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70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包括互不连通的热泵系统和热管换热系统;热泵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热管换热系统包括回热部;当第一室内换热器制冷时,回热部可吸收第一室外换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室内。根据本申请的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结构简单,且对冷空气进行再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属于空气调节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4G的大量应用以及5G的逐渐普及,各种数据处理设备的发热量越来越大,数据中心对空调设备的制冷量和节能性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过渡季节和寒冷冬季的室外自然冷源对数据中心进行冷却,能大幅度降低空调设备的运行费用,常见的是采用氟泵空调,在冬季启用氟泵模式,停止压缩机的运行利用氟泵驱动制冷剂实现热管制冷运行,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运行费用。分体式空调设备通常采用机械驱动的分离式热管,比如采用液泵或者气泵等氟泵驱动热管。热管系统与热泵系统又有两种结合方式:1)热管与热泵共用系统时,通常采用节流元件与电磁阀并联设计的方式。热泵运行时关闭电磁阀,制冷剂通过节流元件降压运行;热管运行时,打开电磁阀,制冷剂主要通过低阻力的电磁阀,以免节流元件的大阻力消耗掉重力作用。热管与热泵共用系统相结合时虽然能减少很多零部件,但系统的调试和优化是个很复杂的问题。2)热管与热泵采用独立系统布置。两套独立的系统的优化和控制就比较简单,也能相互配合实现更灵活的负荷匹配,但整个设备的零部件就相对较多。而独立的热管系统和热泵系统组成的空调设备,主要利用热管把冬季或者过渡季节的室外自然冷源的冷量转移进入数据中心进行制冷。数据中心使用的空调设备具备恒温恒湿性能,制冷设备随负荷的波动经常会对冷空气进行再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采用辅助电加热设备进行再热。但是采用辅助电加热设备进行再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都较差,而且增加辅助电加热设备,使得结构复杂。<br>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对冷空气进行再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好的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结构简单,且对冷空气进行再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互不连通的热泵系统和热管换热系统;热泵系统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和第一室内换热器;热管换热系统包括回热部;当第一室内换热器制冷时,回热部可吸收第一室外换热器所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室内。优选地,热管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与回热部通过热管管路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设置于室内;热量可通过热管管路传递至第二室内换热器中,进而传递至室内。优选地,热管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热管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优选地,热管换热系统还包括包括泵体;泵体设置于热管管路上;泵体具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泵体用于驱动热管管路中换热介质的流动。优选地,泵体具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控制机构包括四通阀;四通阀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第一端口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二端口连通回热部;第三端口连通进流口;第四端口连通出流口;以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为第一状态;以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为第二状态;四通阀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优选地,回热部为第二室外换热器;和/或,泵体为变频氟泵。优选地,热管换热系统为变频热管系统。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换热系统,换热系统为上述的换热系统。优选地,空调器包括室外机;室外机具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内设置有第一风机;第一室外换热器和回热部均设置于第一风道内。优选地,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室内机具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内设置有第二风机;当热管换热系统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时,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均设置于第二风道内。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空调器的换热模式;当空调器在制冷再热模式时,控制热泵系统启动,控制第一风机在第一转速下转动,同时控制四通阀切换至第一状态。优选地,当空调器在双制冷模式时,控制热泵系统启动,控制第一风机在第二转速下转动,同时控制四通阀切换至第二状态,其中,第二转速大于第一转速;和/或,当空调器在热管制冷模式时,控制热泵系统关闭,同时控制四通阀切换至第二状态;和/或,当空调器在制冷再热模式时,根据室内的温度升高幅度调节氟泵的运行频率。优选地,当空调器在热管制冷模式时,控制第一风机转动。本申请提供的换热系统、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利用热管系统进行热回收第一室外换热器的热量,实现冷空气的再热,替代辅助电加热,结构简单,且对冷空气进行再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在制冷再热模式时的系统原理图;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系统在热管制冷模式时的系统原理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系统的系统原理图。附图标记表示为:1、热泵系统;11、第一室内换热器;12、第一室外换热器;2、热管换热系统;21、第二室内换热器;22、第二室外换热器;23、热管管路;24、泵体;25、四通阀;3、第一风机;4、第二风机;5、压缩机;6、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参见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互不连通的热泵系统1和热管换热系统2;热泵系统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热管换热系统2包括回热部;当第一室内换热器11制冷时,回热部可吸收第一室外换热器12所产生的热量,并将热量传递至室内,利用热管系统进行热回收第一室外换热器12的热量,实现冷空气的再热,替代辅助电加热,结构简单,且对冷空气进行再热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好。进一步地,热管换热系统2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21;第二室内换热器21与回热部通过热管管路23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21设置于室内;热量可通过热管管路23传递至第二室内换热器21中,进而传递至室内。进一步地,热管换热系统2还包括控制机构;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热管管路23中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地,热管换热系统2还包括包括泵体24;泵体24设置于热管管路23上;泵体24具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泵体24用于驱动热管管路23中换热介质的流动。进一步地,泵体24具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控制机构包括四通阀25;四通阀25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第一端口连通第二室内换热器21;第二端口连通回热部;第三端口连通进流口;第四端口连通出流口;以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为第一状态;以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第四端口和第二端口连通为第二状态;四通阀25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氟泵(气泵或者液泵)的出流口与四通阀25的第四端口D连接,氟泵进流口与四通阀25的第三端口S连接,四通阀25的第二端口C与第二室外换热器22连接,四通阀25的第一端口E口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1连接,第二室外换热器22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1通过连接管连接,从而构成热管系统;第二室内换热器21与第一室内换热器11共用第二风机4,第二室外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不连通的热泵系统(1)和热管换热系统(2);所述热泵系统(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所述热管换热系统(2)包括回热部;当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制冷时,所述回热部可吸收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2)所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室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互不连通的热泵系统(1)和热管换热系统(2);所述热泵系统(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2)和第一室内换热器(11);所述热管换热系统(2)包括回热部;当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11)制冷时,所述回热部可吸收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2)所产生的热量,并将所述热量传递至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系统(2)还包括第二室内换热器(2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1)与所述回热部通过热管管路(23)连通;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1)设置于所述室内;所述热量可通过所述热管管路(23)传递至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1)中,进而传递至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系统(2)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热管管路(23)中换热介质的流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换热系统(2)还包括包括泵体(24);所述泵体(24)设置于所述热管管路(23)上;所述泵体(24)用于驱动所述热管管路(23)中换热介质的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24)具有进流口和出流口;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四通阀(25);所述四通阀(25)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以及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通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1);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回热部;所述第三端口连通所述进流口;所述第四端口连通所述出流口;以所述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连通,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为第一状态;以所述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连通,所述第四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连通为第二状态;所述四通阀(25)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可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部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吴永和桂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