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代东专利>正文

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66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的左侧设有导头,所述导管体靠近导头的一段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尿口与第二导尿口,所述导管体靠近第二导尿口的一段设有充盈球囊,所述充盈球囊的内夹层中设置有钢丝,所述导管体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导管体的右侧设有排尿端口,所述导管体的外表面划刻有刻度线。该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设置的充盈球囊能够保持宫腔容积,在宫腔内起到屏障作用,能有效分离子宫前后、上下、左右侧壁,同时它还起到支架作用,使子宫内膜沿球囊表面修复、增殖,而且充盈球囊还起压迫止血作用,可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为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
技术介绍
宫腔粘连又称Asherman综合征,多由宫腔手术操作或因感染、放射等原因造成子宫内膜破坏引起宫腔相互粘连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病变,多于吸宫或刮宫后发生,子宫内膜结核,严重的子宫腔内感染、子宫粘膜下肌瘤摘除或剖宫产手术等都可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的发生,宫腔粘连可造成月经紊乱、痛经、不育等严重后果,近年来由于人工流产和药物流产及妇科炎症等因素不断增加,导致宫腔粘连发生率逐年上升,成为不孕不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占不孕症的2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备受妇产科医师的关注。近年来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己成为宫腔粘连治疗的标准方法,然而其术后容易再度粘连,甚至粘连更为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具备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方便使用的优点,以解决现有的术后容易再度粘连,甚至粘连更为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问题。为实现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方便使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导管体,所述导管体的左侧设有导头,所述导管体靠近导头的一段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尿口与第二导尿口,所述导管体靠近第二导尿口的一段设有充盈球囊,所述充盈球囊的内夹层中设置有钢丝,所述导管体的内部设有通道,所述导管体的右侧设有排尿端口,所述导管体的外表面划刻有刻度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管体为透明或半透明硬胶软管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头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导尿口位于距导头2cm的位置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尿口与第二导尿口各设置有三个,且共六个口之间相互呈错开式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盈球囊呈长椭圆形结构,所述充盈球囊包括外层硬胶与内层硬胶,所述钢丝设置于外层硬胶与内层硬胶之间,并呈螺旋状紧密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刻度线从导头端开设,结束于排尿端口处,所述导管体距充盈球囊左侧的一段为虚刻度,导管体距充盈球囊右侧的一段为实刻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设置的充盈球囊能够保持宫腔容积,在宫腔内起到屏障作用,能有效分离子宫前后、上下、左右侧壁,同时它还起到支架作用,使子宫内膜沿球囊表面修复、增殖,而且充盈球囊还起压迫止血作用,可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2、该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设置的钢丝能够避免充盈球囊在伸入时受挤压而变形,同时也能够保持充盈球囊的扩展体积不被压缩,使充盈球囊在伸入后能够可靠地贴合在子宫壁上,刻度线有利于医生观察导管体的伸入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导管体;2、导头;3、第一导尿口;4、第二导尿口;5、充盈球囊;6、钢丝;7、通道;8、排尿端口;9、刻度线;10、外层硬胶;11、内层硬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导管体1,所述导管体1的左侧设有导头2,所述导管体1靠近导头2的一段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尿口3与第二导尿口4,所述导管体1靠近第二导尿口4的一段设有充盈球囊5,设置的充盈球囊5能够保持宫腔容积,在宫腔内起到屏障作用,能有效分离子宫前后、上下、左右侧壁,同时它还起到支架作用,使子宫内膜沿球囊表面修复、增殖,而且充盈球囊5还起压迫止血作用,可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所述充盈球囊5的内夹层中设置有钢丝6,所述导管体1的内部设有通道7,所述导管体1的右侧设有排尿端口8,所述导管体1的外表面划刻有刻度线9,设置的钢丝6能够避免充盈球囊5在伸入时受挤压而变形,同时也能够保持充盈球囊5的扩展体积不被压缩,使充盈球囊5在伸入后能够可靠地贴合在子宫壁上,刻度线9有利于医生观察导管体1的伸入量。具体的,所述导管体1为透明或半透明硬胶软管体,导管体1采用聚氯乙烯酯材质制成,质地柔软、弹性佳,呈透明状态或半透明状态利于尿液流的观察。具体的,所述导头2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导尿口3位于距导头2cm的位置处,椭圆状的导头2能够使导管体1在伸入到子宫时,管阻力相对较小,置入更加方便。具体的,所述第一导尿口3与第二导尿口4各设置有三个,且共六个口之间相互呈错开式分布,设置的第一导尿口3与第二导尿口4能够保障排尿时,尿液快速地被引入至通道7内。具体的,所述充盈球囊5呈长椭圆形结构,所述充盈球囊5包括外层硬胶10与内层硬胶11,所述钢丝6设置于外层硬胶10与内层硬胶11之间,并呈螺旋状紧密分布,钢丝6能够避免充盈球囊5在伸入时受挤压而变形,同时也能够保持充盈球囊5的扩展体积不被压缩,使充盈球囊5在伸入后能够可靠地贴合在子宫壁上。具体的,所述刻度线9从导头2端开设,结束于排尿端口8处,所述导管体1距充盈球囊5左侧的一段为虚刻度,导管体1距充盈球囊5右侧的一段为实刻度,刻度线9有利于医生观察导管体1的伸入量,在导管体1上设置的刻度线9为切刀刻印线,无需印刷刻印染料。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预先规划好宫腔粘连部位和对应导管体1的伸入量,然后将导管体1带有椭圆状的导头2伸入到子宫内,导头2使得管阻力相对较小,置入更加方便,同时医生根据刻度线9来观察导管体1的伸入量,当伸入量到达预定位置后,通过外部辅助医疗用品将该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固定住,导管体1上设置的充盈球囊5能够保持宫腔容积,在宫腔内起到屏障作用,能有效分离子宫前后、上下、左右侧壁,同时它还起到支架作用,使子宫内膜沿球囊表面修复、增殖,而且充盈球囊5还起压迫止血作用,可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同时钢丝6能够避免充盈球囊5在伸入时受挤压而变形,同时也能够保持充盈球囊5的扩展体积不被压缩,使充盈球囊5在伸入后能够可靠地贴合在子宫壁上。综上所述,该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设置的充盈球囊5能够保持宫腔容积,在宫腔内起到屏障作用,能有效分离子宫前后、上下、左右侧壁,同时它还起到支架作用,使子宫内膜沿球囊表面修复、增殖,而且充盈球囊5还起压迫止血作用,可有效的减少粘连的复发;设置的钢丝6能够避免充盈球囊5在伸入时受挤压而变形,同时也能够保持充盈球囊5的扩展体积不被压缩,使充盈球囊5在伸入后能够可靠地贴合在子宫壁上,刻度线9有利于医生观察导管体1的伸入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导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1)的左侧设有导头(2),所述导管体(1)靠近导头(2)的一段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尿口(3)与第二导尿口(4),所述导管体(1)靠近第二导尿口(4)的一段设有充盈球囊(5),所述充盈球囊(5)的内夹层中设置有钢丝(6),所述导管体(1)的内部设有通道(7),所述导管体(1)的右侧设有排尿端口(8),所述导管体(1)的外表面划刻有刻度线(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包括导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1)的左侧设有导头(2),所述导管体(1)靠近导头(2)的一段从左至右依次开设有第一导尿口(3)与第二导尿口(4),所述导管体(1)靠近第二导尿口(4)的一段设有充盈球囊(5),所述充盈球囊(5)的内夹层中设置有钢丝(6),所述导管体(1)的内部设有通道(7),所述导管体(1)的右侧设有排尿端口(8),所述导管体(1)的外表面划刻有刻度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体(1)为透明或半透明硬胶软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宫腔术后腔内防粘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头(2)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导尿口(3)位于距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代东白净
申请(专利权)人:袁代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