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1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包括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其中充电箱内设置安装正电极和负电极的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块、弹性伸缩杆支撑架和前端导向板,在充电桩不工作时,正电极和负电极隐藏于前端导向板开设的通孔内,防止意外触电提高安全性;在充电桩进行工作时,机器人的充电头先与前端导向板接触并使前端导向板向充电箱内推进,同时使弹性伸缩杆的弹性元件压缩,然后再与充电桩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对接进行充电,充电时弹性伸缩杆的弹性元件给正电极和负电极提供预紧力,保证充电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器代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落地应用催生了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服务的新商业模式。巡检作业是一个泛在的应用场景,例如变电站、石油石化厂区、部队营房、数据中心等,巡检作业是保障场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举措。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面临作业强度高、人力需求大、巡检结果数字化程度低的问题。巡检机器人协助完成巡检作业,有利于提高巡检结果可靠性,降低场站运维成本,推动场站的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其中巡检机器人可执行例巡、特巡、手动操作、一键返航任务,完成自动导航行走、可见光拍照、红外拍照、声纹采集、视频录制作业,结合公司的业务系统和智能识别系统,可实现表计读数、液位测算、红外测温、设备声纹分析、可见光异物识别、三项温差分析、智能报警、对讲喊话等功能。针对无人化作业需求,开发了低电量自动充电、系统模块自检、挂牌区域避障、脱机运行等功能。自带照明系统,夜间可工作。良好的防护等级,对风霜雨雪天气有一定抵御能力。具备爬坡、涉水、越障、过沟和避碰功能,保障稳定可靠的全天候无人作业。而为保证机器人稳定可靠的全天候无人作业。需要有一个安全可靠的充电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满足机器人安全可靠充电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一种带伸缩结构的机器人充电桩,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包括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充电箱开设充电孔,充电箱在所述充电孔处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充电箱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弹性伸缩杆支撑架,所述固定块朝向充电箱外部的一侧活动安装前端导向板,所述弹性伸缩杆支撑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和第三弹性伸缩杆,所述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槽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三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和第三弹性伸缩杆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大于第二弹性伸缩杆与槽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正电极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起,正电极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负电极的一端与第三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起,负电极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内。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箱在开设充电孔的侧壁上设置特征识别板,所述特征识别板上开设用以所述机器人识别的圆形孔。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器人设置充电头,所述充电头包括与正电极对接的正电位和与负电极对接的负电位,并且充电头在所述正电位和负电位之间设置凸起,所述前端导向板对应所述凸起的位置设置凹型槽。作为本技术一种机器人充电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箱设置拆卸式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密封圈。该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充电桩不工作时,正电极和负电极隐藏于前端导向板开设的通孔内,防止意外触电提高安全性;在充电桩进行工作时,机器人的充电头先与前端导向板接触并使前端导向板向充电箱内推进,同时使弹性伸缩杆的弹性元件压缩,然后再与充电桩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对接进行充电,充电时弹性伸缩杆的弹性元件给正电极和负电极提供预紧力,保证充电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桩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伸缩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充电箱,101、密封圈,102、盖板,2、充电器,3、正电极,4、负电极,5、弹性伸缩杆支撑架,501、第一面板,502、第二面板,503、第三面板,6、弹性伸缩杆,601、第一弹性伸缩杆,602、第二弹性伸缩杆,603、第三弹性伸缩杆,7、固定块,8、前端导向板,801、第一通孔,802、第二通孔,803、槽孔,804、凹型槽,9、特征识别板,901、圆形孔,10、弹簧,11、紧固帽,12、充电头,1201、正电位,1202、负电位,1203、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对本技术的范围并不构成任何限制。如说明书附图1-5所示,一种机器人充电桩,主要由充电箱1、安装于充电箱1内的充电器2、与充电器2电连接的正电极3和负电极4组成,其中充电箱1内设置安装正电极3和负电极4的伸缩结构,该伸缩结构使得充电桩只有在工作时,正电极3和负电极4才漏出与机器人的充电头12进行对接充电,充电桩在不充电时,正电极3和负电极4隐藏起来,用以保证用电安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结构包括固定块7、弹性伸缩杆支撑架5和前端导向板8,其中充电箱1开设充电孔101,充电箱1在该充电孔101处安装所述固定块7,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7通过螺丝安装于充电箱1的内壁。固定块7在朝向充电箱1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弹性伸缩杆支撑架5,弹性伸缩杆支撑架5包括安装弹性伸缩杆6的第一面板501,第一面板501通过两侧设置的第二面板502和第三面板503与固定块7固接在一起,其中弹性伸缩杆6与第二面板502和第三面板503同向设置,具体的,第一面板501开设穿设弹性伸缩杆5的通孔,弹性伸缩杆5朝向固定块7的一端设置紧固帽11,且留有端头,弹性伸缩杆6在紧固帽11与第一面板501之间套设弹簧1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板501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601、第二弹性伸缩杆602和第三弹性伸缩杆603。固定块7在朝向充电箱1外部的一侧活动安装所述前端导向板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块7中部开设通孔,前端导向板8套设于该通孔内,使得在外力的作用下前端导向板8能够顺着该通孔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前端导向板8与固定块7的活动安装方式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和固定。并且前端导向板8对应第一弹性伸缩杆601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801,对应第二弹性伸缩杆602的位置开设槽孔803,对应第三弹性伸缩杆603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802。所述正电极3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伸缩杆601设置紧固帽1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正电极3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801内,所述负电极4的一端与第三弹性伸缩杆603设置紧固帽1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负电极4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802内,第二弹性伸缩杆602设置紧固帽11的一端所预留的端头插设于槽孔803内,并且正电极3和负电极4均未穿出第一通孔801和第二通孔802。其中第一弹性伸缩杆601的紧固帽11与第一通孔801之间的距离和第三弹性伸缩杆603的紧固帽与第二通孔802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大于第二弹性伸缩杆602的紧固帽与槽孔803之间的距离。使得前端导向板8在受力向充电箱1内部移动时,前端导向板8先与第二弹性伸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包括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开设充电孔,充电箱在所述充电孔处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充电箱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弹性伸缩杆支撑架,所述固定块朝向充电箱外部的一侧活动安装前端导向板,所述弹性伸缩杆支撑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和第三弹性伸缩杆,所述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槽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三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和第三弹性伸缩杆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大于第二弹性伸缩杆与槽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正电极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起,正电极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负电极的一端与第三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起,负电极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包括充电箱和安装于所述充电箱内的充电器,所述充电器设置正电极和负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箱开设充电孔,充电箱在所述充电孔处设置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朝向充电箱内部的一侧固定安装弹性伸缩杆支撑架,所述固定块朝向充电箱外部的一侧活动安装前端导向板,所述弹性伸缩杆支撑架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弹性伸缩杆、第二弹性伸缩杆和第三弹性伸缩杆,所述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一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一通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二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槽孔,前端导向板对应第三弹性伸缩杆的位置开设第二通孔,第一弹性伸缩杆与第一通孔之间的距离和第三弹性伸缩杆与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大于第二弹性伸缩杆与槽孔之间的距离,所述正电极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伸缩杆连接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淮卿方思涵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千乘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