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行拔出的输尿管支架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输尿管支架管。
技术介绍
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肿瘤、狭窄手术及经皮肾镜手术后需常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其目的为了避免输尿管术后狭窄、减轻肾积水、解除输尿管梗阻等。但目前的输尿管支架管在术后一段时间后需通过膀胱镜拔除,而膀胱镜操作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留置输尿管内的新型的支架管,可免除通过膀胱镜拔除的痛苦,大大减轻对患者心里及生理的损伤,减少医疗费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此种新型的输尿管支架管和传统的支架管有所不同,本技术实施提供了一种输尿管支架管,包括本体、牵引线、可降解生物胶。其中,所述本体为管状结构,与传统输尿管支架管一样两端成反相J型分为肾脏端和膀胱端。所不同的是在输尿管支架管膀胱端连接一根细线,细线为不可吸收材料,此细线用可吸收的生物胶成“U”折叠固定于支架管膀胱端。当支架管留置体内一段时间后,可吸收的生物胶逐渐被降解吸收,折叠的细线伸展开来,细线的另一端随患 ...
【技术保护点】
1.可自行拔出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牵引线、可降解生物胶,所述本体为管状结构,与传统输尿管支架管一样两端成反相J型分为肾脏端和膀胱端,所述本体的膀胱端连接一根细线,细线为不可吸收材料,所述细线用可降解的生物胶成“U”折叠固定于本体的膀胱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自行拔出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牵引线、可降解生物胶,所述本体为管状结构,与传统输尿管支架管一样两端成反相J型分为肾脏端和膀胱端,所述本体的膀胱端连接一根细线,细线为不可吸收材料,所述细线用可降解的生物胶成“U”折叠固定于本体的膀胱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本体的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线为不可降解的医用材料...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