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教育用扩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28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教育用扩音器,包括扩音器本体,所述扩音器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与收纳箱固定连接,所述转杆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的表面开设有齿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扩音器本体、收纳箱、连接柱、发条弹簧、转杆、承载板、环形槽、导电片、第一导线、耳麦、连接杆、导电块、第二导线和支撑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第一导线进行收纳,能够使扩音器使用更加方便,不会发生线材缠绕在一起的情况,给日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教育用扩音器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具
,具体为一种教育用扩音器。
技术介绍
教育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教育泛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即各种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经验等,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教师直接向学生教授一系列课程,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职业技能等,此外,人们还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非正式的教育如博物馆、图书馆、互联网等,在教育工作中需要用到扩音器,但是现有的扩音器其线材一般都是缠绕在一起的,给日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育用扩音器,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扩音器其线材一般都是缠绕在一起的,给日常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育用扩音器,包括扩音器本体,所述扩音器本体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所述发条弹簧远离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教育用扩音器,包括扩音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器本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所述收纳箱(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4),所述发条弹簧(4)远离连接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与收纳箱(2)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的表面开设有齿牙,所述承载板(6)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电片(8),所述导电片(8)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9),所述第一导线(9)远离导电片(8)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教育用扩音器,包括扩音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器本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纳箱(2),所述收纳箱(2)内腔底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发条弹簧(4),所述发条弹簧(4)远离连接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杆(5),所述转杆(5)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轴承与收纳箱(2)固定连接,所述转杆(5)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板(6),所述承载板(6)的表面开设有齿牙,所述承载板(6)的顶部开设有环形槽(7),所述环形槽(7)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电片(8),所述导电片(8)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9),所述第一导线(9)远离导电片(8)的一端缠绕于转杆(5)的表面并贯穿至收纳箱(2)的外部,所述第一导线(9)位于收纳箱(2)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耳麦(10),所述收纳箱(2)内腔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2),所述导电块(12)的底部与导电片(8)的顶部接触,所述扩音器本体(1)右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13),所述第二导线(13)远离扩音器本体(1)的一端贯穿至收纳箱(2)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陈辉胡睿玥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