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325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包括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储卡槽、运卡通道、卡片分离辊组件和卡片传送辊组件;所述储卡槽竖直开设于机箱的后部,储卡槽的底部具有一卡片支撑板;所述卡片分离辊组件包括设置于卡片支撑板下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辊,以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处的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一电机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卡片传送辊组件设置于运卡通道附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结构简单而巧妙,通过较小的体积,精准实现了卡片的单张分离和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发卡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卡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发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智能卡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银行卡、公交卡、门禁卡、消费储值卡以及身份证件等;而为了便于智能卡的自助发放,市面上出现了一些自动发卡装置。然而,现有的发卡机中,一方面结构较为复杂,导致其体积较为庞大,不利于产品的生产与运输;另一方面局部传动机构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多张卡片粘连送出的情况,无法保证卡片的单张精准输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结构简单而巧妙,通过较小的体积,精准实现了卡片的单张分离和输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包括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储卡槽、运卡通道、卡片分离辊组件和卡片传送辊组件;所述储卡槽竖直开设于机箱的后部,储卡槽的底部具有一卡片支撑板,用于供卡片由下往上堆叠设置;所述卡片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机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卡片支撑板的前端上方开设有储卡槽出口;所述机箱的前侧板上开设有出卡口,所述运卡通道设置于机箱的前部,运卡通道的一端朝向储卡槽出口设置,运卡通道的另一端与出卡口连通;所述卡片分离辊组件包括设置于卡片支撑板下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辊,以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处的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一电机同步传动连接;所述卡片支撑板上开设有窗孔,所述第一传动辊设置于所述窗孔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从窗孔处露出且高出于卡片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与运卡通道之间,其中第二传动辊位于第一被动辊上方;所述第一被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与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传动辊的最下端边缘与第一被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单张卡片的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片的厚度;所述卡片传送辊组件设置于运卡通道附近。进一步地,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片、张紧轮和调节螺丝,所述张紧片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机箱上,张紧片的一端安装张紧轮,张紧片的另一端设有弧形调节孔;所述调节螺丝穿过弧形调节孔与机箱固定连接,使所述张紧轮将卡片分离辊组件中的同步带向内压紧。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高度调节板上,所述高度调节板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圆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板通过螺丝穿过腰圆调节孔,固定于机箱的左侧板或右侧板。进一步地,所述卡片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一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与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储卡槽内设有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其中第一检测器设置于储卡槽的侧壁上,第二检测器设置于卡片支撑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运卡通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所述第一通道限位板位于第二通道限位板的上方,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之间形成运卡通道;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机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的前端连接于机箱前侧板上的出卡口,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的后端朝向储卡槽出口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卡片传送辊组件包括设置于第一通道限位板上方的第二被动辊和第三被动辊,以及设置于第二通道限位板下方的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三传动辊和第四传动辊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二电机同步传动连接;其中,第二被动辊设置于第一通道限位板的后端上方,第三传动辊设置于第二通道限位板的后端下方,第二被动辊和第三传动辊的表面互相贴合;所述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窗孔,第三被动辊设置于第一通道限位板的窗孔上方,第四传动辊设置于第二通道限位板的窗孔下方;第三被动辊和第四传动辊的表面分别从第一通道限位板和第二通道限位板中部的窗孔处穿过并互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运卡通道内设有第三检测器和第四检测器,所述第三检测器设置于运卡通道的一端,第四检测器设置于运卡通道的另一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辊、第三传动辊、第四传动辊、第一被动辊、第二被动辊和第三被动辊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机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结构简单而巧妙,通过较小的体积,精准实现了卡片的单张分离和输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的另一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包括机箱1,以及设置于机箱1内的储卡槽2、运卡通道、卡片分离辊组件4和卡片传送辊组件5。具体地,所述储卡槽2竖直开设于机箱1的后部,储卡槽2的底部具有一卡片支撑板21,用于供卡片由下往上堆叠设置。所述卡片支撑板2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机箱1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卡片支撑板21的前端上方开设有储卡槽出口;所述机箱1的前侧板11上开设有出卡口10,所述运卡通道设置于机箱1的前部,运卡通道的一端朝向储卡槽出口设置,运卡通道的另一端与出卡口10连通。所述卡片分离辊组件4包括设置于卡片支撑板21下方的第一电机41和第一传动辊42,以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处的第二传动辊43和第一被动辊44;所述第一传动辊42和第二传动辊43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一电机41同步传动连接。具体地,第一电机41、第一传动辊42和第二传动辊43的轴的右端穿过机箱1的右侧板且露出于右侧板的外侧,第一电机41、第一传动辊42和第二传动辊43的轴的右端分别固定连接一同步轮,各同步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卡片支撑板21上开设有窗孔,所述第一传动辊42设置于卡片支撑板21的窗孔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辊42的最上端边缘从窗孔处露出且高出于卡片支撑板2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传动辊43和第一被动辊44设置于储卡槽出口与运卡通道之间,其中第二传动辊43位于第一被动辊44上方;所述第一被动辊44的最上端边缘与第一传动辊42的最上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传动辊43的最下端边缘与第一被动辊44的最上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单张卡片的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片的厚度,使得两者之间刚好只能允许一张卡片通过。作为改进,所述卡片支撑板2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一垫板210,所述垫板210的顶面与第一传动辊42的最上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垫板210的顶面和第一传动辊42的最上端边缘共同在储卡槽2的底部为卡片提供支撑。当第一电机41转动时,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带动第一传动辊42和第二传动辊43转动,第一传动辊42在储卡槽2的下方将位于最底部的卡片向储卡槽出口处递送;同时,第二传动辊43在储卡槽出口处的上方,向露出的卡片顶面施加向储卡槽2内运动的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储卡槽、运卡通道、卡片分离辊组件和卡片传送辊组件;/n所述储卡槽竖直开设于机箱的后部,储卡槽的底部具有一卡片支撑板,用于供卡片由下往上堆叠设置;所述卡片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机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卡片支撑板的前端上方开设有储卡槽出口;所述机箱的前侧板上开设有出卡口,所述运卡通道设置于机箱的前部,运卡通道的一端朝向储卡槽出口设置,运卡通道的另一端与出卡口连通;/n所述卡片分离辊组件包括设置于卡片支撑板下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辊,以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处的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一电机同步传动连接;/n所述卡片支撑板上开设有窗孔,所述第一传动辊设置于所述窗孔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从窗孔处露出且高出于卡片支撑板的上表面;/n所述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与运卡通道之间,其中第二传动辊位于第一被动辊上方;所述第一被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与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传动辊的最下端边缘与第一被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单张卡片的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片的厚度;/n所述卡片传送辊组件设置于运卡通道附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以及设置于机箱内的储卡槽、运卡通道、卡片分离辊组件和卡片传送辊组件;
所述储卡槽竖直开设于机箱的后部,储卡槽的底部具有一卡片支撑板,用于供卡片由下往上堆叠设置;所述卡片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机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卡片支撑板的前端上方开设有储卡槽出口;所述机箱的前侧板上开设有出卡口,所述运卡通道设置于机箱的前部,运卡通道的一端朝向储卡槽出口设置,运卡通道的另一端与出卡口连通;
所述卡片分离辊组件包括设置于卡片支撑板下方的第一电机和第一传动辊,以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处的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所述第一传动辊和第二传动辊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第一电机同步传动连接;
所述卡片支撑板上开设有窗孔,所述第一传动辊设置于所述窗孔的正下方,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从窗孔处露出且高出于卡片支撑板的上表面;
所述第二传动辊和第一被动辊设置于储卡槽出口与运卡通道之间,其中第二传动辊位于第一被动辊上方;所述第一被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与第一传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传动辊的最下端边缘与第一被动辊的最上端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单张卡片的厚度且小于两张卡片的厚度;
所述卡片传送辊组件设置于运卡通道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张紧片、张紧轮和调节螺丝,所述张紧片的中部转动连接于机箱上,张紧片的一端安装张紧轮,张紧片的另一端设有弧形调节孔;所述调节螺丝穿过弧形调节孔与机箱固定连接,使所述张紧轮将卡片分离辊组件中的同步带向内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辊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高度调节板上,所述高度调节板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腰圆调节孔;所述高度调节板通过螺丝穿过腰圆调节孔,固定于机箱的左侧板或右侧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发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片支撑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长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长诚中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