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1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包括:安瓿瓶、转移器和护套。安瓿瓶包括两端开孔的瓶体,活塞头以及前端伸入瓶体内并安装有活塞头的推拉杆;瓶体一端设置注射液喷孔;活塞头与瓶体内壁密封贴合;推拉杆可沿瓶体轴向运动;转移器前端设有适用于抽取注射液的针头,转移器可拆卸安装于安瓿瓶前端;护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移器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菌安瓿瓶组件结构复杂的问题,降低批量生产难度,进而大大提高安瓿瓶的生产效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
技术介绍
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杀手。目前认为,胰岛素注射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方法。通过胰岛素注射进行强化治疗,可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目前多用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来输注胰岛素,市面上现有的胰岛素笔可装载一种笔芯,笔芯中含有胰岛素药液和给药活塞,输注时将笔调至要求的量,然后手动推动装置,通过针头使药液输入人体,这样的输注方式,注射时会产生痛苦,同时注射处会发生硬结、红肿或淤青。无针注射器使用高压射流,将胰岛素等药物瞬间穿透皮肤到达皮下,药物在皮下弥散分布,起效时间更短,吸收更加良好,而且没有针头,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也不易产生感染。目前市面上的无针注射器多以压力提供装置搭配一次性无菌安瓿瓶使用,但是在注射前需先将安瓿瓶搭配转移器抽取药液,无菌安瓿瓶组件作为一次性产品,结构复杂,价格昂贵,患者用量大,使用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菌安瓿瓶组件结构复杂的问题,降低批量生产难度,进而大大提高安瓿瓶的生产效率,降低用户使用成本。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包括:安瓿瓶,所述安瓿瓶包括两端开孔的瓶体,活塞头以及前端伸入瓶体内并安装有活塞头的推拉杆;所述瓶体一端设置注射液喷孔;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瓶体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推拉杆可沿所述瓶体轴向运动;转移器,所述转移器前端设有适用于抽取注射液的针头,所述转移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瓿瓶前端;护套,所述护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移器前端。进一步地,所述瓶体前段外壁为6%鲁尔外圆锥形;所述转移器设有转移器内腔,所述转移器内腔与所述瓶体前段外壁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瓶体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凹槽;所述转移器内壁后端设置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凸台。进一步地,所述转移器前端外壁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护套内壁后端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台。进一步地,所述瓶体远离注射液喷孔一端的直径大于设置注射液喷孔一端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转移器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护套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防滑纹。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瓿瓶组件结构复杂的问题,外观更小巧、美观,降低批量生产难度,可利用现有的注射器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以及实现推拉杆和瓶体的自动装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降低用户使用成本。(2)本技术瓶体前段外壁为6%鲁尔外圆锥形,与转移器紧密配合,密封性更好。(3)本技术瓶体的外壁上设置第一凹槽,转移器内壁后端设置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凸台,可快速的连接断开转移器,安装方便。(4)本技术转移器前端外壁设有第二凹槽,护套内壁后端设有与第二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凸台,可快速装卸护套,防止转移器针头误伤患者。(5)本技术转移器或护套设有防滑纹,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瓶体前端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转移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护套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安瓿瓶1、瓶体1-1、注射液喷孔1-1-1、活塞头1-2、推拉杆1-3、第一凹槽1-4;转移器2、针头2-1、转移器内腔2-2、第二凹槽2-3、第一凸台2-4;护套3、第二凸台3-1;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见图1,本实施例的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包括:安瓿瓶1、转移器2和护套3。如图1和图2所示,安瓿瓶1包括瓶体1-1、活塞头1-2、推拉杆1-3和第一凹槽1-4。瓶体1-1两端开孔且瓶体1-1前段,外壁为6%鲁尔外圆锥形,与转移器2紧密配合,密封性更好;瓶体1-1外表面设有刻度,便于精准控制吸取的注射液容量;瓶体1-1一端设置注射液喷孔1-1-1,瓶体1-1远离注射液喷孔1-1-1一端的直径大于设置注射液喷孔1-1-1一端的直径;推拉杆1-3前端伸入瓶体1-1内且安装于推拉杆1-3前端的活塞头1-2与瓶体1-1内壁密封贴合,推拉杆1-3可沿瓶体1-1轴向运动;第一凹槽1-4设于瓶体1-1外壁。该结构瓶体1-1可利用现有的注射器生产线进行批量生产以及实现推拉杆1-3和瓶体1-1的自动化装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如图3所示,转移器2设有针头2-1、转移器内腔2-2、第二凹槽2-3和第一凸台2-4。针头2-1位于转移器2前端,用于抽取注射液;转移器内腔2-2与瓶体1-1前段外壁相贴合;第二凹槽2-3位于转移器2前端外壁。第一凸台2-4位于转移器内壁后端并与第一凹槽1-4相匹配,用于使用时装配转移器2,可快速的连接断开转移器2,安装方便。转移器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方便操作。如图4所示,护套3内壁后端设有与第二凹槽2-3相匹配的第二凸台3-1,可快速装卸护套3,防止转移器针头2-1误伤患者;护套3的外壁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瓿瓶,所述安瓿瓶包括两端开孔的瓶体,活塞头以及前端伸入瓶体内并安装有活塞头的推拉杆;所述瓶体一端设置注射液喷孔;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瓶体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推拉杆可沿所述瓶体轴向运动;/n转移器,所述转移器前端设有适用于抽取注射液的针头,所述转移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瓿瓶前端;/n护套,所述护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移器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瓿瓶,所述安瓿瓶包括两端开孔的瓶体,活塞头以及前端伸入瓶体内并安装有活塞头的推拉杆;所述瓶体一端设置注射液喷孔;所述活塞头与所述瓶体内壁密封贴合;所述推拉杆可沿所述瓶体轴向运动;
转移器,所述转移器前端设有适用于抽取注射液的针头,所述转移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瓿瓶前端;
护套,所述护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转移器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前段外壁为6%鲁尔外圆锥形;所述转移器设有转移器内腔,所述转移器内腔与所述瓶体前段外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无菌安瓿瓶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