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135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3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指纹识别技术领域。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用于穿透红外光的透光部;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对应所述透光部设置,并包括发射部和接收部,发射部用于向所述透光部发射第一红外光,以使所述第一红外光射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接收部用于接收由所述透光部入射的第二红外光,并基于所述第二红外光获取指纹信息,所述第二红外光为被外部目标反射的所述第一红外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指纹识别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指纹识别组件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对于具有液晶显示屏的电子设备来说,指纹识别组件通常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背面或者侧面。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用户体验不佳的缺陷,并且后置指纹识别组件还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后盖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缺陷。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用于穿透红外光的透光部;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对应所述透光部设置,并包括:发射部,用于向所述透光部发射第一红外光,以使所述第一红外光射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接收部,用于接收由所述透光部入射的第二红外光,并基于所述第二红外光获取指纹信息,所述第二红外光为被外部目标反射的所述第一红外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组件,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背光组件的下表面形成透光区域;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并对应所述透光区域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包括贯穿所述背光组件设置的透光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孔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毫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组件包括:导光件,包括位于底部的反射层;以及支撑件,与所述反射层相连,承载所述导光件;所述背光组件上还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在所述支撑件上形成开口,并至少贯穿至所述反射层;所述透光部包括设置在凹陷处的滤光件,所述滤光件允许红外光通过并阻挡可见光。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组件上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像素;所述透光部还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组件中相邻像素之间的透明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下方;所述透光部包括导光单元,所述导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侧边,并包括:朝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上方的第一光通过面,以及朝向所述指纹识别组件的第二光通过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屏还包括显示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上的盖板,所述盖板超出所述显示组件设置;所述导光单元设置在所述显示组件的侧边,所述第一光通过面朝向所述盖板超出所述显示组件的部分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部包括:同面设置的感光件和信号处理件;所述感光件感应于所述第二红外光输出感测信号;所述信号处理件与所述感光件相连,用于将所述感测信号转换为检测信号。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具有液晶层的显示组件;所述透光部设置在所述液晶层上方,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透光部和所述液晶层之间。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层形成有多个像素,所述发射部和所述接收部对应相邻所述像素之间的部分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设定区域内;所述发射部包括多个发射件,所述接收部包括多个感光件;多个所述发射件在所述设定区域内均匀分布,多个所述感光件在所述设定区域内均匀分布。本公开提供的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上设置透光部,使得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的指纹传感器发射的第一红外光能够射出液晶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外部的第二红外光能够穿透液晶显示面板被指纹识别传感器接受。据此,在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进而优化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接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示例。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为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的安装方式。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以液晶显示面板朝向电子设备外部的一侧(也即,显示面一侧)为“上”或“顶”,以液晶显示面板位于电子设备内部的一侧为“下”或“底”。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100和指纹识别组件200。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00包括由下至上顺次设置的背光组件110、显示组件120和盖板130。其中,背光组件110包括光源111、导光件112和支撑件113。示例地,导光件112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反射层112a、导光层112b、和均光层112c。通过导光层112b和反射层112a将光源111输出的光线导向显示组件120,通过均光层112c将光线均匀地朝向显示组件120射出。示例地,光源111设置在导光件112的侧边,导光件112接收光源111输出的光线后将光线导向显示组件120,以使光线朝向显示组件120射出。支撑件113用于支撑光源111和导光件112。可选地,支撑件113形成有安装腔,光源111和导光件112设置在安装腔内。并且安装腔具有朝向显示组件120设置的开口,以供光线穿透。显示组件120包括由下至上设置的第一偏光片121、驱动层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组件;/n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用于穿透红外光的透光部;/n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对应所述透光部设置,并包括:/n发射部,用于向所述透光部发射第一红外光,以使所述第一红外光射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以及/n接收部,用于接收由所述透光部入射的第二红外光,并基于所述第二红外光获取指纹信息,所述第二红外光为被外部目标反射的所述第一红外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指纹识别组件;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用于穿透红外光的透光部;
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对应所述透光部设置,并包括:
发射部,用于向所述透光部发射第一红外光,以使所述第一红外光射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以及
接收部,用于接收由所述透光部入射的第二红外光,并基于所述第二红外光获取指纹信息,所述第二红外光为被外部目标反射的所述第一红外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背光组件,所述透光部在所述背光组件的下表面形成透光区域;
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并对应所述透光区域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包括贯穿所述背光组件设置的透光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的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组件包括:
导光件,包括位于底部的反射层;以及
支撑件,与所述反射层相连;
所述背光组件上还设置有凹陷,所述凹陷在所述支撑件上形成开口,并至少凹陷至贯穿所述反射层;所述透光部包括设置在凹陷处的滤光件,所述滤光件允许红外光通过并阻挡可见光。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所述背光组件上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包括多个像素;
所述透光部包括:位于所述显示组件中相邻像素之间的透明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朝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