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及其制造方法、管道接口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666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管道接口密封装置,所述的橡胶密封圈包括一支承部、一密封部和若干金属齿块,所述金属齿块的外表面的一端具有一凸起部,与凸起部顺次相连并向内表面侧下凹形成的旋转圆弧面,与旋转圆弧面顺次相连且向内表面侧延伸的倾斜面;所述金属齿块的内表面包括圆锥面及与其顺次相连的金属齿结构;管承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橡胶密封圈配合的密封面,密封面外端设有一凹槽与凸起部配合,凹槽旁侧的密封面上设有承口旋转凸台与旋转圆弧面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顺向导入、反向止动的金属齿块,保证了在不改变管道的接口形式的情况下,实现了管道接口的防滑止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及其制造方法、管道接口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密封
,具体涉及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橡胶密封圈的管道接口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的接口连接有多种结构形式,承插式接口连接由于结构简单,安装快捷简便,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管道柔性接口密封连接,但是这种接口形式连接的管道存在一个弱点,即由于管道内压力的存在而产生轴向脱离力,所以管道在转向、爬坡等无限制力的情况下易产生接口滑脱,造成密封失效等漏水事故。球墨铸铁管在全国供排水管道建设中得到广泛使用,在其构建的管网中若使用在转向、爬坡、过桥、管廊和隧道等场合,由于管道内水压的作用,在管道接口间产生轴向分解力,因普通橡胶密封胶圈对管道接口没有轴向约束力,这样就会造成管道接口的滑脱位移,如不采取制约措施,将会导致接口滑脱,密封失败。在传统的施工方法需要在管道的转向处加建水泥混凝土支墩,以防管道接口的滑脱漏水。但这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费时、费工、成本高、效率低(还有养护期限制)等问题,如处理不当就会因管道内的水压冲击造成管道接口滑脱、漏水,发生供水公共危机。另外,随着快速发展的城市综合管廊、地铁、隧道建设、高层建筑的高压供水管道、非开挖过路、过河拖拉管等领域的输水管道都需要解决管道接口防滑止脱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的管道接口密封装置,实现管道接口的防滑止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用于管承口与管插口之间的对接密封,所述的橡胶密封圈包括:一支承部,其为一体成型的环形橡胶圈;一密封部,其表面呈球面,设置在所述支承部远离管承口的一端;若干金属齿块,沿所述支承部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金属齿块的外表面的一端具有一凸起部,与所述凸起部顺次相连并向内表面侧下凹形成的旋转圆弧面,与所述旋转圆弧面顺次相连且向内表面侧延伸的倾斜面;所述金属齿块的内表面包括圆锥面及与其顺次相连的金属齿结构;其中,所述管承口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橡胶密封圈配合的密封面,所述密封面外端设有一凹槽与所述的凸起部配合,所述凹槽旁侧的密封面上设有承口旋转凸台与所述的旋转圆弧面配合。优选地,所述支承部的橡胶硬度为80±5IRHD,所述密封部的橡胶硬度为50±5IRHD。优选地,所述的金属齿结构是由角度为65±5°的尖角组成的整体呈弧形分布结构。优选地,所述圆锥面相对于密封面的倾斜角为55-60°。优选地,所述的倾斜面上设有锯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支承部的外径尺寸设计为大于管承口安置处1.6-2.0%的压缩过盈量;所述密封部的密封尺寸的压缩比设计取值为30-4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接口密封装置,包括管承口、管插口以及置于二者对接处的密封胶圈,所述的密封胶圈为上述的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金属齿块的表面采用抛丸增糙处理工艺,控制金属齿块表面的粗糙度值Ra≥80μm,对所述金属齿块的金属齿结构涂刷隔离蜡,然后浸浆;将预处理好的金属齿块与混炼后的硬胶材料一起置于硫化模具内,采用V字形上压模将金属齿块与高硬度橡胶预成型压注结合;更换硫化上盖模,在模腔内加入软质胶料,进行第二次合模压力压注,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硫化过程,温度控制在170±5℃;即得所述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优选地,预成型压注结合时的合模压力为0.4-0.6MN;第二次合模压力压注时的合模压力为0.8-1.0MN。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所述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金属齿块的表面采用抛丸增糙处理工艺,控制金属齿块表面的粗糙度值Ra≥80μm,对所述金属齿块的金属齿结构涂刷隔离蜡,然后浸浆;将预处理好的金属齿块与预先成型好的支承部间隔放置于模具内,通过注射硫化机上加开的3-6条辐射型注射流道将软质胶料分次分压注射至模腔内,在加热、加压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硫化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橡胶密封圈,通过设置顺向导入、反向止动的金属齿块,保证了在不改变管道的接口形式的情况下,实现了管道接口的防滑止脱;该橡胶密封圈属于挤压式静态橡胶密封,采用通用型常规管道和管件即可,成本低;与传统的采用加建水泥混凝土支墩的方式防止管道接口滑脱的方案相比,通过本专利技术中该橡胶密封圈的使用,真正实现了管道施工和抢修工程的方便、快捷、经济、省力和高效,具有安装快捷简便,成本低,工期短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示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的局部剖视图;图3示出为本专利技术中金属齿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为本专利技术中橡胶密封圈在安装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制造该橡胶密封圈的模具的部分剖视图;图6示出为本专利技术中用于制造该橡胶密封圈的模具的部分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管承口,101-密封面,102-凹槽,103-承口旋转凸台,2-管插口,10-橡胶密封圈,11-支承部,12-密封部,20-金属齿块,21-凸起部,22-旋转圆弧面,23-倾斜面,24-,25-金属齿结构,30-V字形上压模,31-多瓣哈夫中模,32-外套紧固中模,33-硫化上盖模,34-上下位置调节点,35-水平位置调节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2、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用于管承口1与管插口2之间的对接密封,所述的橡胶密封圈10包括一支承部11、一密封部12和若干金属齿块20;其中,所述的支承部11为一体成型的环形橡胶圈,所述密封部12的表面呈球面,其设置在所述支承部11远离管承口1的一端;若干个金属齿块20沿所述支承部1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金属齿块20的外表面的一端具有一凸起部21,与所述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用于管承口(1)与管插口(2)之间的对接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圈(10)包括:/n一支承部(11),其为一体成型的环形橡胶圈;/n一密封部(12),其表面呈球面,设置在所述支承部(11)远离管承口(1)的一端;/n若干金属齿块(20),沿所述支承部(1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金属齿块(20)的外表面的一端具有一凸起部(21),与所述凸起部(21)顺次相连并向内表面侧下凹形成的旋转圆弧面(22),与所述旋转圆弧面(22)顺次相连且向内表面侧延伸的倾斜面(23);/n所述金属齿块(20)的内表面包括圆锥面(24)及与其顺次相连的金属齿结构(25);/n其中,所述管承口(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橡胶密封圈(10)配合的密封面(101),所述密封面(101)外端设有一凹槽(102)与所述的凸起部(21)配合,所述凹槽(102)旁侧的密封面(101)上设有承口旋转凸台(103)与所述的旋转圆弧面(22)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用于管承口(1)与管插口(2)之间的对接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密封圈(10)包括:
一支承部(11),其为一体成型的环形橡胶圈;
一密封部(12),其表面呈球面,设置在所述支承部(11)远离管承口(1)的一端;
若干金属齿块(20),沿所述支承部(11)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金属齿块(20)的外表面的一端具有一凸起部(21),与所述凸起部(21)顺次相连并向内表面侧下凹形成的旋转圆弧面(22),与所述旋转圆弧面(22)顺次相连且向内表面侧延伸的倾斜面(23);
所述金属齿块(20)的内表面包括圆锥面(24)及与其顺次相连的金属齿结构(25);
其中,所述管承口(1)的内壁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橡胶密封圈(10)配合的密封面(101),所述密封面(101)外端设有一凹槽(102)与所述的凸起部(21)配合,所述凹槽(102)旁侧的密封面(101)上设有承口旋转凸台(103)与所述的旋转圆弧面(2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11)的橡胶硬度为80±5IRHD,所述密封部(12)的橡胶硬度为50±5IRH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齿结构(25)是由角度为65±5°的尖角组成的整体呈弧形分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面(24)相对于密封面(101)的倾斜角为55-6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23)上设有锯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止脱橡胶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根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宏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