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商品溯源防伪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如今,商品市场中假货横行、运输掉包、经销商窜货愈演愈烈,传统的物理防伪技术(激光防伪、喷墨防伪、电码防伪)已无法满足防伪溯源的需求。现常用商品溯源、防伪、防篡改技术通常分为两类:一是特殊工艺及材料防伪,主要是利用商品专用包装、精美印刷工艺、镭射贴纸等来防伪,随着造假设备同益精良,该方式防伪效果越来越差,容易伪造,无法达到防伪效果,而且特殊工艺及材料防伪标签无法承载数据,无法同时满足溯源需求。二是数码防伪,主要手段有条形码标签防伪、二维码标签防伪和RFID电子标签防伪。其中,条形码和二维码防伪存在无法动态写入信息、易被复制和篡改、需光学可视等缺陷,从而影响防伪效果。而RFID电子标签防伪有效的改善了上述传统防伪方式的不足,使用RFID技术是将无源RFID标签作为商品的唯一标识,通过标签内存储的唯一ID标识来验证此商品的信息,并且可使用RFID读写设备对无源标签内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控制模块、模拟开关、RFID模块、电源、网回通路组成;其中,/n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网回通路相连接;控制模块经模拟开关与RFID模块相连接;/n所述RFID模块,由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组成,主要用于溯源信息的存储和记录,以及为包装状态的判定提供报警信号;/n所述模拟开关,用于控制所述RFID芯片与射频天线之间的导通关系;该射频天线为报警天线;/n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处理并记录包装状态和受损时间,以及为包装状态的判定提供报警信号,并控制模拟开关;所述电源,提供所述微型装置的工作电压;/n所述网回通路,由一条以上导线构成;当仅由一 ...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02 CN 20201014125401.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控制模块、模拟开关、RFID模块、电源、网回通路组成;其中,
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网回通路相连接;控制模块经模拟开关与RFID模块相连接;
所述RFID模块,由RFID芯片和射频天线组成,主要用于溯源信息的存储和记录,以及为包装状态的判定提供报警信号;
所述模拟开关,用于控制所述RFID芯片与射频天线之间的导通关系;该射频天线为报警天线;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处理并记录包装状态和受损时间,以及为包装状态的判定提供报警信号,并控制模拟开关;所述电源,提供所述微型装置的工作电压;
所述网回通路,由一条以上导线构成;当仅由一条导线构成时,称为单回路,当由二条以上导线构成时,称为网状结构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芯片包括射频模拟单元、数字基带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射频模拟单元,负责:完成标签芯片的能量获取,时钟提取,系统上电复位,系统的调制解调工作,实现芯片和读写器之间的接口连接,同时为数字基带单元工作提供一些必要的工作信号,是保证RFID系统的整体通信基础;所述数字基带单元,负责:完成RFID芯片的登陆认证控制,密码安全校验,数据通讯的错误校验,读写的逻辑控制,读卡器数据输出编码及速率的逻辑设计实现等,是整个芯片的中心控制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完成整个RFID芯片数据的存储工作,包括密码存储、用户码、芯片配置信息和ID码的存储等,为芯片标识的核心所在;所述的射频天线用于接收并反馈射频信号;当RFID模块的射频信号被外部的读写器读取时,数字基带单元处理存储单元数据后通过射频天线将数据传入该外部读写器,完成信号传递工作;RFID模块包括报警和溯源两部分,RFID芯片分为两部分:第一RFID芯片和第二RFID芯片;第一RFID芯片和第二RFID芯片各与1个射频天线相连接;对应的射频天线分别称为报警天线、朔源天线两部分;其中,第一RFID芯片和报警天线构成报警RFID,第二RFID芯片和溯源天线构成溯源RFID;其中,第一RFID芯片和报警天线通过模拟开关相连接,根据第一RFID芯片和报警天线的通断情况来反映包装体的状态;由第二RFID芯片和溯源天线构成的溯源RFID,可直接与外部读写器进行信息交换,用于记录和存储包装状态过程和包装内商品的溯源信息;当包装完整性受损时,即网回通路存在断路情况时,第一RFID芯片与报警天线间的模拟开关导通,使得报警RFID处于工作状态,同时控制模块中非易失性存储器会即刻记录包装状态受损网回通路号及受损时间信息,此信息一旦写入后不能更改,当商品进入读写器读取范围内时,读写器即可获得报警信号;此时可通过上位机提取存储器内信息,并使用读写器将商品溯源信息一同存入第二RFID芯片内,供终端人机界面进行相关查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开关,串联在第一RFID芯片与报警天线之间,用于控制所述RFID芯片与报警天线之间的通断关系,模拟开关的状态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的中断连接端相连接;当受保护包装/外壳保持初始状态时,第一RFID芯片与报警天线处于断路状态;当受保护包装/外壳的初始状态遭到改变后,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网回通路断开而产生的中断信号并反馈至模拟开关状态控制端,将模拟开关设置为导通状态,使第一RFID芯片与报警天线实现电连接,第一RFID芯片由停机状态转为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溯源防伪防篡改的微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磊,张煜宇,戚昊琛,张鉴,杨俊,方昕,孙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