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海燕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73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装卸机构、底座、固定架、药材固定机构、移动机构、升降机构、电推杆、喷头管、湿度感应器、电磁阀、控制箱和烘干装置;装卸机构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后侧;若干个所述固定架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底座的顶端;若干个所述药材固定机构从上至下间隙设置在固定架的内侧;移动机构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装卸机构的前侧;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顶端。该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可实现药材的自动翻面烘干,提高烘干效率,保证装置内部药材受热均匀避免影响烘干效果,并且可实现药材大批量装卸烘干,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要加工
,具体为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材加工主要目的是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保持药材纯净,使药材干燥,通过加工,分出规格等级,便于按质论价,形成一定商品性状。加工药材一般都要达到形体完整,身干无杂,色泽好,不变气、味,有效成分破坏少等,所以,药材加工对中药材商品形成、中药饮片、中成药以及市场流通和临床使用都有重要意义;现有
内,中药材的烘干采用类似授权公告为CN108168271B的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重自排中药烘干机,包括外架体、弹力机构、抽风机、排汽管、托盘小车、出口导轨板、烘干装置、控制面板和入口导轨板,所述弹力机构设置在外架体的内部,所述抽风机设置在外架体的顶部,所述排汽管通过抽风机和外架体相连,所述烘干装置设置在外架体的内侧底部,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外架体的一侧;所述外架体包括外壳体、入口挡板和出口挡板,所述外架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所述外架体的另一侧设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回转销一,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回转销二,所述入口挡板通过回转销一安装在进料口上,所述出口挡板通过回转销二安装在出料口上,此设备能准确生产,安全性能高,有节能功能,利于推广,该种烘干方式只能对药材单面进行烘干,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药材翻面进行烘干,费时费力,由于药材自身水分含量不同,容易导致烘干不均匀影响烘干效果,并且不便于药材大批量装卸烘干,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的烘干方式只能对药材单面进行烘干,因此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药材翻面进行烘干,费时费力,由于药材自身水分含量不同,容易导致烘干不均匀影响烘干效果,并且不便于药材大批量装卸烘干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箱体;装卸机构,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后侧;底座,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装卸机构的移动端;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架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底座的顶端;药材固定机构,所述药材固定机构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药材固定机构从上至下间隙设置在固定架的内侧;移动机构,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且位于装卸机构的前侧;升降机构,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的顶端;电推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顶端;喷头管,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推杆的后端;湿度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喷头管的后端;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所述烘干装置的其中一个出风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与电磁阀的进气口相螺接,所述电磁阀的出气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管相螺接;控制箱,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左侧,所述控制箱分别与电推杆、湿度感应器和电磁阀电性连接;烘干装置,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的前侧,所述烘干装置的后侧延伸进箱体的内腔,所述烘干装置和控制箱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药材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框架、放置槽、压紧板和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前端;框架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端;放置槽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端,所述放置槽的内腔底端间隙开设有若干进气孔;压紧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放置槽的内腔,所述压紧板的顶端间隙开设有若干进气孔;第一连接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后端,所述第一连接座的顶端与框架的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药材固定机构还包括:转轴、外壳、蜗轮、第二电机和多线蜗杆;转轴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的前侧底端;外壳设置在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后端与第一连接座的对应位置处,所述转轴的前侧延伸进外壳的内腔;蜗轮螺钉连接在所述转轴的后端;第二电机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左侧底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外壳的内腔,所述第二电机和控制箱电性连接;多线蜗杆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多线蜗杆和蜗轮相啮合。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机构壳体、导轨、限位滑块、移动座、丝杠螺母、第三电机和丝杠螺杆;移动机构壳体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底端前侧;所述导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分别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壳体的内腔前后两侧;所述限位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滑块分别套接在前后两个导轨的外壁;移动座沿前后方向设置在前后两个所述限位滑块的顶端;丝杠螺母螺钉连接在所述移动座的底端;第三电机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壳体的左侧,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移动机构壳体的内腔,所述第三电机和控制箱电性连接;丝杠螺杆沿左右方向螺钉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杠螺杆与丝杠螺母的内腔相螺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壳体、限位滑轨、第二齿条、顶板、第四电机和第二齿轮;升降机构壳体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座的顶端;限位滑轨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壳体的内腔后侧;第二齿条沿上下方向插接在所述限位滑轨的内腔,所述第二齿条的顶端贯穿限位滑轨的内腔并延伸出升降机构壳体的顶端;顶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的顶端,所述电推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顶板的顶端;第四电机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壳体的右侧顶端,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进升降机构壳体的内腔,所述第四电机和控制箱电性连接;第二齿轮螺钉连接在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相啮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通过第一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促使第一齿轮在第一齿条的作用下沿第一齿条的外壁驱动底座带动固定架内的药材固定机构移出或移入箱体内腔;通过促使第二电机驱动多线蜗杆转动,促使蜗轮在多线蜗杆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转轴带动第一连接座转动,以使框架在第一连接座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放置槽带动内部药材翻转180度,进而对之前未烘干药材顶部进行烘干,通过第三电机驱动丝杠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丝杠螺母在丝杠螺杆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升降机构带动电推杆、喷头管和湿度感应器在箱体1的内腔向左侧或向右侧水平移动,第四电机驱动第二齿轮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进而使第二齿条在第二齿轮旋转力的作用下驱动顶板带动电推杆、喷头管和湿度感应器在箱体的内腔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移动,电推杆通过自身伸长缩短以带动喷头管和湿度感应器在箱体的内腔沿前后方向水平运动,进而使湿度感应器依次移动至若干个药材固定机构的上方并对药材当前湿度进行检测,当当前位置上药材固定机构内的药材湿度较高时,控制箱内部预置程序控制电磁阀开启,烘干装置内部热气流穿过电磁阀进入至喷头管内并喷洒在当前药材固定机构内药材表面以增大热量,进而加速烘干保证药材烘干均匀,从而可实现药材的自动翻面烘干,提高烘干效率,保证装置内部药材受热均匀避免影响烘干效果,并且可实现药材大批量装卸烘干,操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箱体(1);/n装卸机构(2),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端后侧;/n底座(3),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装卸机构(2)的移动端;/n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架(4)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底座(3)的顶端;/n药材固定机构(5),所述药材固定机构(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药材固定机构(5)从上至下间隙设置在固定架(4)的内侧;/n移动机构(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且位于装卸机构(2)的前侧;/n升降机构(8),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6)的顶端;/n电推杆(9),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8)的顶端;/n喷头管(10),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推杆(9)的后端;/n湿度感应器(11),设置在所述喷头管(10)的后端;/n电磁阀(12),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端,所述烘干装置(14)的其中一个出风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2)的进气口相螺接,所述电磁阀(12)的出气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管(10)相螺接;/n控制箱(13),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左侧,所述控制箱(13)分别与电推杆(9)、湿度感应器(11)和电磁阀(12)电性连接;/n烘干装置(14),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前侧,所述烘干装置(14)的后侧延伸进箱体(1)的内腔,所述烘干装置(14)和控制箱(1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
装卸机构(2),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端后侧;
底座(3),沿左右方向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装卸机构(2)的移动端;
固定架(4),所述固定架(4)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定架(4)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底座(3)的顶端;
药材固定机构(5),所述药材固定机构(5)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药材固定机构(5)从上至下间隙设置在固定架(4)的内侧;
移动机构(6),沿左右方向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且位于装卸机构(2)的前侧;
升降机构(8),沿上下方向设置在所述移动机构(6)的顶端;
电推杆(9),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8)的顶端;
喷头管(10),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电推杆(9)的后端;
湿度感应器(11),设置在所述喷头管(10)的后端;
电磁阀(12),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内腔底端,所述烘干装置(14)的其中一个出风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与电磁阀(12)的进气口相螺接,所述电磁阀(12)的出气口螺接有导管的一端,且导管的另一端与喷头管(10)相螺接;
控制箱(13),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左侧,所述控制箱(13)分别与电推杆(9)、湿度感应器(11)和电磁阀(12)电性连接;
烘干装置(14),沿左右方向安装在所述箱体(1)的前侧,所述烘干装置(14)的后侧延伸进箱体(1)的内腔,所述烘干装置(14)和控制箱(1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固定机构(5)包括:
第一连接座(51),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4)的内侧前端;
框架(52),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51)的顶端;
放置槽(53),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所述框架(52)的顶端,所述放置槽(53)的内腔底端间隙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压紧板(54),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放置槽(53)的内腔,所述压紧板(54)的顶端间隙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第一连接座(55),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4)的内侧后端,所述第一连接座(55)的顶端与框架(52)的底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中药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固定机构(5)还包括:
转轴(56),沿前后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座(55)的前侧底端;
外壳(57),设置在通过销轴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李海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