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702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风板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晃动影响出风效果的技术问题。该导风装置包括包括导风板组件、导风连杆和连接部件,所述导风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导风连杆之间,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导风板连接部以及连杆安装部,所述导风板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相连接,所述导风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组件上,所述导风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杆安装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两端的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开口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减小运动过程中导风板的抖动,改善出风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许多电器上都设置有导风板,以便通过导风板控制风向,如空调室内机、空气净化器、除湿机等。以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导风板上下转动,或者将导风板的角度调整为一个固定的角度,使得风向满足用户的需求。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板和连杆,其中,连杆与导风板之间通过曲柄连接,导风板上设置有卡扣,卡扣卡进曲柄里面,曲柄通过轴套卡进连杆,连杆接到电机上面。电机运转带动连杆运动,连杆再通过曲柄带动导风板上下运动,在图1所示的导风装置运动过程中,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从图1可以看出,曲柄与导风板是水平设置的,曲柄在垂直方向没有给导风板支撑,导致导风板容易在竖直方向容易晃动,这样会影响出风方向,进而影响到出风的效果;(2)由于连杆是上下拉动导风板摆动,这样会比较费力,导致电机消耗能量较大,电机负载过重,损耗过大造成电机寿命缩短问题;(3)导风板运动部件耗能过大,从而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风板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晃动影响出风效果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板组件、导风连杆和连接部件,所述导风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导风连杆之间,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导风板连接部以及连杆安装部,所述导风板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相连接,所述导风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组件上,所述导风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杆安装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两端的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开口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为一体式连接且两者之间存在夹角。优选地,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之间的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150°。优选地,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5°~120°。优选地,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导风连杆之间。优选地,所述导风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第一导风板连接有一所述驱动机构,第二导风板连接有一所述驱动机构且两个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导风板组件的两侧。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曲轴,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通过所述曲轴与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相连接。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优选地,所述连杆安装部通过卡接结构卡装在所述导风连杆上。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杆安装部上的弹性卡合部和开设于所述导风连杆上的卡口,所述连杆安装部与所述导风连杆通过所述弹性卡合部插入所述卡口形成固定连接。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所述的导风装置。一种空调器,其包括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板组件、导风连杆和连接部件,导风板组件通过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导风连杆之间,其中,连接部件包括导风板连接部以及连杆安装部,导风板连接部与连杆安装部相连接,导风连接部固定设置在导风板组件上,导风连接部通过连杆安装部与导风连杆可拆卸连接,导风板组件两端的导风连接部与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为非直角且开口方向相同。当导风板组件上下转动时,两个导风连杆同时向下或向下运动,由于导风连接部与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为非直角,在运动的过程中,导风连杆对导风板组件存在有向上的支撑力或者向下的拉力,这样会使导风板组件在运动过程中比较平缓,可以有效减小导风板组件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抖动,进而提高了出风效果,提高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风装置的侧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风装置的爆炸图;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空调内的导风装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导风板组件;11、第一导风板;12、第二导风板;2、导风连杆;3、连接部件;31、导风板连接部;32、连杆安装部;4、驱动电机;5、弹性卡合部;6、卡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风装置,包括导风板组件1、导风连杆2和连接部件3,导风板组件1通过连接部件3设置于两个导风连杆2之间,其中,连接部件3包括导风板连接部31以及连杆安装部32,导风板连接部31与连杆安装部32相连接,导风连接部固定设置在导风板组件1上,导风连接部通过连杆安装部32与导风连杆2可拆卸连接,导风板组件1两端的导风连接部与导风连杆2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开口方向相同。当导风板组件1上下转动时,两个导风连杆2同时向下或向下运动,由于导风连接部与导风连杆2形成的夹角为非直角,在运动的过程中,导风连杆2对导风板组件1存在有向上的支撑力或者向下的拉力,这样会使导风板组件1在运动过程中比较平缓,可以有效减小导风板组件1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抖动,进而提高了出风效果。具体的,如图3所示,导风连接部与连杆安装部32为一体式连接且两者之间存在夹角。作为本专利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导风连接部与连杆安装部32之间的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150°。进一步可选的,导风连接部与导风连杆2形成的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5°~120°。如图3所示,从左往右,前三个导风板上的导风板连接部31的结构一样,由于空间的关系,所以将第四个导风板上的导风板连接部31设计成图3所示的样子,与第四个导风板连接的导风板连接部31包括与导风板固定的第一连接部和与连杆安装部32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导风连杆2形成的夹角要求为非直角。由于第一导风板11和第二导风板12的重力落到导风连杆2的力是斜向下的,所以导风连杆2对第一导风板11和第二导风板12的支撑力是斜向上的。导风连杆2对导风板的支撑力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力,在运动的过程中,导风连杆2对第一导风板11和第二导风板12有往上的支撑力或者往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组件、导风连杆和连接部件,所述导风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导风连杆之间,其中,/n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导风板连接部以及连杆安装部,所述导风板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相连接,所述导风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组件上,所述导风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杆安装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两端的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开口方向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风板组件、导风连杆和连接部件,所述导风板组件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导风连杆之间,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包括导风板连接部以及连杆安装部,所述导风板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相连接,所述导风连接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风板组件上,所述导风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杆安装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导风板组件两端的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为钝角且开口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为一体式连接且两者之间存在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连杆安装部之间的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30°~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连接部与所述导风连杆形成的夹角的角度的取值范围为45°~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组件包括第一导风板和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两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连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导风连杆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望邹春盖陈红光韩冲孙源华潘龙腾刘德茂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