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14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4
本申请提供一种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信息匹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确定预设的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与预设的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之间距离;根据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和簇之间距离,采用预先训练的身份模型进行处理,得到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的身份匹配结果。本申请可实现线上用户和线下用户身份信息的准确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匹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上新下身份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的发展,因特网似乎是完全虚拟的另一个世界,几乎每个人都默认了线上万象的虚拟性;几乎每个人都热衷于线上人生的游戏性;几乎每个人都忽略了线上虚拟身份现实化的必要性。然而,随着网络数据库营销的势如破竹、网络实名制的日益渐增、物联网的蓄势待发,虚拟的线上和真实的线下逐渐实现着无缝链接。尤其是针对公共安全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安全部门对于用户线上线下身份匹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对线上用户和线下用户进行身份匹配,显得格外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线上用户和线下用户身份的准确匹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上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上用户的一个线上身份特征;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下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下用户的一个线下身份特征;确定预设的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与预设的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之间距离;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所述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以及所述簇之间距离,采用预先训练的身份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身份匹配结果;所述身份匹配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应的线下用户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线上用户是否匹配。可选的,所述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包括:将所述线上用户集群,以预设的多种线上身份特征作为线上节点,构建线上节点网络;对所述线上节点网络中的每个线上节点聚合邻居节点,得到新的线上节点,所述新的线上节点为所述每个线上节点的邻居节点的集合;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重新构建线上节点网络;对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中的线上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多个线上聚类簇,一个线上聚类簇内线上节点的节点属性相同,不同线上聚类簇内线上节点的节点属性不相同。可选的,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新的节点重新构建线上节点网络,包括:将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分别按照预先设置的多个线上节点属性进行连边,得到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中同一连边上的线上节点对应同一线上节点属性。可选的,所述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包括:将所述线下用户集群,以预设的多种线下身份特征作为线下节点,构建线下节点网络;对所述线下节点网络中的每个线下节点聚合邻居节点,得到新的线下节点,所述新的线下节点为所述每个线下节点的邻居节点的集合;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下节点重新构建线下节点网络;对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下节点网络中的线下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多个线下聚类簇,一个线下聚类簇内线下节点的节点属性相同,不同线下聚类簇内线下节点的节点属性不相同。可选的,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下节点重新构建线下节点网络,包括:将多个所述新的线下节点,分别按照预先设置的多下线上节点属性进行连边,得到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下节点网络,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下节点网络中同一连边上的线下节点对应同一线下节点属性。可选的,所述确定预设的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与预设的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之间距离,包括: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中已知身份匹配的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距离。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中已知身份匹配的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距离,包括:确定已知身份匹配的每个线上用户在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中对应的线上节点,和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的簇中心的第一距离;确定已知身份匹配的每个线下用户在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中对应的线下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中心的第二距离;根据至少一个线上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一距离,和至少一个线下用户对应的所述第二距离,计算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和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距离。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线上线下身份匹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聚类模块,用于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上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上用户的一个线上身份特征;第二聚类模块,用于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下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下用户的一个线下身份特征;计算模块,用于确定预设的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与预设的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之间距离;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所述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以及所述簇之间距离,采用预先训练的身份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身份匹配结果;所述身份匹配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应的线上用户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线下用户是否匹配。可选的,所述第一聚类模块包括:第一网络构建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线上用户集群,以预设的多种线上身份特征作为线上节点,构建线上节点网络;第一聚合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线上节点网络中的每个线上节点聚合邻居节点,得到新的线上节点,所述新的线上节点为所述每个线上节点的邻居节点的集合;第二网络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重新构建线上节点网络;第一聚类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中的线上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多个线上聚类簇,一个线上聚类簇内线上节点的节点属性相同,不同线上聚类簇内线上节点的节点属性不相同。可选的,第二网络构建子模块具体用于将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分别按照预先设置的多个线上节点属性进行连边,得到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中同一连边上的线上节点对应同一线上节点属性。可选的,所述第二聚类模块包括:第三网络构建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线下用户集群,以预设的多种线下身份特征作为线下节点,构建线下节点网络;第二聚合子模块,用于对所述线下节点网络中的每个线下节点聚合邻居节点,得到新的线下节点,所述新的线下节点为所述每个线下节点的邻居节点的集合;第四网络构建子模块,用于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下节点重新构建线下节点网络;第二聚类子模块,用于对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下节点网络中的线下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多个线下聚类簇,一个线下聚类簇内线下节点的节点属性相同,不同线下聚类簇内线下节点的节点属性不相同。可选的,第四网络构建子模块具体用于将多个所述新的线下节点,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上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上用户的一个线上身份特征;/n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下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下用户的一个线下身份特征;/n确定预设的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与预设的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之间距离;/n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所述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以及所述簇之间距离,采用预先训练的身份匹配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身份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身份匹配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应的线上用户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线下用户是否匹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上线下身份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上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上用户的一个线上身份特征;
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其中,每个线下聚类簇中的一个节点用于指示一个线下用户的一个线下身份特征;
确定预设的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与预设的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下聚类簇的簇之间距离;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所述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以及所述簇之间距离,采用预先训练的身份匹配模型进行处理,得到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的身份匹配结果;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节点的簇中心距离为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所在的线上聚类簇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身份匹配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对应的线上用户和所述第二节点对应的线下用户是否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线上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上聚类簇,包括:
将所述线上用户集群,以预设的多种线上身份特征作为线上节点,构建线上节点网络;
对所述线上节点网络中的每个线上节点聚合邻居节点,得到新的线上节点,所述新的线上节点为所述每个线上节点的邻居节点的集合;
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重新构建线上节点网络;
对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中的线上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多个线上聚类簇,一个线上聚类簇内线上节点的节点属性相同,不同线上聚类簇内线上节点的节点属性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重新构建线上节点网络,包括:
将多个所述新的线上节点,分别按照预先设置的多个线上节点属性进行连边,得到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上节点网络中同一连边上的线上节点对应同一线上节点属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线下用户集群进行聚类,得到多个线下聚类簇,包括:
将所述线下用户集群,以预设的多种线下身份特征作为线下节点,构建线下节点网络;
对所述线下节点网络中的每个线下节点聚合邻居节点,得到新的线下节点,所述新的线下节点为所述每个线下节点的邻居节点的集合;
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下节点重新构建线下节点网络;
对所述重新构建的线下节点网络中的线下节点进行聚类,得到所述多个线下聚类簇,一个线下聚类簇内线下节点的节点属性相同,不同线下聚类簇内线下节点的节点属性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多个所述新的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倪骏黄刚盛丽兰王要超田甜郑申俊俞山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