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66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底座、显示屏、控制盒和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前表面底部左侧设置有警报灯,所述显示屏的前表面底部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麻醉深度的检测,实现了远程监控,提高安全性。

An anesthetic depth monito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麻醉设备
,具体为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在外科手术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合理的麻醉可以在患者无痛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治疗,使患者免受痛苦。但如果麻醉不当,不但不能消除患者的痛苦,还会带来一些其它的问题。如麻醉过深时有损患者的健康,并可能留下神经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麻醉过浅则不能抑制伤害性刺激,使患者疼痛不适或本能体动导致手术难以进行或出现意外。因此,如何准确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不便于远程监控,安全性较低,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麻醉深度监测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可对麻醉深度的检测,实现远程监控,提高安全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其包括底座、显示屏、控制盒和万向轮,所述底座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前表面底部左侧设置有警报灯,所述显示屏的前表面底部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的顶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所述控制盒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和数据传输模块,且所述微处理器、所述A/D转换模块、滤波器、信号放大模块和电极片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警报灯、显示屏和数据传输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电性输出连接远程终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和控制盒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中间设置有抽屉。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极片边缘连接弹性部件,弹性部件通过粘结层与皮肤粘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电极片、信号放大模块、A/D转换模块、微处理器和显示屏的配合,实现了对麻醉深度的检测,通过微处理器、数据传输模块和远程终端的配合,实现了远程监控,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系统框图。图中;100底座、110蓄电池、120伸缩杆、130工作台、140抽屉、200显示屏、210警报灯、230控制按钮、300控制盒、310电极片、320信号放大模块、330滤波器、340A/D转换模块、350微处理器、360数据传输模块、370远程终端、400万向轮、410限位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方便远程监控,提高安全性,请参阅图1,包括底座100、显示屏200、控制盒300和万向轮400;请再次参阅图1,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0,底座100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0,伸缩杆1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30,具体的,底座100的顶部中间螺接有蓄电池110,底座100的顶部四角焊接有伸缩杆120,伸缩杆120的顶部焊接有工作台130,底座100用于承载伸缩杆120和蓄电池110,蓄电池110用于提高电能,伸缩杆120用于承载工作台130和调节高度,工作台130用于承载显示屏200;请再次参阅图1,工作台1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00,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左侧设置有警报灯210,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220,具体的,工作台130的顶部螺接有显示屏200,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左侧螺接有警报灯210,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右侧螺接有控制按钮220,显示屏200用于显示数据,警报灯210用于当数据异常时发出警报,控制按钮220用于开启关闭和调节设备;请再次参阅图1,显示屏2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300,控制盒300的顶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310,控制盒300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放大模块320、A/D转换模块340、微处理器35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微处理器350电性输入连接A/D转换模块340,A/D转换模块340电性连接滤波器330,滤波器330电性输入连接型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320电性输入连接电极片310,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警报灯210、显示屏20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数据传输模块360电性输出连接远程终端370,具体的,显示屏200的顶部螺接有控制盒300,控制盒300的顶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310,控制盒300的内腔分别粘接有信号放大模块320、A/D转换模块340、微处理器35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微处理器350电性输入连接A/D转换模块340,A/D转换模块340电性连接滤波器330,滤波器330电性输入连接型号放大模块,信号放大模块320电性输入连接电极片310,处理器电性输出连接警报灯210、显示屏20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数据传输模块360电性输出连接远程终端370,控制盒300用于承载电极片310,电极片310用于检测脑电、肌电、心率和脉搏,信号放大模块320型号为LM6134,用于将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滤波器330型号为MAX7414,用于对信号进行过滤,A/D转换模块340型号为PLC16LC770,用于将采集到的信号转化为电路信号,微处理器350型号为DATA-7311,用于接收和处理电路信号,数据传输模块360型号为DATA-6131,用于无线连接远程终端370,远程终端370用于远程监控;请再次参阅图1,底座100底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万向轮400,万向轮400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器410,具体的,底座100底部四角焊接有万向轮400,万向轮400上螺接有限位器410,万向轮400用于方便设备移动,限位器410用于固定万向轮400。工作原理: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电极片310、信号放大模块320、A/D转换模块340、微处理器350和显示屏200的配合,实现了对麻醉深度的检测,通过微处理器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00)、显示屏(200)、控制盒(300)和万向轮(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0),所述伸缩杆(1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30),所述工作台(1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00),所述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左侧设置有警报灯(210),所述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220),所述显示屏(2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300),所述控制盒(300)的顶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310),所述控制盒(300)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放大模块(320)、A/D转换模块(340)、微处理器(35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且所述微处理器(350)、所述A/D转换模块(340)、滤波器(330)、信号放大模块和电极片(310)依次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350)电性输出连接警报灯(210)、显示屏(20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所述数据传输模块(360)电性输出连接远程终端(37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00)、显示屏(200)、控制盒(300)和万向轮(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10),所述底座(100)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伸缩杆(120),所述伸缩杆(12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130),所述工作台(13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200),所述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左侧设置有警报灯(210),所述显示屏(200)的前表面底部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220),所述显示屏(20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盒(300),所述控制盒(300)的顶部右侧通过电线连接有多个电极片(310),所述控制盒(300)的内腔分别固定安装有信号放大模块(320)、A/D转换模块(340)、微处理器(350)和数据传输模块(360),且所述微处理器(350)、所述A/D转换模块(340)、滤波器(330)、信号放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虹夏明孙宇严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