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185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瓷粉中加入碳化硅及氮化硅与水调和,调和以后的泥块进行反复揉搓,之后使用细线对泥块进行切割,切割以后检查是否有气泡,将中得到的泥块进行做胚,粗胚制成以后,自然阴干,然后对粗胚上的毛糙边进行打磨,将粗坯进行精加工,重复施釉进行上色,将烧制机构的两端通过耐火材料进行固定,再将上色后的粗坯放置在烧制机构的上表面,最后将整体送入窑炉中进行烧制得到成品。采用特有的扣烧工艺来制作汤勺,在节约工作步骤的同时保证器型完整的,烧制后的汤勺在使用时握柄处没有通孔,同时在烧制时不受器型设计影响,可以适应任何造型,由于降低了工作高度,可适应任何窑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汤勺
,具体为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
技术介绍
陶瓷汤匙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吊烧手段,在产品尾部钻孔,然后用稍小于孔径的耐火棒或高温铜丝穿入孔中,两端支撑在耐火板上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汤勺的烧制工艺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现有汤勺的烧制工艺受到棒材或铜丝规整度影响,加上受窑炉通风均匀性、温度高低等影响,产品大多数会扭曲变形、不规整,特别是产品优级品极低,不能进入高挡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在瓷粉中加入碳化硅及氮化硅与水调和,调和以后的泥块进行反复揉搓,之后使用细线对泥块进行切割,切割以后检查是否有气泡;S2、将S1中得到的泥块进行做胚,粗胚制成以后,自然阴干,然后对粗胚上的毛糙边进行打磨;S3、将S2中得到的粗坯进行精加工,重复施釉进行上色;S4、将烧制机构的两端通过耐火材料进行固定,再将上色后的粗坯放置在烧制机构的上表面;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nS1、首先在瓷粉中加入碳化硅及氮化硅与水调和,调和以后的泥块进行反复揉搓,之后使用细线对泥块进行切割,切割以后检查是否有气泡;/nS2、将S1中得到的泥块进行做胚,粗胚制成以后,自然阴干,然后对粗胚上的毛糙边进行打磨;/nS3、将S2中得到的粗坯进行精加工,重复施釉进行上色;/nS4、将烧制机构的两端通过耐火材料进行固定,再将上色后的粗坯放置在烧制机构的上表面;/nS5、最后将整体送入窑炉中进行烧制得到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其特征在于:
S1、首先在瓷粉中加入碳化硅及氮化硅与水调和,调和以后的泥块进行反复揉搓,之后使用细线对泥块进行切割,切割以后检查是否有气泡;
S2、将S1中得到的泥块进行做胚,粗胚制成以后,自然阴干,然后对粗胚上的毛糙边进行打磨;
S3、将S2中得到的粗坯进行精加工,重复施釉进行上色;
S4、将烧制机构的两端通过耐火材料进行固定,再将上色后的粗坯放置在烧制机构的上表面;
S5、最后将整体送入窑炉中进行烧制得到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汤勺的烧制工艺,现提出一种汤勺的烧制机构,包括支撑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8)上表面的前后端均开设有安装滑槽(1),且支撑板(8)的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嵌入安装有导热板(7),所述安装滑槽(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滑块(6),所述连接滑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离挡板(2),所述支撑板(8)的上表面位于导热板(7)的后前方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固定槽(3),且支撑板(8)的上表面位于导热板(7)的后方位置处滑动连接有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固定槽(10),且调节杆(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块(1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筱平
申请(专利权)人:景德镇澐知味陶瓷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