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及管道不停产维修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66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申请涉及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及管道不停产维修方法,包括管堵气囊、设置在待修管道上的二合三通,所述管堵气囊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封堵主体、设置在封堵主体外侧的封堵气囊以及设置在封堵主体上的无缝钢管。本申请的管堵气囊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管道的任何部位,不影响维修管道上游部位正常输送工作,其适用范围广且安全可靠;具有抢修时间短、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而且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对保障安全生产起到十分重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及管道不停产维修方法
本申请涉及管道抢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不停产管堵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管道的应急维修,通常都需要关闭维修管道之间的所有阀门,有时阀门损坏故障,造成需要扩大管道断流范围,不仅会浪费大量资源而造成经济损失,还会严重影响有关行业及城乡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从而引起社会舆论和公众关注,不利于社会安定。现有的管道封堵气囊是利用管道封堵橡胶气囊外壁与管道产生的摩擦力堵住管内介质的流动,其管道封堵气囊外璧与管道接触处摩擦力因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都用于低压及敞开式管道内停产状态下的封堵,如常用的排水管道通过井室塞入橡胶气囊来进行管道封堵。同时,由于压力管道封堵所受的不平衡顶推力较大,如管径DN1000压力为0.4Mpa的管道封堵,其产生的顶推力为308KN。而目前的橡胶管道封堵气囊不仅无法放入不停产的管道内,而且也不能单独承受如此巨大的顶推力。因此,现有的橡胶管道封堵气囊不适用于压力管道。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停产修复管道影响下游管道输送介质,对于压力管道不停产应急管道封堵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在修复管道时不影响下游管道输送介质,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不停产管堵方法。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包括管堵气囊、设置在待修管道上的二合三通,所述管堵气囊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封堵主体、设置在封堵主体外侧的封堵气囊以及设置在封堵主体上的无缝钢管,所述外壳底部与二合三通的支口拆卸连接且连通,所述封堵主体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无缝钢管连通,所述封堵主体侧壁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空腔与封堵气囊,所述无缝钢管延伸至外壳的外部,所述无缝钢管与外壳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管道维修时,将二合三通安装在待抢修的管道上,在二合三通的支口处对待抢修的管道进行开洞,安装好管堵气囊,推动无缝钢管将封堵主体推入待抢修的管道内,对封堵气囊进行充气工作,封堵主体与封堵气囊实现对待抢修管道的封堵工作,实现对待抢修管道的截流工作,双重的封堵有利于减小管道内的输送介质对于抢修工程的影响,提高了封堵的可靠度。可选的,所述封堵气囊包括气囊A与气囊B,所述气囊A位于封堵主体的侧壁,所述气囊A在充气的状态下填满封堵主体与管道之间的间隙,所述气囊B位于封堵主体的侧壁上并与空腔连通,所述气囊B在未充气的状态下位于空腔的内部,所述气囊B在充气的状态下延伸出空腔并充满管道的横截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A与气囊B提供了双重密封,有利于提高封堵气囊的密封性。可选的,所述封堵主体的底部设有密封橡胶C,所述密封橡胶C与管体内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封堵主体与管道内部更加贴合,提高了封堵气囊的封堵密闭性。可选的,所述二合三通的支口上设有相应口径的法兰闸阀,所述外壳底部与法兰闸阀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法兰闸阀对于二合三通的支口起到开启与封闭的作用,外壳与法兰闸阀一般通过法兰盘快速拆卸连接,有利于提高整体抢修的工作效率。可选的,所述无缝钢管上设有气压测量仪表与控制气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气阀对封堵气囊的充、抽气实现控制,气压测量仪表对封堵气囊内的压力进行检测,有利于封堵气囊使用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无缝钢管与外壳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缝钢管在移动的过程中,有利于无缝钢管与外壳之间的密封性,提高封堵气囊在使用过程中的密闭性。可选的,所述封堵主体的顶壁上设有密封橡胶D。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堵主体在移动的过程中,密封橡胶D与封堵主体外壁贴合,提高整个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密闭性。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不停产维修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具体步骤如下:S1、制作管堵气囊;S2、在需要维修的管道上下游部位各安装两个二合三通,在二合三通的支口安装相应口径的法兰闸阀;S3、采用不停产开梯打洞接支管方法施工,在所需封堵管道上完成开三通支管工作,其中两个靠近所需维修管道部位的二合三通内分别安装制作的管堵气囊,其余两个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S4、检查封堵气囊的密闭情况,将封堵气囊伸展开,连接充气设备;S5、安装制作的管堵气囊,把封堵气囊伸入封堵管道并压紧;S6、打开空气压缩机,往封堵气囊内充气,满足封堵气囊所需工作压力,促使封堵气囊充满压紧整个管道断面;S7、封堵工作完成后,排出封堵气囊内的气体至无压力为止;S8、打开真空泵,满足封堵气囊收缩回到使用前的原始位置;S9、将封堵气囊移出二合三通,关闭法兰闸阀,对二合三通进行封堵工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维修的管道上下游部位各安装两个二合三通及相应的闸阀,采用不停产开梯打洞接支管方法施工,其中靠近所需维修管道的部位分别安装管堵气囊,其余两个支管通过管道连接在一起,从而在维修管道期间不影响向下游管道输送介质;封堵气囊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管道的任何部位,不影响维修管道上游部位正常输送工作,其适用范围广且安全可靠。与其他传统维修方法相比,不仅抢修时间短、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而且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对保障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封堵气囊的设置,有利于提高了在抢修过程中封堵的可靠性;2.封堵气囊可根据需要设置在管道的任何部位,不影响维修管道上游部位正常输送工作,其适用范围广且安全可靠;3.具有抢修时间短、经济效益十分明显,而且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对保障安全生产起到十分重要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管堵气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二合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用于体现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管堵气囊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用于体现管堵气囊工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用于体现管道不停产维修方法中管堵气囊与二合三通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堵气囊;11、外壳;12、封堵主体;121、空腔;122、通气孔;13、封堵气囊;131、气囊A;132、气囊B;14、无缝钢管;2、二合三通;3、法兰闸阀;4、密封橡胶C;5、气压测量仪表;6、控制气阀;7、密封圈套;8、密封橡胶D。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参照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管堵气囊1、设置在待修管道上的二合三通2,管堵气囊1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封堵主体12、设置在封堵主体12外侧的封堵气囊13以及设置在封堵主上的无缝钢管14。外壳11底部与二合三通2的支口拆卸连接且连通,管堵气囊1可以顺利的进入到二合三通2内,并且拆卸连接的方式也方便整个管堵气囊装置的安装与拆卸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堵气囊(1)、设置在待修管道上的二合三通(2),所述管堵气囊(1)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封堵主体(12)、设置在封堵主体(12)外侧的封堵气囊(13)以及设置在封堵主体(12)上的无缝钢管(14),所述外壳(11)底部与二合三通(2)的支口拆卸连接且连通,所述封堵主体(12)内部设有空腔(121),所述空腔(121)与无缝钢管(14)连通,所述封堵主体(12)侧壁设有通气孔(122),所述通气孔(122)连通空腔(121)与封堵气囊(13),所述无缝钢管(14)延伸至外壳(11)的外部,所述无缝钢管(14)与外壳(1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堵气囊(1)、设置在待修管道上的二合三通(2),所述管堵气囊(1)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封堵主体(12)、设置在封堵主体(12)外侧的封堵气囊(13)以及设置在封堵主体(12)上的无缝钢管(14),所述外壳(11)底部与二合三通(2)的支口拆卸连接且连通,所述封堵主体(12)内部设有空腔(121),所述空腔(121)与无缝钢管(14)连通,所述封堵主体(12)侧壁设有通气孔(122),所述通气孔(122)连通空腔(121)与封堵气囊(13),所述无缝钢管(14)延伸至外壳(11)的外部,所述无缝钢管(14)与外壳(11)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气囊(13)包括气囊A(131)与气囊B(132),所述气囊A(131)位于封堵主体(12)的侧壁,所述气囊A(131)在充气的状态下填满封堵主体(12)与管道之间的间隙,所述气囊B(132)位于封堵主体(12)的侧壁上并与空腔(121)连通,所述气囊B(132)在未充气的状态下位于空腔(121)的内部,所述气囊B(132)在充气的状态下延伸出空腔(121)并充满管道的横截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主体(12)的底部设有密封橡胶C(4),所述密封橡胶C(4)与管体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应急管堵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合三通(2)的支口上设有相应口径的法兰闸阀(3),所述外壳(11)底部与法兰闸阀(3)拆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平沈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正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贾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