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4598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43
就一种涡旋式压缩机而言,静侧涡卷(62)的内周侧的第一压缩室(S21)的排出时间与其外周侧的第二压缩室(S22)的排出时间不同,并且在静侧端板(61)的滑动面(A1)和动侧端板(71)的滑动面(A2)上具有油流入槽(80),在该涡旋式压缩机中设置泄油通路(83),该泄油通路(83)使形成在端板(61、71)的滑动面(A1、A2)上的油流入槽(80)在从第一压缩室(S21)的排出开始点(D1)和第二压缩室(S22)的排出开始点(D1)至第二压缩室(S22)开始排出为止的规定角度范围(α)内与低压空间(S1)连通,以便使动涡旋盘(70)的动作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涡旋式压缩机
本公开涉及一种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涡旋式压缩机是压缩流体的压缩机之一例(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涡旋式压缩机使用具有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的压缩机构来压缩流体。静涡旋盘包括圆板状的静侧端板和涡旋状的静侧涡卷。动涡旋盘包括圆板状的动侧端板和涡旋状的动侧涡卷。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以使静侧涡卷与动侧涡卷啮合的方式组合起来,并且分别具有供静侧端板和动侧端板隔着油膜实质上进行滑动的滑动面。在专利文献1的涡旋式压缩机中,在滑动面上形成有供润滑油流入的油流入槽。向该油流入槽供给高压润滑油,来润滑上述滑动面,并且产生克服将动涡旋盘推向静涡旋盘的力的反推力。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1608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压缩机中,将油流入槽中的润滑油供向压缩前的流体室(吸入室)。因此,油流入槽中的润滑油大量地流入吸入室。油流入槽中的高压润滑油会产生克服将动涡旋盘推向静涡旋盘的推压力的反推力,不过在上述构成方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n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20)、该机壳(20)内部的低压空间(S1)以及收纳于该机壳(20)内的压缩机构(40),/n所述压缩机构(40)包括静涡旋盘(60)、动涡旋盘(70)、流体室(S)以及调节机构(85),/n所述静涡旋盘(60)具有圆板状的静侧端板(61)和立着设置于该静侧端板(61)上的涡旋状的静侧涡卷(62),并且该静涡旋盘(60)被固定在所述机壳(20)上,/n所述动涡旋盘(70)具有相对于所述静侧端板(61)实质上进行滑动的圆板状的动侧端板(71)、和立着设置于该动侧端板(71)上且周向长度与所述静侧涡卷(62)不同的涡旋状的动侧涡卷(7...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7 JP 2018-089108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机壳(20)、该机壳(20)内部的低压空间(S1)以及收纳于该机壳(20)内的压缩机构(40),
所述压缩机构(40)包括静涡旋盘(60)、动涡旋盘(70)、流体室(S)以及调节机构(85),
所述静涡旋盘(60)具有圆板状的静侧端板(61)和立着设置于该静侧端板(61)上的涡旋状的静侧涡卷(62),并且该静涡旋盘(60)被固定在所述机壳(20)上,
所述动涡旋盘(70)具有相对于所述静侧端板(61)实质上进行滑动的圆板状的动侧端板(71)、和立着设置于该动侧端板(71)上且周向长度与所述静侧涡卷(62)不同的涡旋状的动侧涡卷(72),并且在与所述静涡旋盘(60)啮合的状态下相对于该静涡旋盘(60)进行偏心旋转运动,
所述流体室(S)具有形成在所述静侧涡卷(62)的内周面与所述动侧涡卷(72)的外周面之间的第一压缩室(S21)、和形成在所述静侧涡卷(62)的外周面与所述动侧涡卷(72)的内周面之间的第二压缩室(S22),并且第一压缩室(S21)的排出开始点(D1)和第二压缩室(S22)的排出开始点(D2)不同,
所述调节机构(85)包括油流入槽(80)和泄油通路(83),所述油流入槽(80)形成在供所述静侧端板(61)和所述动侧端板(71)相互滑动的静侧滑动面(A1)和动侧滑动面(A2)中的一者上,所述泄油通路(83)形成在所述静侧滑动面(A1)和所述动侧滑动面(A2)中的另一者上,
所述油流入槽(80)是供高压润滑油流入的槽,
所述泄油通路(83)具有连通部(83b),所述连通部(83b)在所述动涡旋盘(70)进行偏心旋转时在周向上的规定角度范围(α)内与油流入槽(80)连通,并且构成为润滑油可从油流入槽(80)经由所述连通部(8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原显治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