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262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是由包括如下组份的原料反应得到的:组成硬链段结构的组份(A)、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B)和组成结晶链段结构的组份(C);组成硬链段结构的组份(A)包含多异氰酸酯(a1)和作为扩链剂的小分子二醇(a2);所述的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B)为脂肪族聚合物二醇,所述的脂肪族聚合物二醇含有重复单位结构(I)和(II),结晶链段结构的组份(C)为含有苯环结构的聚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和组成结晶链段结构的组份间协同作用,具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共聚物的结晶速度以及物理机械性能优异,且具备超高的透湿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嵌段共聚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加工而成的防水透湿薄膜。
技术介绍
防水透湿薄膜也称为“可呼吸”薄膜,目前以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基材加工的防水透湿薄膜广受关注,TPU由硬链段和软链段组成嵌段聚合物,沿着大分子链交替排列。硬段为结晶相,具有疏水性,能阻止水滴的通过,起到防水的作用;特殊结构的软缎为亲水性,允许水蒸气大分子通过,通过薄膜两侧的水蒸气压差达到透湿的作用。目前,为提高TPU薄膜透湿性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增加TPU结构中的亲水基团含量来提高材料整体亲水性能,如专利CN201210027710.4、专利CN201710503974.5、专利CN201711324035.0都是引入聚乙二醇或聚四氢呋喃二醇等作为TPU软链段结构提高亲水基团含量;专利CN201711324035.0、专利CN201710232951.5通过多种类的聚合物二元醇混合使用,制备含不同软链段的TPU;专利CN201510562772.9在TPU中添加其他聚合物如聚酰胺和聚乙二醇进行共混改性,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包括如下组份的原料反应得到的:组成硬链段结构的组份(A)、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B)和组成结晶链段结构的组份(C);/n所述的组成硬链段结构的组份(A)包含多异氰酸酯(a1)和作为扩链剂的小分子二醇(a2);/n所述的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B)为脂肪族聚合物二醇,所述的脂肪族聚合物二醇含有如下重复单位结构(I)和(II):/n

【技术特征摘要】
1.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是由包括如下组份的原料反应得到的:组成硬链段结构的组份(A)、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B)和组成结晶链段结构的组份(C);
所述的组成硬链段结构的组份(A)包含多异氰酸酯(a1)和作为扩链剂的小分子二醇(a2);
所述的组成软链段结构的组份(B)为脂肪族聚合物二醇,所述的脂肪族聚合物二醇含有如下重复单位结构(I)和(II):



所述的结晶链段结构的组份(C)为含有苯环结构的聚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上述重复单位结构(I)和(II)的摩尔比为1:1~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脂肪族聚合物二醇的分子量为500~2000g/mo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催化剂和助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异氰酸酯(a1)选自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苯二异氰酸酯(TDI)、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的小分子二醇(a2)为1,4-丁二醇(BD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嵌段共聚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静陈斌陈敏夏东杨鹏洲林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峰热塑性聚氨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