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19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主磁体、体发射线圈和线圈固定装置,线圈固定装置用于定位体发射线圈,线圈固定装置包括主固定组件和辅助固定组件。主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连接部和第二主连接部,第一主连接部和第二主连接部能够分别与体发射线圈的底部和主磁体固定连接。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辅助连接部和第二辅助连接部,第一辅助连接部能够与体发射线圈的顶部和/或侧部固定连接,第二辅助连接部能够和主磁体固定连接。上述磁共振系统,主固定组件和辅助固定组件配合形成对体发射线圈的多点固定,使调试完成的体发射线圈处于稳定定位状态,进而保证其在长期工作环境下射频性能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系统
本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
,特别是涉及一种磁共振系统。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磁共振成像(MRI)设备中,体发射线圈和梯度线圈分别位于主磁场内,并且体发射线圈位于梯度线圈内。由于梯度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根据电磁学的左手定律,梯度线圈中的通电金属丝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当电流急剧变化时,梯度线圈中的金属丝受力也相应变化,从而产生剧烈的震动。体发射线圈基于其工作原理,需要保证其装配位置相对于梯度线圈的屏蔽层能保持机械上的同心关系。但是由于其特殊工作环境以及装配关系,在现场长期工作或者进行维护后,体发射线圈相对于屏蔽层的位置往往会发生改变。一方面梯度线圈工作时会使得发射线圈机械筒体处于一种长期的振动环境下,长时间振动会导致体发射线圈有略微的下沉,会造成其射频性能(S参数)恶化。另一方面体发射线圈的筒体需要与外观壳体进行装配,由于各个装配件的安装误差,安装过程中外观壳体会对体发射线圈的筒体产生应力,导致已经调试完成的体发射线圈位置发生变动,从而也会导致其射频性能(S参数)的变化,进而影响成像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主磁体、体发射线圈和线圈固定装置,所述线圈固定装置用于定位所述体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装置包括:/n主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连接部和第二主连接部,所述第一主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主连接部分别与体发射线圈的底部和主磁体连接,所述主固定组件将体发射线圈支撑设置在主磁体上;/n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辅助连接部和第二辅助连接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与体发射线圈的顶部和/或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和主磁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共振系统,包括主磁体、体发射线圈和线圈固定装置,所述线圈固定装置用于定位所述体发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装置包括:
主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主连接部和第二主连接部,所述第一主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主连接部分别与体发射线圈的底部和主磁体连接,所述主固定组件将体发射线圈支撑设置在主磁体上;
辅助固定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辅助连接部和第二辅助连接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与体发射线圈的顶部和/或侧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和主磁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组件还包括中间辅助连接部,所述中间辅助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之间;所述中间辅助连接部上具有多个中间径向安装位,多个所述中间径向安装位沿主磁体的径向分布,任意所述中间径向安装位与所述第一辅助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辅助连接部上还具有多个中间轴向安装位,多个所述中间轴向安装位沿主磁体的轴向分布,任意所述中间轴向安装位与所述第二辅助连接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辅助安装位、多个所述中间径向安装位和/或多个所述中间轴向安装位,沿自身的分布方向连续设置形成腰形孔或者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固定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辅助固定组件,两个所述辅助固定组件沿体发射线圈的周向间隔、对称设置于体发射线圈的顶部与主磁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定组件还包括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烽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