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10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显微镜、刻蚀、染色和阴极发光等技术,对岩石进行组构识别及分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测井曲线进行特征曲线融合处理,提取不同岩石类型的特征曲线,建立岩石‑电性解释模型,从而实现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岩石类型的识别及标定;分析岩石类型在纵横向的发育规律及叠置关系,确定区域沉积模式,进而对不同岩石类型的沉积微相精细划分,可进一步恢复海平面变化曲线。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沉积微相划分的精度,保证地质信息的准确性,而且能够提升沉积相的认识,为实际勘探部署决策提供支撑,进而降低勘探风险和减少勘探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勘探和开发
,尤其与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有关。
技术介绍
根据国际通常办法和钻井工程规范[埋深≥15000ft(4500m)],及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埋深≥3500m),并结合勘探开发工作实际,将西部地区4500m以深(大于6000m为超深层)与东部地区3500m以深(大于4500m为超深层),界定为深层油气资源赋存领域。近年来,国内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先后在塔里木、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相继取得重大发现,在油地质理论研究、钻井、完井和开采技术研发方面,也取得显著进展,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地层油气逐渐成为中国油气勘探下一步重要的接替领域。在系统地调研国内外学者对优质碳酸盐岩储层成因与分布模式等大量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沉积微相与储层发育关系密切,控制着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地层油气的分布。但由于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地层形成时间早,经过数次构造运动,且处于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导致对深层/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筛选出取心较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井位,对岩性快速识别,划分沉积旋回,并以沉积旋回为基本单元,按岩性采集样品;/n第二步,利用显微镜、刻蚀、染色和阴极发光等技术,对原岩的组构进行识别及归类,并依据钻具井深,绘制岩心岩性结构剖面图;/n第三步,选取某个岩性-电性的共同标志层,对岩心进行归位,以测深为准,校正钻具井深,进而建立岩石类型-电性关系;/n第四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电性曲线进行特征曲线融合处理,确定不同岩石类型的特征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筛选出取心较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井位,对岩性快速识别,划分沉积旋回,并以沉积旋回为基本单元,按岩性采集样品;
第二步,利用显微镜、刻蚀、染色和阴极发光等技术,对原岩的组构进行识别及归类,并依据钻具井深,绘制岩心岩性结构剖面图;
第三步,选取某个岩性-电性的共同标志层,对岩心进行归位,以测深为准,校正钻具井深,进而建立岩石类型-电性关系;
第四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电性曲线进行特征曲线融合处理,确定不同岩石类型的特征曲线;
第五步,选取最大-最小函数对曲线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分析曲线的变化趋势及特征,确定不同岩石类型的不同电性曲线的区间范围,建立岩石类型-电性解释模型;
第六步,结合已有的测试分析数据,对岩石类型-电性解释模型进行综合校正;
第七步,基于岩石类型-电性解释模型,根据测井数据,采用频谱分析法,对碳酸盐岩地层进行岩石类型识别标定;
第八步,分析岩石类型的发育特征及规律,总结沉积相类型及发育特征,确定区域沉积模式;
第九步,分析不同岩石类型在纵向上的发育特征及叠置关系,参照标准微相类型(Wilson)及其识别标志,划分不同岩石类型所对应的沉积微相,并恢复海平面变化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具体步骤为:首先,依据地质背景资料,对目标区的取心数据进行收集梳理,筛选出取心较为完整且具有代表性的井位,进行岩心观察,利用10%的稀盐酸对岩性快速识别;其次,依据高频旋回顶底的特征,对岩心旋回进行划分,以沉积旋回为基本单元,按岩性采集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岩电解释模型对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沉积微相精细划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具体步骤为:首先,以邓哈姆分类方案为基础,利用显微镜、刻蚀、染色和阴极发光等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保谭秀成刘宏肖笛熊鹰杨应芦飞凡李明隆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