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1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包括坠落防护模块和救生模块,坠落防护模块包括主系带、胸部系带、腰部系带、腿部系带,胸部系带在胸后两侧和胸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腰部系带在腰后两侧和腰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腿部系带一端通过O型环与主系带直线连接;救生模块包括固体浮材、气囊组件、防水透气面料、反光膜、哨笛、示位灯、水袋、救援绳;胸前和背后均有两块固体浮材,右肩上缝纫环带,挂有示位灯,右前胸上缝纫口袋,装有哨笛和水袋,口吹气头子位于左手旁胸部气囊外侧靠近口处,不仅能起到全身式安全带的坠落防护功能,而且为落水人员有效的提供救生保护和便捷的他救渠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型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安全防护装备
,具体涉及一种救生型安全带。
技术介绍
高空作业安全带又称全身式安全带或五点式,新国标GB6095-2009规定材质需使用尼龙及更高强度的织带加工而成的。全身式安全带是高处作业人员预防坠落伤亡的防护用品。是由带体、安全配绳、缓冲包和金属配件组成,总称坠落悬挂安全带,高空安全带的穿戴步骤为:穿戴背带、系紧胸带、系紧腰带、系紧腿带、连接带体与安全绳,安全绳起到缓冲,抗冲击的作用,对使用人员起到保护作用。目前,公知的全身式安全带仅起到坠落防护作用,但对于舰艇人员的坠落防护和近海工作人员的坠落防护缺少救生功能,且安全绳仅起到安全缓冲作用,无法提供便捷的他救渠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救生型安全带,不仅能起到全身式安全带的坠落防护功能,而且为落水人员有效的提供救生保护和便捷的他救渠道。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包括坠落防护模块和救生模块,坠落防护模块包括主系带、胸部系带、腰部系带、腿部系带,胸部系带在胸后两侧和胸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在胸前两端与胸部插扣缝纫连接,腰部系带在腰后两侧和腰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在腹部两端与腹部插扣缝纫连接,腿部系带一端通过O型环与主系带直线连接;救生模块包括固体浮材、气囊组件、防水透气面料、反光膜、哨笛、示位灯、水袋、救援绳;胸前和背后均有两块固体浮材,固体浮材均由防水透气面料包覆,胸前两块固体浮材由肩部处延伸至腹部处,面料包覆固体浮材后中间缝纫塑料拉链;背后两块固体浮材由肩部处延伸至腰部以上,内部无固定浮材处的防水透气面料部分与交叉的主系带缝纫连接,气囊组件包括U型囊腔、包覆在U型囊腔外层的防水透气面料、充气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气瓶、口吹气头子,U型气囊环绕颈部,与包覆有固体浮材的防水透气面料包边缝纫成鸡心领,充气装置位于右手旁胸部的U型囊腔下方,反光膜缝纫在包覆气囊组件的防水透气面料外侧的左右肩上及裸露在外的主系带上,右肩上缝纫环带,挂有示位灯,右前胸上缝纫口袋,装有哨笛和水袋,口吹气头子位于左手旁胸部气囊外侧靠近口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系带无拼接且有两条,两条主系带在背部交叉,在胸前部分平行竖直,背部交叉处用尼龙限位板固定于背部靠上处。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穿过尼龙限位板的主系带穿过背部D型环,形成背部主挂点,主挂点在使用时通过自锁连接器与安全绳带有缓冲器的一端连接,连接器具有自锁功能,安全绳的另一端使用挂点连接器与挂点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系带、胸部系带、腰部系带、腿部系带为宽45mm、厚2mm的高强尼龙织带,断裂强力大于15KN。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安全绳为Y型安全绳,具有两个挂点连接器,安全绳为宽20mm,厚2mm的阻燃芳纶织带,断裂强力大于22KN。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胸部插扣外侧胸部系带上缝纫有胸部吊环,此吊环可承受15KN的外力。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腰部系带在腰部两侧分别缝纫连接有腰部D型环,以提供两个辅助挂点。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肋部两侧分别缝纫竖直的限位带,限制胸部系带和腰部系带的位置,主系带和限位带与包覆有固体浮材的防水透气面料缝纫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系带端头分别成环缝纫,通过O型环与腿部系带直线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腿部系带分为腿部连接带和腿部绑扎带,腿部连接带一端通过O型环与主系带直线连接,另一端缝纫腿部绑扎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腿部连接带上设有调节器,调节连接带长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腿部绑扎带两端缝纫连接腿部插扣,其中一端调节系带长度,腿部绑扎带通过腿部插扣实现与腿部迅速环绕绑扎。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固体浮材为EVA闭孔发泡材质或NBR闭孔发泡材质,优选NBR闭孔发泡材质,固体浮材提供至少8kg固定浮力。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后两块固体浮材左右对称且钝角相对,形成X状,内部无固定浮材处的防水透气面料用网眼布替代,增加透气,提升舒适性。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后固体浮材下方腰部处设有护腰带,护腰带宽150mm,长600mm,护腰带包覆缝纫在防水透气面料内,护腰带与腰部系带固定缝纫。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肋部通过包覆有弹性织带的防水透气面料连接前后固体浮材,形成马甲式救生型安全带。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U型囊腔由TPU聚醚材料高频模压制成。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U型气囊最外侧即胸前两侧和背后两侧四点,分别缝纫粘扣带圈面,与对应位置处防水透气面料上缝纫固定的粘扣带勾面,粘扣带圈面和粘扣带勾面配合固定U型气囊;当气囊充气时,魔术贴打开,U型气囊充气拖住后颈部,保持人体安全的水中姿态,口离水面高度为120mm。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充气装置处设有遮盖,遮盖由防水透气面料缝纫制成。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口吹气头子接口四周设置有直径为30mm的环形柔性橡皮圈;口吹气头子上部防水透气面料上缝纫有固定环,用于固定保护口吹起头子。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还包括10m救援绳,救援绳为宽20mm,厚2mm的阻燃芳纶织带,救援绳一端连接有自锁连接器,另一端连接有挂点连接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体化设计,结构合理,符合人体工学,无碍运动,穿脱迅速,同时兼具坠落防护功能和救生功能,多挂点设计可避免坠落后人体倒置倾斜,落水后可实现自救和他救的功能,拓展他救途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救援绳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坠落防护模块和救生模块,坠落防护模块包括主系带、胸部系带、腰部系带、腿部系带,胸部系带在胸后两侧和胸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在胸前两端与胸部插扣缝纫连接,腰部系带在腰后两侧和腰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在腹部两端与腹部插扣缝纫连接,腿部系带一端通过O型环与主系带直线连接;/n救生模块包括固体浮材、气囊组件、防水透气面料、反光膜、哨笛、示位灯、水袋、救援绳;胸前和背后均有两块固体浮材,固体浮材均由防水透气面料包覆,胸前两块固体浮材由肩部处延伸至腹部处,面料包覆固体浮材后中间缝纫塑料拉链;背后两块固体浮材由肩部处延伸至腰部以上,内部无固定浮材处的防水透气面料部分与交叉的主系带缝纫连接,气囊组件包括U型囊腔、包覆在U型囊腔外层的防水透气面料、充气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气瓶、口吹气头子,U型气囊环绕颈部,与包覆有固体浮材的防水透气面料包边缝纫成鸡心领,充气装置位于右手旁胸部的U型囊腔下方,充气装置处设有遮盖,遮盖由防水透气面料缝纫制成,反光膜缝纫在包覆气囊组件的防水透气面料外侧的左右肩上及裸露在外的主系带上,右肩上缝纫环带,挂有示位灯,右前胸上缝纫口袋,装有哨笛和水袋,口吹气头子位于左手旁胸部气囊外侧靠近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坠落防护模块和救生模块,坠落防护模块包括主系带、胸部系带、腰部系带、腿部系带,胸部系带在胸后两侧和胸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在胸前两端与胸部插扣缝纫连接,腰部系带在腰后两侧和腰前两侧分别与主系带成环穿套连接,在腹部两端与腹部插扣缝纫连接,腿部系带一端通过O型环与主系带直线连接;
救生模块包括固体浮材、气囊组件、防水透气面料、反光膜、哨笛、示位灯、水袋、救援绳;胸前和背后均有两块固体浮材,固体浮材均由防水透气面料包覆,胸前两块固体浮材由肩部处延伸至腹部处,面料包覆固体浮材后中间缝纫塑料拉链;背后两块固体浮材由肩部处延伸至腰部以上,内部无固定浮材处的防水透气面料部分与交叉的主系带缝纫连接,气囊组件包括U型囊腔、包覆在U型囊腔外层的防水透气面料、充气装置、二氧化碳压缩气瓶、口吹气头子,U型气囊环绕颈部,与包覆有固体浮材的防水透气面料包边缝纫成鸡心领,充气装置位于右手旁胸部的U型囊腔下方,充气装置处设有遮盖,遮盖由防水透气面料缝纫制成,反光膜缝纫在包覆气囊组件的防水透气面料外侧的左右肩上及裸露在外的主系带上,右肩上缝纫环带,挂有示位灯,右前胸上缝纫口袋,装有哨笛和水袋,口吹气头子位于左手旁胸部气囊外侧靠近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主系带无拼接且有两条,两条主系带在背部交叉,在胸前部分平行竖直,背部交叉处用尼龙限位板固定于背部靠上处,主系带端头分别成环缝纫,通过O型环与腿部系带直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其特征在于,穿过尼龙限位板的主系带穿过背部D型环,形成背部主挂点,主挂点在使用时通过自锁连接器与安全绳带有缓冲器的一端连接,连接器具有自锁功能,安全绳的另一端使用挂点连接器与挂点连接,安全绳为Y型安全绳,具有两个挂点连接器,安全绳为宽20mm,厚2mm的阻燃芳纶织带,断裂强力大于22K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其特征在于,主系带、胸部系带、腰部系带、腿部系带为宽45mm、厚2mm的高强尼龙织带,断裂强力大于15K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型安全带,其特征在于,胸部插扣外侧胸部系带上缝纫有胸部吊环,此吊环可承受15K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王康黄华云周家德侯兵兵田国东宋启海郦智斌王龙生宋维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