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5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包括柜体和氮气充放单元;柜体:其通过滑动机构活动连接有安装抽屉,安装抽屉通过固定单元与柜体进行固定,其后侧连通固定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侧面安装有接线盒,操作箱的箱口处安装有电动玻璃门;氮气充放单元:其包括进气管、抽气管、氮气储放箱、抽气泵和气泵,氮气储放箱固定在柜体的侧面,所述氮气储放箱分别通过进气管和抽气管与操作箱连通,抽气泵安装在抽气管与氮气储放箱的连接处,且气泵安装在进气管与氮气储放箱的连接处,所述抽气泵和气泵均位于氮气储放箱的内侧,该一体化智能配电柜,绝缘性好,防火性能好,使用安全性好,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现有的一体化智能配电柜绝缘性差,防火能力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绝缘性好,防火性能好,使用安全性好,维护方便,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包括柜体和氮气充放单元;柜体:其通过滑动机构活动连接有安装抽屉,安装抽屉通过固定单元与柜体进行固定,其后侧连通固定有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侧面安装有接线盒,操作箱的箱口处安装有电动玻璃门;氮气充放单元:其包括进气管、抽气管、氮气储放箱、抽气泵和气泵,氮气储放箱固定在柜体的侧面,所述氮气储放箱分别通过进气管和抽气管与操作箱连通,抽气泵安装在抽气管与氮气储放箱的连接处,且气泵安装在进气管与氮气储放箱的连接处,所述抽气泵和气泵均位于氮气储放箱的内侧;其中,所述电动玻璃门、抽气泵和气泵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轨和滑槽,滑槽开设在安装抽屉上,所述滑轨固定在柜体的内侧,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将配电元件装配在安装抽屉内,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对安装抽屉与柜体进行组装,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进行维护工作,同时,通过安装抽屉将各室进行隔离,避免其各室之间器件的相互干扰。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锁槽和电子锁,电子锁装配在柜体上,所述锁槽开设在安装抽屉上,电子锁的锁舌与锁槽插接,所述电子锁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子锁的锁舌与锁槽插接对安装抽屉与柜体进行固定,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装配在安装抽屉上,柜体上对应密封圈的位置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密封圈进行凹凸配合,安装抽屉在闭合状态时,密封圈伸入到密封槽内,保证了安装抽屉与柜体连接的密封性。进一步的,还包括出气阀和进气阀,所述进气阀安装在进气管与操作箱的连接处,所述出气阀安装在抽气管与操作箱的连接处,所述出气阀和进气阀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打开相应操作箱上的进气阀,气泵通过进气管向操作箱内冲入氮气,在进行维护时,打开出气阀,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将操作箱内的氮气抽出,其便于形成对立的氮气抽充体系,便于对单个操作箱内的器件进行维护操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具有以下好处:1、气泵通过进气管向操作箱内冲入氮气,其绝缘性好,能够避免柜体内部的线路短路问题,同时,通过氮气的填充生成不易燃烧环境,防火性能好,提高了该一体化智能配电柜的使用安全性。2、在进行维护时,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将操作箱内的氮气抽出,然后,再打开电动玻璃门进行维护工作,避免氮气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对氮气回收,便于进行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3、将配电元件装配在安装抽屉内,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对安装抽屉与柜体进行组装,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进行维护工作,同时,通过安装抽屉将各室进行隔离,避免其各室之间器件的相互干扰。4、打开相应操作箱上的进气阀,气泵通过进气管向操作箱内冲入氮气,在进行维护时,打开出气阀,抽气泵通过抽气管将操作箱内的氮气抽出,其便于形成对立的氮气抽充体系,便于对单个操作箱内的器件进行维护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剖面图。图中:1柜体、2密封槽、3固定单元、31锁槽、32电子锁、4安装抽屉、5滑动机构、51滑轨、52滑槽、6操作箱、7接线盒、8氮气充放单元、81进气管、82抽气管、83氮气储放箱、84抽气泵、85气泵、9出气阀、10进气阀、11电动玻璃门、12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包括柜体1和氮气充放单元8;柜体1:其通过滑动机构5活动连接有安装抽屉4,安装抽屉4通过固定单元3与柜体1进行固定,其后侧连通固定有操作箱6,操作箱6的侧面安装有接线盒7,操作箱6的箱口处安装有电动玻璃门11;氮气充放单元8:其包括进气管81、抽气管82、氮气储放箱83、抽气泵84和气泵85,氮气储放箱83固定在柜体1的侧面,氮气储放箱83分别通过进气管81和抽气管82与操作箱6连通,抽气泵84安装在抽气管82与氮气储放箱83的连接处,且气泵85安装在进气管81与氮气储放箱83的连接处,抽气泵84和气泵85均位于氮气储放箱83的内侧;气泵85通过进气管81向操作箱6内冲入氮气,其绝缘性好,能够避免柜体1内部的线路短路问题,同时,通过氮气的填充生成不易燃烧环境,防火性能好,提高了该一体化智能配电柜的使用安全性,在进行维护时,抽气泵84通过抽气管82将操作箱6内的氮气抽出,然后,再打开电动玻璃门11进行维护工作,避免氮气对工作人员造成危害,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对氮气回收,便于进行循环利用,节约了成本;其中,电动玻璃门11、抽气泵84和气泵8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滑动机构5包括滑轨51和滑槽52,滑槽52开设在安装抽屉4上,滑轨51固定在柜体1的内侧,滑槽52与滑轨51滑动连接,将配电元件装配在安装抽屉4内,通过滑槽52与滑轨51滑动连接对安装抽屉4与柜体1进行组装,其安装拆卸方便,便于进行维护工作,同时,通过安装抽屉4将各室进行隔离,避免其各室之间器件的相互干扰。固定单元3包括锁槽31和电子锁32,电子锁32装配在柜体1上,锁槽31开设在安装抽屉4上,电子锁32的锁舌与锁槽31插接,电子锁3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电子锁32的锁舌与锁槽31插接对安装抽屉4与柜体1进行固定,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还包括密封圈12,密封圈12装配在安装抽屉4上,柜体1上对应密封圈12的位置开设有密封槽2,密封槽2与密封圈12进行凹凸配合,安装抽屉4在闭合状态时,密封圈12伸入到密封槽2内,保证了安装抽屉4与柜体1连接的密封性。还包括出气阀9和进气阀10,进气阀10安装在进气管81与操作箱6的连接处,出气阀9安装在抽气管82与操作箱6的连接处,出气阀9和进气阀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打开相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和氮气充放单元(8);/n柜体(1):其通过滑动机构(5)活动连接有安装抽屉(4),安装抽屉(4)通过固定单元(3)与柜体(1)进行固定,其后侧连通固定有操作箱(6),所述操作箱(6)的侧面安装有接线盒(7),操作箱(6)的箱口处安装有电动玻璃门(11);/n氮气充放单元(8):其包括进气管(81)、抽气管(82)、氮气储放箱(83)、抽气泵(84)和气泵(85),氮气储放箱(83)固定在柜体(1)的侧面,所述氮气储放箱(83)分别通过进气管(81)和抽气管(82)与操作箱(6)连通,抽气泵(84)安装在抽气管(82)与氮气储放箱(83)的连接处,且气泵(85)安装在进气管(81)与氮气储放箱(83)的连接处,所述抽气泵(84)和气泵(85)均位于氮气储放箱(83)的内侧;/n其中,所述电动玻璃门(11)、抽气泵(84)和气泵(8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1)和氮气充放单元(8);
柜体(1):其通过滑动机构(5)活动连接有安装抽屉(4),安装抽屉(4)通过固定单元(3)与柜体(1)进行固定,其后侧连通固定有操作箱(6),所述操作箱(6)的侧面安装有接线盒(7),操作箱(6)的箱口处安装有电动玻璃门(11);
氮气充放单元(8):其包括进气管(81)、抽气管(82)、氮气储放箱(83)、抽气泵(84)和气泵(85),氮气储放箱(83)固定在柜体(1)的侧面,所述氮气储放箱(83)分别通过进气管(81)和抽气管(82)与操作箱(6)连通,抽气泵(84)安装在抽气管(82)与氮气储放箱(83)的连接处,且气泵(85)安装在进气管(81)与氮气储放箱(83)的连接处,所述抽气泵(84)和气泵(85)均位于氮气储放箱(83)的内侧;
其中,所述电动玻璃门(11)、抽气泵(84)和气泵(85)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器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配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5)包括滑轨(51)和滑槽(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秀郑景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州泉能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