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煮水容器
本申请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煮水容器。
技术介绍
厨房器具中较为常见的煮水容器有热水壶、养生壶、泡茶壶等,以热水壶为例,现有技术中的热水壶一般都是将加热器固定设置于壶体的内胆,煮水的时候通过加热器持续的对内胆加热,但是这样的煮水方式在水将要沸腾的时候,内胆中的水会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爆裂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此,现有技术中有较为先进的热水壶,如图1所示,热水壶采用在内胆的底壁内侧喷涂吸音涂层,以吸收水沸腾过程中气泡爆裂产生的噪音,但是吸音涂层表面具有低表面能、高表面张力的特性,致使煮水过程中吸音涂层表面产生的气泡不易破裂或移动,久而久之气泡在吸音涂层表面聚合形成大气泡。当水加热接进沸腾时,吸音涂层表面形成的大量大气泡形成气隔面,严重影响加热器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使加热器温度急剧上升,进而造成壶身内的水还没有煮沸温控器中干烧片就出现跳断。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具有吸音涂层的煮水容器存在有煮水临近沸腾时易产生气隔面、影响加热器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以及易导致温控器过早跳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煮水容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吸音涂层的煮水容器存在有煮水临近沸腾时易产生气隔面、影响加热器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以及易导致温控器过早跳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煮水容器包括壶体、加热器和突跳开关;所述壶体包括内胆,且所述内胆的底壁内侧设置有吸音涂层;所述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壶体且至少具有两个,能够对所述内胆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 >所述突跳开关与所述加热器电连接,能够调控各个所述加热器的通电状态,以改变所述内胆的受热部位。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通过各自串联的所述突跳开关与所述煮水容器中的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电控板能够调控两个所述突跳开关的开闭状态,以改变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通电状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胆的底壁还设置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电控板电连接,能够根据所述内胆中的水温调节自身的阻值;所述电控板能够根据所述热敏电阻的阻值调控两个所述突跳开关的开闭状态。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控板设置有调控阈值;当所述热敏电阻的自身阻值达到调控阈值时,所述电控板控制两个所述突跳开关循环跳断,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循环通电加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加热器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突跳开关为温控突跳开关,且温控突跳开关与所述第一加热器或所述第二加热器串联设置;所述温控突跳开关能在临界温度时自动跳断,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器或所述第二加热器断电。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突跳开关还包括蒸汽突跳开关;所述蒸汽突跳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的供电总干路;所述壶体设置有蒸汽导管,所述蒸汽导管能够将所述内胆中的蒸汽导向所述蒸汽突跳开关,以使所述蒸汽突跳开关能够在水沸腾时自动跳断。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壁外侧;所述温控突跳开关与所述第一加热器串联设置,所述吸音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器在所述内胆的底壁内侧投影的区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底壁外侧;所述温控突跳开关与所述第二加热器串联设置,所述吸音涂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器在所述内胆的底壁内侧投影的区域。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分别设置成圆弧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煮水容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内胆和所述加热器之间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一侧与所述内胆的外底壁抵接,另一侧与所述加热器抵接。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本申请提供的煮水容器包括壶体、加热器和突跳开关;壶体包括内胆,且内胆的底壁内侧设置有吸音涂层;加热器设置于壶体且至少具有两个,能够对内胆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突跳开关与加热器电连接,能够调控各个加热器的通电状态,以改变内胆的受热部位。该煮水容器在加热使用时,由于突跳开关能够调控各个加热器的通电状态,这样当对内胆的水进行加热时,一开始可以通过突跳开关控制所有的加热器的通电,以对内胆的各个部位同时进行加热;当内胆中的水即将达到沸腾温度时,可以通过突跳开关控制部分加热器通电,仅对内胆的其中一部分受热区进行加热,这样就避免内胆的底壁各个部位同时附着气泡、进而避免出现气泡聚集形成气隔面、影响加热器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以及易导致温控器过早跳断的问题。当然,突跳开关具体控制各个加热器的起止点、通电时长、以及加热器对内胆的哪些部分受热区进行加热均可以通过煮水容器的电控板预先具体设定。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煮水容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具有吸音涂层的煮水容器存在的煮水临近沸腾时易产生气隔面、影响加热器和水之间的热交换以及易导致温控器过早跳断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煮水容器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煮水容器中内胆底侧外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煮水容器的另一种结构剖视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煮水容器的第一种电路结构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煮水容器的第二种电路结构图。附图标记:1-壶体;11-内胆;12-电控板;13-蒸汽导管;2-加热器;21-第一加热器;22-第二加热器;3-突跳开关;31-温控突跳开关;32-蒸汽突跳开关;4-导热片;5-热敏电阻。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壶体(1),所述壶体(1)包括内胆(11),且所述内胆(11)的底壁内侧设置有吸音涂层;/n加热器(2),设置于所述壶体(1)且至少具有两个,能够对所述内胆(11)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n突跳开关(3),与所述加热器(2)电连接,能够调控各个所述加热器(2)的通电状态,以改变所述内胆(11)的受热部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壶体(1),所述壶体(1)包括内胆(11),且所述内胆(11)的底壁内侧设置有吸音涂层;
加热器(2),设置于所述壶体(1)且至少具有两个,能够对所述内胆(11)的不同部位进行加热;
突跳开关(3),与所述加热器(2)电连接,能够调控各个所述加热器(2)的通电状态,以改变所述内胆(11)的受热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包括第一加热器(21)和第二加热器(22);
所述第一加热器(21)和所述第二加热器(22)分别通过各自串联的所述突跳开关(3)与所述煮水容器中的电控板(12)电连接;
所述电控板(12)能够调控两个所述突跳开关(3)的开闭状态,以改变所述第一加热器(21)和所述第二加热器(22)通电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1)的底壁还设置有热敏电阻(5);
所述热敏电阻(5)与所述电控板(12)电连接,能够根据所述内胆(11)中的水温调节自身的阻值;
所述电控板(12)能够根据所述热敏电阻(5)的阻值调控两个所述突跳开关(3)的开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12)设置有调控阈值;
当所述热敏电阻(5)的自身阻值达到调控阈值时,所述电控板(12)控制两个所述突跳开关(3)循环跳断,以使所述第一加热器(21)和所述第二加热器(22)循环通电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水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2)包括相互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器(21)和第二加热器(22);
所述突跳开关(3)为温控突跳开关(31),且所述温控突跳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栋,史庭飞,李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