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主梁施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
技术介绍
在桥梁上构施工中,顶推工艺在跨越深切峡谷、铁路及河流等障碍施工时被广泛使用。目前,传统的顶推施工技术主要分为拖拉式和步履式两种,拖拉式施工存在水平力过于集中导致墩身水平力较大、梁体偏位后纠偏难度大、施工控制自动化程度低、临时结构工程量大等缺点,临时措施投入大,且对桥墩和桥梁主梁结构强度要求较高。而步履式顶推技术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施工过程中需在临时结构中设置搁置点,以满足顶推设备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的功能需求,导致临时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效率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主梁的步履式顶推设备需要频繁顶升、下降来进行受力转换的功能需求,导致临时结构受力复杂、施工效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 ...
【技术保护点】
1.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临时墩支撑框架,其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n承载梁,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n传送式环形链带,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平行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n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和纵移反力座,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上,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且纵移油缸的顶推方向与主梁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 ...
【技术特征摘要】
1.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临时墩支撑框架,其沿主梁的顶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承载梁,其在每个临时墩支撑框架的上端分别设置一对,承载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平行的纵向滑道;
传送式环形链带,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个,传送式环形链带平行于主梁的顶推方向绕设于承载梁上且传送式环形链带的一部分位于纵向滑道内;
纵移系统,其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纵移系统包括纵移油缸和纵移反力座,纵移反力座固定在承载梁上,纵移油缸的缸体与纵移反力座固定连接、伸缩端与传送式环形链带铰接且纵移油缸的顶推方向与主梁的顶推方向一致,纵移系统驱动传送式环形链带绕承载梁做环形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升系统,其安装在临时墩支撑框架上且对应每个承载梁分别设置一套,顶升系统用于竖向调节承载梁的顶部标高;
横向分配梁,其在每套顶升系统上分别设置一对,一对横向分配梁之间相互平行且均与主梁的顶推方向垂直,一个承载梁的两端分别位于对应的顶升系统上的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上表面,每个承载梁上的传送式环形链带绕设在对应的承载梁和一对横向分配梁的外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包括若干个均匀间隔排列设置的钢管桩,每个钢管桩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临时结构锚固固定的桩基础,每个钢管桩的顶部设置有桩帽,所有相邻的两个钢管桩之间连接设置有若干个横撑、斜撑,位于同一竖直面内的两个横撑之间连接设置有一个竖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临时墩支撑框架的钢管桩设置有8个,4个钢管桩为一组且呈矩形分布,一套所述顶升系统设置在一组钢管桩上,所述顶升系统包括:
顶升油缸,其在4个所述钢管桩上分别设置一个,顶升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桩帽固定连接,顶升油缸的缸体与顶升油缸的活塞杆之间转动连接,顶升油缸的活塞杆朝上设置且末端固定有顶推块,4个顶推块的上表面分别与一对横向分配梁的两端的下表面抵触;
自锁螺母,其在每个顶升油缸的伸缩杆外分别套设一个,自锁螺母与顶升油缸的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自锁螺母的下端固定在对应侧的桩帽上;
钢垫墩,其在每个桩帽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钢垫墩的下端与桩帽的上表面抵触、上端与对应的所述横向分配梁的下表面抵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履带式连续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分配梁上还设置有纠偏系统,纠偏系统包括:
横向滑道,其在每个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平,郭强,谢道平,薛志武,胥奇,文定旭,邱未,吴睿,周思,陈竞熙,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