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84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菲涅尔透镜、PCB电路板、安装座和壳体,PCB电路板设置有红外感应器,PCB电路板安装于壳体,菲涅尔透镜安装于壳体的第一端,壳体的第二端安装有尾盖,菲涅尔透镜与PCB电路板连接,壳体安装于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开有用于安装感应开关的安装孔,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吸附件,壳体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与所述PCB电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
技术介绍
人体红外感应开关是以红外感应技术为基础的一种自动控制开关,通过感应外界散发的红外热量实现其自动控制功能,能够快速开启灯具、自动门、防盗报警器等各种电器设备。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的家具会在表面安装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便于人们半夜起床时,在不开灯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足够的亮度。现有的人体红外感应开关主要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将其固定在家具上。现有的方式虽然较为良好,但是仍然有以下缺陷:第一、家具在出厂时通常会在表面进行钻孔,便于后期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的安装,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第二、部分家具的材质可能较硬,价格较高,例如红木家具等等,对钻孔的要求较高,而且在对家具打孔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损伤,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第三、现有的人体红外感应开关通常需要使用连接线对其进行供电,人体红外感应开关通常是多个进行使用,需要大面积的布线,裸露在外的连接线不美观,而且部分使用者会直接购买人体红外感应开关,自行进行安装,但是非专业人员安装不方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菲涅尔透镜、PCB电路板、安装座和壳体,PCB电路板设置有红外感应器,PCB电路板安装于壳体,菲涅尔透镜安装于壳体的第一端,壳体的第二端安装有尾盖,菲涅尔透镜与PCB电路板连接,壳体安装于安装座,安装座的底部开有用于安装感应开关的安装孔,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吸附件,壳体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与所述PCB电路板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壳体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尾盖设置有USB接口,锂电池分别与所述PCB电路板和USB接口电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开有第一卡槽,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一卡扣与第一卡槽卡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侧壁开有第二卡槽,所述尾盖设置有第二卡扣,第二卡扣与第二卡槽卡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尾盖设置有连接线,连接线贯穿尾盖与所述PCB电路板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附件选用磁铁,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开有安装槽,磁铁固定于安装槽。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的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中:1-菲涅尔透镜、2-PCB电路板、3-安装座、4-壳体、5-尾盖、6-安装槽、7-磁铁、8-安装孔、9-第一卡槽、10-第一卡扣、11-第二卡槽、12-第二卡扣、13-USB接口、14-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3所示,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菲涅尔透镜1、PCB电路板2、安装座3和壳体4,PCB电路板2设置有红外感应器,PCB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4,菲涅尔透镜1安装于壳体4的第一端,壳体4的第二端安装有尾盖5,菲涅尔透镜1与PCB电路板2连接,壳体4安装于安装座3,安装座3的底部开有用于安装感应开关的安装孔8,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吸附件7,壳体4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与所述PCB电路板2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吸附件7可以选用磁铁,也可以选用双面胶,也可以选用吸盘,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在家具等需要安装感应开关的地方粘贴一铁片,然后通过磁铁可以将整个感应开关吸附在铁片上,而且可以随意进行拆卸,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避免在对家具进行打孔过程中出现家具损伤的现象,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使用者可以自行单独购买该感应开关,自行安装,安装专业度要求低,且降低了安全隐患。通过安装孔8也可以通过螺接的连接方式感应开关进行固定安装。壳体4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尾盖5设置有USB接口13,锂电池分别与PCB电路板2和USB接口13电连接。通过锂电池对感应开关仅限供电,通过USB接口13对锂电池仅限充电。通过锂电池与无线发射器的结合,减少了布线,使外表美观,减低了安装难度,使消费者可以任意购买安装,减少了安全隐患的产生。安装座3开有第一卡槽9,所述壳体4侧壁设置有第一卡扣10,第一卡扣10与第一卡槽9卡接。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将壳体4固定在安装座3上,安装方便。壳体4的侧壁开有第二卡槽11,所述尾盖5设置有第二卡扣12,第二卡扣12与第二卡槽11卡接。通过卡接的连接方式,将尾盖5固定在壳体4上,安装方便。尾盖5设置有连接线14,连接线14贯穿尾盖5与所述PCB电路板2连接。通过连接线14对感应开关进行供电。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技术可以选用USB接口与锂电池的配合对感应开关进行供电,也可以选择直接使用连接线14对感应开关供电。吸附件7选用磁铁,所述安装座3的底部开有安装槽6,磁铁固定于安装槽6。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菲涅尔透镜(1)、PCB电路板(2)、安装座(3)和壳体(4),PCB电路板(2)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PCB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4),菲涅尔透镜(1)安装于壳体(4)的第一端,壳体(4)的第二端安装有尾盖(5),菲涅尔透镜(1)与PCB电路板(2)连接,壳体(4)安装于安装座(3),安装座(3)的底部开有用于安装感应开关的安装孔(8),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有吸附件(7),壳体(4)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与所述PCB电路板(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包括菲涅尔透镜(1)、PCB电路板(2)、安装座(3)和壳体(4),PCB电路板(2)设置有红外感应器,其特征在于:PCB电路板(2)安装于壳体(4),菲涅尔透镜(1)安装于壳体(4)的第一端,壳体(4)的第二端安装有尾盖(5),菲涅尔透镜(1)与PCB电路板(2)连接,壳体(4)安装于安装座(3),安装座(3)的底部开有用于安装感应开关的安装孔(8),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有吸附件(7),壳体(4)内安装有无线发射器,无线发射器与所述PCB电路板(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红外感应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内设置有锂电池,所述尾盖(5)设置有USB接口(13),锂电池分别与所述PCB电路板(2)和USB接口(13)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科黄明登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欧的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