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70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属于地暖管路安装技术领域。该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包括管路支撑件、调节支撑件、保温板、地暖管槽、支撑板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调节支撑件支撑并可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这样可以实时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从而调节地暖管的高度,一个管路支撑件四周分别通过调节支撑件支撑,相邻另一个管路支撑件一侧端置于位于一个管路支撑件一侧端上的支撑板件,相邻另一个管路支撑件的其他侧端通过调节支撑件支撑,既可以实现相邻的2个管路支撑件的安装,同时可以节省一套调节支撑件,实现模块是管路安装,安装简便,施工快捷,减少人工工时,缩短工期,现场操作环境绿色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暖管路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架空干法地暖系统中,地暖管每股管路一般选用80m左右,每股水管需要连接分集水器,现有的架空地暖方案,每股水管盘管完成后,会从架空的支撑板下面开槽,将水管穿出去连接分集水器。1.安装时,不能在调平支撑模块所有都安装调试完成后,在装地暖管,否则地暖管在架空层时,安装工人看不到架空层情况,这种情况解决方式一般有两种:1根据深化图纸,安装每股地暖管所需的架空调模块,安装调平后,进行水管盘管,然后连接分集水器后,在进行下面模块的安装;这样的施工方式会造成工作人员、工时的浪费,盘管的工人与架空调平模块的工人在时间上不能重合,需分批进行,并且水管走架空层会造成热量的损失,不利于节能;2架空调平模块全部安装完成后,在地暖管盘管的时,在非标弯管处,进行现场开槽,这样会出现很多槽口,影响现场效率及操作环境;并且地暖进出水管不作为地暖采暖部分,若是采用承重件的模数,水管间距150mm,加大了不采暖面积,不利于整体采暖效果。现有的地暖安装时需要将架空调平模块一个一个地安装,无法通过相邻的模块配合实现快速安装,并且现有的地暖的行走方向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包括多个管路支撑件、用以支撑并可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的调节支撑件、设置于管路支撑件上的保温板、设置于保温板上的地暖管槽、设置于调节支撑件上的支撑板件,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四周分别通过调节支撑件支撑,相邻另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一侧端置于位于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一侧端上的支撑板件,相邻另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的其他侧端通过调节支撑件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管路支撑件包括承载板、设置于承载板上的支撑肋、设置于支撑肋上的第一安装槽,所述调节支撑件顶端螺接于第一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多个支撑肋,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上的支撑肋平行设置,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上的支撑肋等距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肋包括与承载板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肋、固定于第一加强肋顶端的第二加强肋、固定于第一加强肋底端的第三加强肋,所述第一安装槽贯穿于第二加强肋、第一加强肋、第三加强肋,所述调节支撑件包括螺接于第一安装槽的螺纹柱、设置于螺纹柱底端的支撑底座、用以给第三加强肋进行支撑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螺纹柱螺接于第二安装槽。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件包括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顶部一端的第二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顶部另一端的第三连接板、用以在其承载相邻的另一个管路支撑件时使得相邻两个管路支撑件的顶端保持平齐的第四连接板、用以将第二连接板固定于第二加强肋一端的第一紧固结构、用以将第三连接板固定于第二加强肋另一端的第二紧固结构,所述第四连接板固定于第一连接板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固定孔、用以一端贯穿第一固定孔并连接于第二加强肋一端的第一螺钉,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三连接板上的第二固定孔、用以一端贯穿第二固定孔并连接于第二加强肋另一端的第二螺钉。进一步地,相邻两个中的一个承载板上的支撑肋和另一个承载板上的支撑肋平行或者垂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座包括用以支撑第三加强肋的第五连接板、用以给第三加强肋一端进行限位的第一止挡板、用以给第三加强肋另一端进行限位的第二止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加强肋垂直于承载板,所述第一螺钉在第二连接板底端抵接于承载板一端时一端贯穿于第一固定孔并连接于第二加强肋一端,所述第二螺钉在第三连接板底端抵接于承载板另一端时一端贯穿于第二固定孔并连接于第二加强肋另一端。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一个管路支撑件上安装多个调节支撑件,并旋动调节支撑件以使一个管路支撑件整体保持水平;S2:在位于一个管路支撑件一侧端上的调节支撑件上安装支撑板件;S3:将另一个管路支撑件的一侧端放置于位于与其相邻的管路支撑件一侧端的支撑板件上;S4:在另一个管路支撑件的其他侧端上安装调节支撑件,并旋动调节支撑件以使另一个管路支撑件整体保持水平。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有以下有益效果:1、管路支撑件支撑保温板,地暖管安装在地暖管槽内,安装简便,调节支撑件支撑并可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这样可以实时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从而调节地暖管的高度,一个管路支撑件四周分别通过调节支撑件支撑,相邻另一个管路支撑件一侧端置于位于一个管路支撑件一侧端上的支撑板件,相邻另一个管路支撑件的其他侧端通过调节支撑件支撑,既可以实现相邻的2个管路支撑件的安装,同时可以节省一套调节支撑件,实现模块是管路安装,安装简便,施工快捷,减少人工工时,缩短工期,现场操作环境绿色化;2、相邻两个中的一个承载板上的支撑肋和另一个承载板上的支撑肋平行或者垂直设置,则相邻两个的地暖管的走向垂直或者平行,可适用于地暖进出管路任何方向行走与汇集,从而在相同的安装面积内遇到最后余留的面积较小处可以通过改变地暖管的方向,从而增加采暖面积,提高采暖效果。附图说明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中图1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中相邻两个管路支撑件连接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中安装一个管路支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中在图4中的一端靠墙处安装一个管路支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中图5中的一个管路支撑件一端安装一个管路支撑件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中图6中的管路支撑件上安装保温板并铺设地暖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及其连接安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中:1-承载板,11-支撑肋,12-第一安装槽,2-调节支撑件,21-螺纹柱,22-支撑底座,231-第五连接板,232-第一止挡板,233-第二止挡板,31-第四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管路支撑件、用以支撑并可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的调节支撑件(2)、设置于管路支撑件上的保温板(4)、设置于保温板(4)上的地暖管槽(41)、设置于调节支撑件(2)上的支撑板件,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四周分别通过调节支撑件(2)支撑,相邻另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一侧端置于位于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一侧端上的支撑板件,相邻另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的其他侧端通过调节支撑件(2)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管路支撑件、用以支撑并可调节管路支撑件的高度的调节支撑件(2)、设置于管路支撑件上的保温板(4)、设置于保温板(4)上的地暖管槽(41)、设置于调节支撑件(2)上的支撑板件,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四周分别通过调节支撑件(2)支撑,相邻另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一侧端置于位于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一侧端上的支撑板件,相邻另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的其他侧端通过调节支撑件(2)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支撑件包括承载板(1)、设置于承载板(1)上的支撑肋(11)、设置于支撑肋(11)上的第一安装槽(12),所述调节支撑件(2)顶端螺接于第一安装槽(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1)上设有多个支撑肋(11),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上的支撑肋(11)平行设置,一个所述管路支撑件上的支撑肋(11)等距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肋(11)包括与承载板(1)一体成型的第一加强肋、固定于第一加强肋顶端的第二加强肋、固定于第一加强肋底端的第三加强肋,所述第一安装槽(12)贯穿于第二加强肋、第一加强肋、第三加强肋,所述调节支撑件(2)包括螺接于第一安装槽(12)的螺纹柱(21)、设置于螺纹柱(21)底端的支撑底座(22)、用以给第三加强肋进行支撑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中部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螺纹柱(21)螺接于第二安装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暖管管路汇集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件包括第一连接板、连接于第一连接板顶部一端的第二连接板(32)、连接于第一连接板顶部另一端的第三连接板(33)、用以在其承载相邻的另一个管路支撑件时使得相邻两个管路支撑件的顶端保持平齐的第四连接板(31)、用以将第二连接板(32)固定于第二加强肋一端的第一紧固结构(34)、用以将第三连接板(33)固定于第二加强肋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许伟武鹏余文钊王雨梦张建平张西亮王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