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4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放置箱,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数据连接口,所述数据连接口贯穿壳体,且数据连接口内部固定连接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位于控制处理模块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装置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用于控制装置内部的温度,在通过温度检测器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装置与计算机进行对接时,通过计算机监测和控制装置内部温度,构成负反馈结构,同时装置的聚焦模块中含有钨丝,其通电过程中一直加热,温度不断上升,通过制冷机对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装置元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
本技术涉及微焦点X射线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
技术介绍
X射线机是一种能够产生X射线的设备。工业软射线机主要用于理化检测的衍射分析仪等。而工业硬射线机主要应用于厚材料的检测等。医学上用于诊断的X射线机称为诊断X射线机,可以作透视、摄影检查。X射线透视主要依据的是X射线的穿透作用,差别吸收及荧光作用。X射线是一种波长极短,能量很大的电磁波,X射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约在0.001~10纳米,医学上应用的X射线波长约在0.001~0.1纳米之间),它的光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光子能量大几万至几十万倍。由德国物理学家W.K.伦琴于1895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x射线具有很高的穿透本领,能透过许多对可见光不透明的物质,如墨纸、木料等。这种肉眼看不见的射线可以使很多固体材料发生可见的荧光,使照相底片感光以及空气电离等效应。X射线最初用于医学成像诊断和X射线结晶学。X射线也是游离辐射等这一类对人体有危害的射线。微焦点X射线源在对电路板进行检测时,由于工作性质,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工作,聚焦模块中有加热的钨丝,长时间工作使得钨丝一直处于加热状态,温度逐步升高,高温对装置内部其他的电子元件有较大损耗,同时使用者长期在装置周围工作,长期面对X射线的波,对使用者身体有较大伤害,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放置箱,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数据连接口,所述数据连接口贯穿壳体,且数据连接口内部固定连接控制处理模块,所述控制处理模块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且温度检测器位于控制处理模块底部,所述壳体靠近数据连接口侧的侧壁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且制冷机位于壳体远离条形通孔的侧壁,所述壳体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X射线管,所述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模块,且高压模块位于放置箱顶部,所述放置箱顶部固定连接有聚焦模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箱内部设置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探测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数据连接口用于与计算机进行对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控制处理模块与温度检测器和探测器通过数据连接线进行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消波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放置箱与壳体内侧壁固定连接。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装置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用于控制装置内部的温度,在通过温度检测器对壳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装置与计算机进行对接时,通过计算机监测和控制装置内部温度,构成负反馈结构,同时装置的聚焦模块中含有钨丝,其通电过程中一直加热,温度不断上升,通过制冷机对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确保装置元件的安全性。2、本技术在壳体内部设置有消波板,通过消波板消除X射线使用过程中的散射出来的波,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给使用者带来便利,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的侧视图。图例说明:1、壳体;11、数据连接口;12、条形通孔;13、消波板;14、制冷机;15、温度检测器;16、控制处理模块;2、放置箱;21、放置仓;22、探测器;23、聚焦模块;24、高压模块;25、X射线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包括壳体1,壳体1用于承载装置,同时隔绝装置与外界接触,壳体1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放置箱2,放置箱2盛放探测器22,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数据连接口11,数据连接口11用于与计算机进行对接,从而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数据连接口11贯穿壳体1,且数据连接口11内部固定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6,控制处理模块16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控制处理模块16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15,温度检测器15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通过制冷机14控制装置内部的温度,温度检测器15和制冷机14构成负反馈结构,便于装置内部的温度进行调节,且温度检测器15位于控制处理模块16底部,壳体1靠近数据连接口11侧的侧壁设置有条形通孔12,条形通孔12便于装置的散热,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14,且制冷机14位于壳体1远离条形通孔12的侧壁,壳体1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X射线管25,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模块24,高压模块24用于X射线管25进行加压,确保X射线管25的输出,且高压模块24位于放置箱2顶部,放置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聚焦模块23,聚焦模块23将X射线进行调节,用于对探测器22上的物件进行检测。放置箱2内部设置有放置仓21,放置仓21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探测器22,用于对物件进行检测,同时间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处理模块16,再将信号传递给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测,方便快捷。数据连接口11用于与计算机进行对接,便于计算机对装置进行控制。控制处理模块16与温度检测器15和探测器22通过数据连接线进行连接,便于信号的传递。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消波板13,用于消除X射线使用过程中的散射出来的波,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给使用者带来便利。放置箱2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确定放置箱2的位置。工作原理:首先将计算机与装置的数据连接口11进行对接,在通过控制处理模块16对整个装置进行控制,启动高压模块24对X射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放置箱(2),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数据连接口(11),所述数据连接口(11)贯穿壳体(1),且数据连接口(11)内部固定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6),所述控制处理模块(16)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15),且温度检测器(15)位于控制处理模块(16)底部,所述壳体(1)靠近数据连接口(11)侧的侧壁设置有条形通孔(12),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14),且制冷机(14)位于壳体(1)远离条形通孔(12)的侧壁,所述壳体(1)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X射线管(25),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模块(24),且高压模块(24)位于放置箱(2)顶部,所述放置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聚焦模块(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焦点X射线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壁中心处设置有放置箱(2),所述壳体(1)的侧壁设置有数据连接口(11),所述数据连接口(11)贯穿壳体(1),且数据连接口(11)内部固定连接控制处理模块(16),所述控制处理模块(16)与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侧壁固定连接有温度检测器(15),且温度检测器(15)位于控制处理模块(16)底部,所述壳体(1)靠近数据连接口(11)侧的侧壁设置有条形通孔(12),所述壳体(1)内侧壁固定连接有制冷机(14),且制冷机(14)位于壳体(1)远离条形通孔(12)的侧壁,所述壳体(1)顶部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X射线管(25),所述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高压模块(24),且高压模块(24)位于放置箱(2)顶部,所述放置箱(2)顶部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穆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威海光电子基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