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及设备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个用户可同时拥有更多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ersonalcomputer,PC)、智能家居设备(如电视机)等终端。一般情况下,各个终端的使用都是比较独立的。在如协同办公等有多终端协同使用需求的场景下,用户会将多个终端连接起来一起使用。例如,用户拥有一台PC和一部手机,用户可将PC和手机采用无线或有线的方式连接起来一起配合使用,实现PC和手机的协同办公。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及设备,在多终端协同使用的场景下,实现了这多个终端之间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UI)元素等对象的拖拽,提高了多终端协同使用的使用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该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终端在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对象;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n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对象;/n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操作,所述拖拽操作用于发起对所述对象的拖拽;/n响应于所述拖拽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随所述拖拽操作移动的动画;/n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用户的拖拽意图是跨设备拖拽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所述拖拽数据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对象;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操作,所述拖拽操作用于发起对所述对象的拖拽;
响应于所述拖拽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随所述拖拽操作移动的动画;
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用户的拖拽意图是跨设备拖拽后,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所述拖拽数据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对象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移动的过程中,当所述对象的第一区域被拖出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时,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
其中,所述拖拽数据具体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终端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终端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一区域能够实现所述对象内容的完整呈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操作至少包括触发所述对象移动的操作;所述第一终端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随着所述操作动态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三拖拽数据,所述第三拖拽数据是所述第二终端接收到用户对所述第二终端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一区域的拖拽操作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三拖拽数据包括所述对象第一角的坐标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显示屏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随着所述第三拖拽数据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数据包括第一拖拽数据和第二拖拽数据;
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对象被开始拖拽时,从拖拽开始事件中获取所述第一拖拽数据;
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对象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移动过程中,从拖拽移动事件中获取所述第二拖拽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窗口或所述窗口的部分区域,所述窗口中包括应用的界面;
所述第一拖拽数据包括:所述应用的界面和所述对象的矩形信息;
所述第二拖拽数据包括:所述对象第一角的坐标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释放操作,所述拖拽释放操作用于指示对所述对象的拖拽结束;
响应于所述拖拽释放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数据,所述数据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应用的界面或所述应用的界面的部分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拖拽数据还包括所述应用的应用标签,所述应用标签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开启所述第二终端本地的与所述应用标签对应的应用;
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释放操作,所述拖拽释放操作用于指示对所述对象的拖拽结束;
响应于所述拖拽释放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对象的拖拽结束。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为应用窗口或自由freeform小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视频组件,悬浮窗,画中画或freeform小窗;
所述第一拖拽数据包括:所述对象的矩形信息,所述对象在所述第一终端当前显示界面中的层名称;
所述第二拖拽数据包括:所述对象第一角的坐标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用户的拖拽意图是跨设备拖拽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录屏数据,所述录屏数据和所述拖拽数据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部分区域或全部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释放操作,所述拖拽释放操作用于指示对所述对象的拖拽结束;
响应于所述拖拽释放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全部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象为第一界面中的用户界面UI控件,或所述对象为所述第一界面的部分区域,所述部分区域包括UI控件;
所述响应于所述拖拽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随所述拖拽操作移动的动画,包括:响应于所述拖拽操作,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阴影随所述拖拽操作移动的动画;
其中,所述第一拖拽数据包括所述阴影的矩形信息,所述阴影和所述UI控件的标识;
所述第二拖拽数据包括所述阴影第一角的坐标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释放操作,所述拖拽释放操作用于指示对所述对象的拖拽结束;
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并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第一界面的指令流,所述指令流和所述UI控件的标识用于所述第二终端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UI控件。
15.根据权利要求7、8、12或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拖拽释放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小于第一阈值,或确定被拖出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区域大于第二阈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上显示的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或确定被拖出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的第一区域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时,所述第一终端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的第二区域。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的拖拽意图是跨设备拖拽,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对象被拖入设置在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边缘的拖拽感知区域;或,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所述对象与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的边缘小于预定距离。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拖拽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跨设备拖拽的目标设备是所述第二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跨设备拖拽的目标设备是所述第二终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显示至少两个候选终端的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候选终端包括: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的终端,和/或,与所述第一终端未连接但与所述第一终端的距离在可连接范围内的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确定跨设备拖拽的目标设备是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用户对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终端的信息的选择操作;
其中,若用户选择的所述第二终端未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用户的拖拽意图是跨设备拖拽时,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对象将被拖出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
21.一种跨设备的对象拖拽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终端的拖拽数据,所述拖拽数据是所述第一终端在确定用户拖拽所述第一终端的显示屏上的对象的拖拽意图是跨设备拖拽后发送的;
所述第二终端根据所述拖拽数据,在所述第二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对象。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辰,林尤辉,王欢,曹原,丁宁,魏曦,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