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用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590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监理用安全帽,其包括帽壳、帽舌、固定于帽壳内的帽衬,其特征在于,帽衬顶与帽壳之间间隔设置有通风隔层,通风隔层和帽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向帽壳送风的送风组件,以及设置于通风隔层和帽壳之间与送风组件连接的引流组件,引流组件用于引导送风流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风效果好,能在高温天气对人体的头部进行散热的优点。

Safety helmet for supervis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理用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工程监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监理用安全帽。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当监理人员在建筑工地上办公时,必须带上安全帽用来不防护自身的安全,因为安全帽可以避免或者减轻头部受到的直接伤害,是工地保护措施里面最重要的道具。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7721267U公开了一种用于工程施工监理的智能安全帽,包括安全帽,所述安全帽设有导水板和冒顶,所述导水板和冒顶之间固定设有小型摄像头装置盒,所述小型摄像头装置盒分为摄像头装置区和电池装置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人体30%的热量从头部散发,而现有的安全帽外壳常采用树脂类不透气的材料,且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安全帽不具备通风结构,因此,当监理人员在施工现场作业,需长时间佩带安全帽时,热量集聚在帽子中,不能及时排出,特别是夏天,佩带闷热的安全帽往往存在中暑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监理用安全帽,其具有通风效果好,在高温天气对使用者的头部送风保持凉爽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监理用安全帽,包括帽壳、帽舌、固定于所述帽壳内的帽衬,所述帽衬与所述帽壳之间间隔设置有通风隔层,所述通风隔层与所述帽壳之间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帽壳送风的送风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隔层和所述帽壳之间与所述送风组件连接的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用于引导送风流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送风组件向通风隔层内送风,并通过引流组件控制送风流向,防止送风组件持续向使用者头部同一位置持续送风,引起头痛等症状。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风组件包括固定于送风隔层和帽壳之间的风扇,风扇的送风端朝向帽壳顶部,风扇的开关固定于帽壳外侧壁并与风扇电性连接,帽壳内壁凸出固定有第一安装盒体,第一安装盒体顶部为开口,底部端面连通设有通孔,通孔正对风扇的送风端,通孔的周侧沿第一安装盒体的高度方向凸出固定有弹片,使用时,第一安装盒体的侧壁开设有开口用于向第一安装盒内放置冰袋,弹片压紧放置于安装盒内的冰袋,使冰袋包围通孔,导流组件设置于安装盒体的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风扇向通风隔层的方向送风,气流通过第一安装盒体的通孔,经过冰袋使气流温度下降,使原本在炎热环境下风扇吹出的热风降温,防止使用者因长时间日晒和高温下作业而中暑,冰袋通过弹片压紧并置于第一安装盒内便于更换。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送风管和逆流盘,送风管固定于通风隔层与帽壳之间,送风管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一安装盒体,送风管与通风隔层抵接,送风管与帽壳内壁通过连接件固定,送风管的管体盘绕于通风隔层呈螺旋态上升,送风管的管壁开设有送风孔,送风孔开设方向朝向帽壳的顶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风从安装盒的通孔送入送风管,送风管中的气流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也通过送风孔溢出,并经过碰撞壳帽后再返回吹向使用者的头部,该过程由于气流并非直接对这使用者头部吹,且吹风的范围扩散,能够减少因长时间吹风而产生的头痛等问题,由于通风管盘绕于通风隔层,在冷气流经过通风管时,管体与通风隔层之间存在热交换,能够降低通风隔层的温度,由于从送风孔溢出的冷风需要碰撞壳帽,会带走壳帽因暴晒于阳光下而积蓄的热量,通过降低安全帽整体的温度而防止使用者中暑。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安装盒的顶端设置有导流组件,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安装盒体,转动连接于第二安装盒体的转轴,固定于转轴的抵接杆;转轴固定于第二安装盒体靠近帽壳一侧的边缘,送风管穿过并固定于第二安装盒体的侧壁,抵接杆间隔设置,相邻抵接杆的末端通过加强筋固定,转轴通过扭簧固定于第二安装盒体,使用时,抵接杆抵接于送风管的外侧壁呈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横杆将抵接杆抬起,并与送风管口的内部抵接,作为导水棒使用,当冷却水沿送风管流下时,流经抵接棒使水流定向排出。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风隔层为吸水硅胶层,吸水硅胶层上均布有若干通风孔,通风隔层朝向设置有第一安装盒体的一侧连通设有第二通孔,便于更换第一安装盒体内的冰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硅胶层能够吸收部分汗水中的水份以及导流组件中流出冷风而在吸水硅胶层表面产生的冷却水滴,且吸水硅胶能够在使用后直接通过阳光暴晒恢复其吸水性,由于监理施工的场地因素使用者总是需要在烈日下工作,对于使吸水硅胶层恢复吸水性更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逆流盘固定于送风孔的周侧,逆流盘呈喇叭状开口,开口较大的一端远离送风管的管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风送风孔送出会与外界的热气接触,通过设置逆流盘增大冷风与热气的接触面积,使逆流盘表面易产生冷却水滴,通过设置逆流盘,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水滴汇聚成水体并通过送风管排出,防止安全帽内部过于潮湿。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帽壳的内侧壁开设有过水孔,过水孔对应并连通于第一安装盒朝向帽壳内侧壁的侧壁,帽壳的外侧壁位于过水孔的下方固定有导水板,导水板的位于帽壳内的一端与第一安装盒体的底部边缘固定,导水板远离帽壳的另一端朝下方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积水通过送风管流经抵接棒,通过抵接棒的导水作用流入经第一安装盒的外侧壁并通过过水孔流出,由于导水板倾斜设置,便于将积水排出保持安全帽内的湿度不会过高。本技术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帽衬靠近帽壳敞开口的一侧沿开口径向设置有两条固定带,两条固定带远离帽衬的一端通过插扣连接,帽衬背离帽舌的一侧固定有垫块,垫块与帽壳内侧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带使帽衬贴合头部,更加舒适,且垫块与帽壳内侧抵接,使帽衬不会相对于帽壳过度晃动,增加使用者使用过程的舒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利用送风组件向通风隔层内送风,并通过引流组件控制送风流向,保持使用者头部清爽,且防止送风组件持续向使用者头部同一位置持续送风,引起头痛等症状。由于通风管与通风隔层之间存在热交换,能够降低通风隔层的温度,且从送风孔溢出的冷风需要碰撞壳帽,会带走壳帽因暴晒于阳光下而积蓄的热量,通过降低安全帽整体的温度而防止使用者中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帽壳;2、帽舌;3、帽衬;4、固定带;5、插扣;6、垫块;7、通风隔层;8、通风孔;9、送风组件;10、引流组件;11、导流组件;12、风扇;13、第一安装盒体;14、第一通孔;15、弹片;16、送风管;17、逆流盘;18、送风孔;19、第二安装盒体;20、转轴;21、抵接杆;22、过水孔;23、导水板;24、第二通孔;25、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监理用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舌2、固定于帽壳1内的帽衬3,帽衬3靠近帽壳1敞开口的一侧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监理用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舌(2)、固定于所述帽壳(1)内的帽衬(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衬(3)与所述帽壳(1)之间间隔设置有通风隔层(7),所述通风隔层(7)与所述帽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帽壳(1)送风的送风组件(9),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隔层(7)和所述帽壳(1)之间与所述送风组件(9)连接的引流组件(10),所述引流组件(10)用于引导送风流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监理用安全帽,包括帽壳(1)、帽舌(2)、固定于所述帽壳(1)内的帽衬(3),其特征在于:所述帽衬(3)与所述帽壳(1)之间间隔设置有通风隔层(7),所述通风隔层(7)与所述帽壳(1)之间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帽壳(1)送风的送风组件(9),以及设置于所述通风隔层(7)和所述帽壳(1)之间与所述送风组件(9)连接的引流组件(10),所述引流组件(10)用于引导送风流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理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9)包括固定于送风隔层和帽壳(1)之间的风扇(12),风扇(12)的送风端朝向帽壳(1)顶部,风扇(12)的开关固定于帽壳(1)外侧壁并与风扇(12)电性连接,帽壳(1)内壁凸出固定有第一安装盒体(13),第一安装盒体(13)顶部为开口,底部端面连通设有通孔(14),通孔(14)正对风扇(12)的送风端,通孔(14)的周侧沿安装盒的高度方向凸出固定有弹片(15),使用时,第一安装盒体(13)的侧壁开设有开口用于向安装盒内放置冰袋,弹片(15)压紧放置于第一安装盒体(13)内的冰袋,使冰袋包围通孔(14),导流组件(11)设置于第一安装盒体(1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理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11)包括送风管(16)和逆流盘(17),送风管(16)固定于通风隔层(7)与帽壳(1)之间,送风管(16)的一端开口朝向第一安装盒体(13),送风管(16)与通风隔层(7)抵接,送风管(16)与帽壳(1)内壁通过连接件固定,送风管(16)的管体盘绕于通风隔层(7)呈螺旋态上升,送风管(16)的管壁开设有送风孔(18),送风孔(18)开设方向朝向帽壳(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理用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惠安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