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途变形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63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途变形枕,属于家庭用具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壳体不同形状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套装,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重合在一起形成变形翻口,变形翻口上设有开合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能通过变形翻口的填充物。此变形枕可以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变形翻口翻折后成为不同形状的外壳,填充物也另一壳体也通过变形翻口进入外壳,然后关闭变形翻口,实现枕体的变形,以满足不同的应用。

A multi purpose deformation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变形枕
本技术属于家庭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用途变形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日常生活中多以车辆代步,甚至乘坐火车、飞机远行,大大减少了人们活动的机会,尤其是桌前办公一族,颈椎和腰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缓解不适以及更加舒适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于是,各种不同款式的颈枕、腰靠和抱枕应运而生,逐渐成为人们不论办公场所还是外出旅行中的必备日常用品。目前,市面上颈枕、腰靠和抱枕都已存在,但基本是各自独立使用,这就需要人们分别进行配备。而这些产品都是填充物,空间占用较大,不方便存放和携带,尤其是对出行需要的人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对纺织产品一物多用的市场需求开始萌生,这就对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用途变形枕,能够一物实现两种以上用途。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用途变形枕,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壳体不同形状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套装,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重合在一起形成变形翻口,变形翻口上设有开合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能通过变形翻口的填充物。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为颈枕壳,颈枕壳的两端设有能将颈枕壳连接成环状的连接件。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子母连接件或/和柔性的连接带。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呈圆柱状。优选的,所述开合件为正反两用拉链。优选的,所述填充物为填充粒。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由纺织品缝合成。优选的,所述纺织品为弹力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不同形状的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套装,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重合在一起形成变形翻口,变形翻口上设有开合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能通过变形翻口的填充物,可以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变形翻口翻折后成为不同形状的外壳,填充物也另一壳体也通过变形翻口进入外壳,然后关闭变形翻口,实现枕体的变形,以满足不同的应用。2、由于第一壳体采用颈枕壳,可以作为广受人们青睐的颈枕使用,并且颈枕壳的两端设有能将颈枕壳连接成环状的连接件,使人们将颈枕围绕在脖颈后连接呈环状,以紧靠在脖颈处,更好发挥其服务作用。3、连接件为可以选用子母连接件,也可以选用柔性连接带,还可以选用在柔性连接带上设置子母连接件的方式,均是现有技术中成熟的配件,便于实现且性价比高。4、由于第二壳体呈圆柱状,当第二壳体作为外壳使用时,可以作为腰靠、抱枕或者枕头使用,是人们最常用的枕体。5、由于开合件选用正反两用拉链,不仅能够实现紧密关合,而且是一种技术成熟、广为应用的部件。6、由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由弹力布缝合成,不仅面料柔软舒适,而且具有一定的弹力,便于翻折,成型效果好。7、本技术通过两种不同形状枕体间的变换,支持一物多用,便于人们根据自身需要进行选择,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携带多种枕体所带来的空间困扰,便于在本领域内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使用状态一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使用状态二示意图;图5是图2中B-B剖视图。图中标记: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正反两用拉链;4、连接件;5、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采用颈枕壳作为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两端设有能将颈枕壳连接成环状的连接件4,第一壳体1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壳体2采用柱状,第二壳体2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相套装,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重合在一起形成变形翻口,变形翻口上设有正反两用拉链3。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间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能通过变形翻口的填充物5。为了便于翻折,提高成型效果,本技术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由弹力布缝合成,不仅面料柔软舒适,透气性好,而且具有一定的弹力。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颈枕使用时。打开变形翻口,将第一壳体1作为外壳,填充物5和第二壳体2通过变形翻口进入第一壳体1内,然后拉结正反两用拉链3,将变形翻口无缝隙关闭,形成颈枕。将颈枕放置脖颈处后,通过连接件4连接成环状,紧密靠置脖颈处。如图4和图5所示,作为腰靠、抱枕或者枕头使用时,则打开变形翻口,将位于第一壳体1内的第二壳体2从变形翻口中拉出作为外壳,将填充物5和第一壳体1塞入第二壳体2内,然后拉结正反两用拉链3,将变形翻口再次无缝隙关闭,在第二壳体2的约束下形成柱状枕体。作为腰靠使用时则放置在后面的腰部,对腰部起到支撑作用;也可以放置于前面的腹部,作为抱枕使用;还可以枕于头下,作为枕头使用。如此,人们可以将该枕体进行外形变换以及放置于不同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的需要。除采用上述正反两用拉链3作为变形翻口的开合件,还可以选用系带、纽扣扣接等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变形翻口的开合,不过由于开合件的不连续性,不能实现无缝隙连接,连接效果上没有正反两用拉链3美观。第一壳体1上连接件4可以选用子母连接件4,也可以选用柔性连接带,还可以选用在柔性连接带上设置子母连接件4的方式,只要能够将第一壳体1连接成环状即可,对其结构不做具体要求。同样,填充物5可以选用粒状的填充粒,还可以选用其它易于变形或者小块状的填充物5,只要能够通过变形翻口,实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作为外壳的切换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变形枕,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壳体不同形状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套装,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重合在一起形成变形翻口,变形翻口上设有开合件;/n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能通过变形翻口的填充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变形枕,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壳体不同形状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套装,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重合在一起形成变形翻口,变形翻口上设有开合件;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间围成容纳腔,容纳腔中填充能通过变形翻口的填充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变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颈枕壳,颈枕壳的两端设有能将颈枕壳连接成环状的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变形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子母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磊綦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迦喜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