设置有加热板(22),每个所述加热板(22)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电热丝(2),每个所述加热板(22)正面均设置有多个风孔(20),每个所述加热板(22)分别对应设置有开关二(3),所述开关二(3)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杆(14)侧壁,所述开关二(3)与所述电热丝(2)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竖杆(14)一侧固定设置有吹风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包括浸油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池(8)内设置有油液(16),所述浸油池(8)内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用以吹干防水卷材;
所述热风机构包括竖杆(14),所述竖杆(1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杆(14)间固定设置有多个横杆(1),上端第一个所述横杆(1)上设置有挂钩(21),所述挂钩(21)用以挂设所述防水卷材,相邻两个所述横杆(1)间固定设置有加热板(22),每个所述加热板(22)内分别对应设置有电热丝(2),每个所述加热板(22)正面均设置有多个风孔(20),每个所述加热板(22)分别对应设置有开关二(3),所述开关二(3)固定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竖杆(14)侧壁,所述开关二(3)与所述电热丝(2)电连接,另一个所述竖杆(14)一侧固定设置有吹风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水材料生产的新型浸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油池(8)内设置有浸油机构,所述浸油机构包括防水电缸(15),所述防水电缸(1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电缸(15)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浸油池(8)内底部两侧,两个所述防水电缸(15)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板(11),两个所述支板(11)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有智刘谦胡中元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蓝盾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