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695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治疗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人们操作,无形中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包括外壳、移动板、支撑轴、第一电机和齿轮,外壳中间设置有空腔,外壳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第一通孔和支撑轴同心设置,支撑轴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块,空腔的右侧内壁和限位块的右端接触,移动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限位块的左端和第一限位孔的左端连接,支撑轴的内部设置有与支撑轴(3)的外侧壁同心设置有锥形的第二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内部设置有弹簧和按摩球,弹簧的右侧和按摩球接触,限位板的左侧的后部设置有长孔,长孔内设置有与长孔的内壁接触的限位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
本技术属于治疗器的
,尤其涉及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
技术介绍
在人们由于不适当的用眼过度会产生近视,会给人们带来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适度的按摩眼周也可缓解眼部压力,让眼部得到应有的休息;现有的人们平时按摩眼周的方式是用手去按摩眼周的穴道,这样人的操作很不方便,在人们用眼过度导致近视之后采用激光矫正手术进行治疗,但激光矫正容易反弹,这样对人们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人们操作,无形中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包括外壳、移动板、支撑轴、第一电机和齿轮,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支撑轴同心设置,所述支撑轴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空腔的右侧内壁和所述限位块的右端接触,所述移动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块的左端和第一限位孔的左端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内部与支撑轴的外侧壁同心设置有锥形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部设置有弹簧和按摩球,所述弹簧的右侧和按摩球接触,所述移动板的左侧的后部设置有长孔,所述长孔内设置有与长孔的内壁接触的限位轴,所述限位轴的右端和空腔的左端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左端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和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底端中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输出轴同心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空腔的左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均设置有和第一通孔相同的支撑轴、限位块、弹簧和按摩球,并且支撑轴、限位块、弹簧和按摩球的相互位置关系相同,所述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限位块的后端均设置有弹簧顶块,所述弹簧顶块的后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后端设置有“T”型螺纹孔,所述传动轴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顶端和所述支撑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后绑带。为了提高人们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有上绑带。为了便于更换整体内部的零件,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外壳分为后板和前壳,所述后板的右端和前壳的左端为可拆式连接。为了提高齿轮和齿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改进有,所述齿轮和齿条的模数均为1。为了提高人们穿戴整体时的舒适度和适应不同的人们的脑部的大小,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后绑带采用松紧带的材料。为了便于第一电机的拆卸,本技术改进有,所述第一电机和支撑板之间用螺栓连接。为了提高人们穿戴整体时眼球的舒适度,本技术改进有,所述外壳的右端设置有眼球放置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新型结构的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齿轮,进而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带动按摩球运动,能够使整体自动按摩人体的眼部上周的穴位,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弹簧顶块左右运动,进而控制按摩球的力道,周期性的刺激人们的眼部穴位,通过所述弹簧将按摩时的力道控制在使人们舒适的范围内,通过限位轴限定按摩球的位置,有利于安装和使用时按摩球的位置限定,从而提高人们使用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时的舒适度,人们只需拉动后绑带将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戴在头上,启动电机即可,达到便于人们操作,无形中便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外壳;2、移动板;3、支撑轴;4、第一电机;5、齿轮;6、第一通孔;7、第二通孔;8、第三通孔;9、第四通孔;10、空腔;11、限位块;12、第一限位孔;13、第二限位孔;14、弹簧;15、按摩球;16、长孔;17、限位轴;18、齿条;19、支撑板;20、弹簧顶块;21、传动轴;22、转动杆;23、第二电机;24、后绑带;25、上绑带;26、眼球放置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明白,结合以下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的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包括外壳1、移动板2、支撑轴3、第一电机4和齿轮5,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6和支撑轴3同心设置,所述支撑轴3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空腔10的右侧内壁和所述限位块11的右端接触,所述移动板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2,所述限位块11的左端和第一限位孔12的左端连接,所述支撑轴3的内部与支撑轴3的外侧壁同心设置有锥形的第二限位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3内部设置有弹簧14和按摩球15,所述弹簧14的右侧和按摩球15接触,所述移动板2的左侧的后部设置有长孔16,所述长孔16内设置有与长孔16的内壁接触的限位轴17,所述限位轴17的右端和空腔10的左端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左端设置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和齿轮5啮合,所述齿轮5的底端中部与所述第一电机4的顶部输出轴同心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和空腔10的左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均设置有和第一通孔6相同的支撑轴3、限位块11、弹簧14和按摩球15,并且支撑轴3、限位块11、弹簧14和按摩球15的相互位置关系相同,所述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的限位块11的后端均设置有弹簧顶块20,所述弹簧顶块20的后端设置有传动轴21,所述传动轴21的后端设置有“T”型螺纹孔,所述传动轴21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顶端和所述支撑板19的底端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后绑带24;通过所述第一电机4带动齿轮5,进而带动齿条18运动,齿条18带动按摩球15运动,能够使整体自动按摩人体的眼部上周的穴位,通过第二电机23带动弹簧顶块20左右运动,进而控制按摩球15的力道,周期性的刺激人们的眼部穴位,通过所述弹簧14将按摩时的力道控制在使人们舒适的范围内,通过限位轴17限定按摩球15的位置,有利于安装和使用时按摩球15的位置限定,从而提高人们使用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时的舒适度。优选的,所述外壳1的顶端设置有上绑带25;通过人们使用时整体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外壳1分为后板和前壳,所述后板的右端和前壳的左端为可拆式连接;便于更换整体内部的零件。优选的,所述齿轮5和齿条18的模数均为1;提高齿轮和齿条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后绑带24采用松紧带的材料;提高人们穿戴整体时的舒适度和适应不同的人们的脑部的大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移动板(2)、支撑轴(3)、第一电机(4)和齿轮(5),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6)和支撑轴(3)同心设置,所述支撑轴(3)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空腔(10)的右侧内壁和所述限位块(11)的右端接触,所述移动板(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2),所述限位块(11)的左端和第一限位孔(12)的左端连接,所述支撑轴(3)的内部与支撑轴(3)的外侧壁同心设置有锥形的第二限位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3)内部设置有弹簧(14)和按摩球(15),所述弹簧(14)的右侧和按摩球(15)接触,所述移动板(2)的左侧的后部设置有长孔(16),所述长孔(16)内设置有与长孔(16)的内壁接触的限位轴(17),所述限位轴(17)的右端和空腔(10)的左端连接,所述移动板(2)的左端设置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和齿轮(5)啮合,所述齿轮(5)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电机(4)的安装孔同心,所述第一电机(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和空腔(10)的左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均设置有和第一通孔(6)相同的支撑轴(3)、限位块(11)、弹簧(14)和按摩球(15),并且支撑轴(3)、限位块(11)、弹簧(14)和按摩球(15)的相互位置关系相同,所述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的限位块(11)的后端均设置有弹簧顶块(20),所述弹簧顶块(20)的后端设置有传动轴(21),所述传动轴(21)的后端设置有“T”型螺纹孔,所述传动轴(21)的内部连接有转动杆(22),所述转动杆(22)后端设置有第二电机(23),所述第二电机(23)的顶端和所述支撑板(19)的底端连接,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后绑带(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眼科眼周按摩式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移动板(2)、支撑轴(3)、第一电机(4)和齿轮(5),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空腔(10),所述外壳(1)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通孔(6)、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6)和支撑轴(3)同心设置,所述支撑轴(3)的左端设置有限位块(11),所述空腔(10)的右侧内壁和所述限位块(11)的右端接触,所述移动板(2)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限位孔(12),所述限位块(11)的左端和第一限位孔(12)的左端连接,所述支撑轴(3)的内部与支撑轴(3)的外侧壁同心设置有锥形的第二限位孔(13),所述第二限位孔(13)内部设置有弹簧(14)和按摩球(15),所述弹簧(14)的右侧和按摩球(15)接触,所述移动板(2)的左侧的后部设置有长孔(16),所述长孔(16)内设置有与长孔(16)的内壁接触的限位轴(17),所述限位轴(17)的右端和空腔(10)的左端连接,所述移动板(2)的左端设置有齿条(18),所述齿条(18)和齿轮(5)啮合,所述齿轮(5)的安装孔和所述第一电机(4)的安装孔同心,所述第一电机(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9),所述支撑板(19)和空腔(10)的左端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通孔(7)、第三通孔(8)和第四通孔(9)均设置有和第一通孔(6)相同的支撑轴(3)、限位块(11)、弹簧(14)和按摩球(15),并且支撑轴(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庆灿
申请(专利权)人: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