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式缓冲减速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34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式缓冲减速装置和方法,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和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对所述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中通过对多个第一电磁激励模块(103)通电,对所述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中通过对多个连接有超导模块的第二电磁激励装置(203)通电,让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和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通过通电实现电磁感应效应,电磁缓冲模块间产生可控斥力进行减速。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相对简单,适用于极端环境减速缓冲领域,并可实现非接触虚拟固联;超导材料的引入可实现磁通钉扎效应的有效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式缓冲减速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端恶劣环境减速缓冲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缓冲减速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航空、航天、深海、深地等相关科学与工程领域一大批任务的策划与实施,迫切需要解决极端条件如高低温、高真空、高压、强辐射及强未知环境下的相关任务装备的缓冲减速问题。在极端非结构环境下,缓冲减速在使用过程中零部件的有效更换可能会非常困难。目前的大多数缓冲减速方法尤其极端环境下的缓冲减速技术由于缓冲减速模块间间的强接触、强约束等因素的存在会导致几个问题。首先极端环境如高真空下,难以实现氧化膜的有效润滑而导致冷焊。第二,强辐射(如太空环境、核电环境)会导致原子氧的侵蚀,从而使施动模块与被动模块难以实现有效联结。第三,高低温环境会导致机械零部件存在较强的热胀冷缩作用,使机械性能下降。第四,强未知环境致使有人现场操作难以实现,而对需要频繁多次多角度进行缓冲减速任务而言,遥操作或自主操作机器人可能成为一个主要的解决途径,但往往会存在系统复杂、感知信息需求量大等问题,使任务执行效费比大大下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式缓冲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和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n其中,/n所述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包括了第一综合能源单元(101),安装到所述第一综合能源单元(101)上的第一安装盘(102),所述第一安装盘(102)上卡合安装有多个第一电磁激励模块(103),所述第一电磁激励模块(103)内套设有缠绕有导线的第一铁芯(104),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上的第一电源接口(1012);/n所述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包括了第二综合能源单元(201),安装到所述第二综合能源单元(201)上的第二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式缓冲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向设置的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和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
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包括了第一综合能源单元(101),安装到所述第一综合能源单元(101)上的第一安装盘(102),所述第一安装盘(102)上卡合安装有多个第一电磁激励模块(103),所述第一电磁激励模块(103)内套设有缠绕有导线的第一铁芯(104),所述导线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减缓模块(100)上的第一电源接口(1012);
所述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包括了第二综合能源单元(201),安装到所述第二综合能源单元(201)上的第二安装盘(202),所述第二安装盘(202)中间安装有杜瓦管(207),所述第二安装盘(202)上还安装有对应所述第一电磁激励模块(103)数量的第二电磁激励装置(203),所述第二电磁激励装置(203)内套设有缠绕有导线的第二铁芯(204),所述第二铁芯(204)连接所述第二电磁缓冲模块(200)上的第二电源接口(2022),所述杜瓦管(207)的端部还套设连接到超导模块内,所述超导模块包括了冷却液杜瓦容器(205)以及设置到其内部的有超导块材(2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极端非结构环境的非接触式缓冲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块材(206)为YBCO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亮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小男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