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砖坯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18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砖坯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污泥和煤矸石分别进粉碎和筛选后,按照7:3的比例送入第三传送带进行初步混料;S2:将第三传送带上的混料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拌;S3:搅拌后的物料经第四传送带传送至陈化落料结构的第五传送带,落入陈化落料区经陈化;S4:通过刮板将陈化后的混合料刮入第六传送带,通过第六传送带送入双轴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后挤出长条状砖坯;S5:输送至切坯装置进行切割,码坯装置的机械手抓取切割好的砖坯移送至窑车内;S6:通过窑车将砖坯堆带入砖坯烧制区结构内进行干燥、烧制以及装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砖坯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
,具体涉及一种砖坯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在大部分砖厂,制造砖坯的原料均通过铲车或者其他重载车辆运输至砖厂直接倾倒,造成了非常大的扬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同时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砖厂在制皮的过程中多采用离线称重计量来进行配比,大大缩减了砖坯烧制的效率。这种称重方法并且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备料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随着我过墙材改革的不断发展,生产烧结砖的原料逐步由黏土转变为煤矸石、页岩等新兴原材料。全国各地也都采用此类新型材料承建着烧结砖生产线。烧结制品也由传统的标砖发展称为烧结多孔砖等各种产品。但是新型材料的实用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很多砖厂面临着难以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尴尬局面。而陈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提高原料塑性。原料陈化的目的是使得原料颗粒疏解,泥团松散、水分匀化,使颗粒表面的水分渗入至颗粒内部,使干湿不均匀或搅拌不充分的原料通过相互渗透而达到水分均匀一致,改进原料物理性能,便于成型。双轴搅拌机具有将原料和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均化搅拌等作用,是烧结砖瓦生产过程原料处理的必须设备。所以双轴搅拌机在制砖工艺中是不可缺少的设备,其使用量也很大,只是设备磨损率较高,尤其搅刀磨损表现尤为严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搅刀,刀头与刀柄为一体或分体,其形状为细柄、宽头,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将搅刀刀柄折断,一旦损坏就必须重新更换新的搅刀。并且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人工看湿度来加水解决搅拌机内加水的问题。切坯机属于建材机械,在砖厂、窑厂中使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切割实心砖或多孔砖。在标砖生产中,通常的做法是将挤出成型的连续条状湿态泥条,用切条机将泥条切成一定长度,并利用惯性快速将泥条滑上切坯机的切坯平台上,切坯推头配合若干钢丝将泥条切成若干块湿态毛坯,并推至干燥托板上,进行下一步的干燥工序。但现有的标砖切坯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切坯的效率低,生产需要大量的设备进行辅助配合,对劳动力的要求很大,经济型较低,生产成本高,很那推广使用,难以满足当下市场对标砖切坯设备的严格使用要求。切坯之后,需要将切割后的砖坯进行集中存放。并且现有技术中在砖坯堆垛后,影响内部砖坯的通风透气。随着砖瓦原材料的改革,砖瓦窑也随着越来越发展成熟且种类繁多,隧道窑是目前自动化程度最高,且各地政府首推的焙烧窑。现有技术中的窑体通过圆形或椭圆形轨道不断前行,前边纳入砖坯,后边吐出成品砖完成焙烧过程。现有技术中未将干燥、烧制成型以及装车进行集中进行,集成化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砖坯制作方法,其以70的污泥和30的煤矸石作为原料,进行内燃烧砖,因为需要内燃,所以砖上打孔,上述7:3比例会根据煤矸石热值不同而调节,煤矸石燃烧提供了烧砖的热量,燃烧后也作为骨料留在了砖里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砖坯制作方法,其首先要进行备料,把淤泥和煤矸石都打碎后进行混合,混合后陈化混合料,释放水分和张力;陈化后再进行搅拌并且压制出砖坯后进行烧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砖坯制作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S1:将污泥和煤矸石分别进粉碎和筛选后,按照7:3的比例送入第三传送带进行初步混料;S2:将第三传送带上的混料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拌;S3:搅拌后的物料经第四传送带传送至陈化落料结构的第五传送带,落入陈化落料区经陈化;S4:通过刮板将陈化后的混合料刮入第六传送带,通过第六传送带送入双轴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后挤出长条状砖坯;S5:输送至切坯装置进行切割,码坯装置的机械手抓取切割好的砖坯移送至窑车内;S6:通过窑车将砖坯堆带入砖坯烧制区结构内进行干燥、烧制以及装车。优选地,S2中搅拌机中的搅拌分为初次搅拌和二次加水搅拌。优选地,二次搅拌的水中来自于烧制区中加热段上方的水箱内的热水。优选地,S1中,通过带有皮带秤的传送带将原料混合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拌。优选地,所述切坯装置的多条切坯刀为细钢丝,相邻两条细钢丝的间距等于砖坯的厚度。优选地,所述双轴搅拌装置的末端设置强力搅拌设备。优选地,S4中,通过强力搅拌设备的搅拌轴末端的真空压力腔将混合料压实后,从真空压力腔的出口挤出,得到长条状砖坯。优选地,S5中,切坯刀接切割后得到的成型砖坯从传送带上推落至,经过传送带侧部的压板压下,避免落下时跳起。优选地,S5中,通过机械手堆垛至窑车内的成型砖坯相邻两层的砖坯排呈90度交叉,确保其内有足够的的通气空气。优选地,S6中的砖坯烧制区内干燥区、烧制区以及装车区平行设置,窑车依靠轨道在各个区内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砖坯制作方法,其以70的淤泥和30的煤矸石作为原料,进行内燃烧砖,因为需要内燃,所以砖上打孔,上述7:3比例会根据煤矸石热值不同而调节,煤矸石燃烧提供了烧砖的热量,燃烧后也作为骨料留在了砖里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砖坯制作方法,其首先要进行备料,把淤泥和煤矸石都打碎后进行混合,混合后陈化混合料,释放水分和张力;陈化后再进行搅拌并且压制出砖坯后进行烧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砖厂的原料输送装置,用于砖厂的原料输送装置,其设置有壳体和除尘装置,有效地减少了在原料输送过程中的扬尘,有效地避免了备料作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所造成的隐患,同时减轻了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同时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砖厂在制皮的过程中多采用离线称重计量来进行配比,通过备料过程在线计量大大提高了砖坯烧制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调整备料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本专利技术通过皮带秤的计量结果反馈至皮带秤,控制器控制各个电机调速,实现自动化的备料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砖坯制作的陈化落料结构,其有效地提高原料塑性,使得原料颗粒疏解,泥团松散、水分匀化,使颗粒表面的水分渗入至颗粒内部,使干湿不均匀或搅拌不充分的原料通过相互渗透而达到水分均匀一致,改进原料物理性能,便于成型。本专利技术自动陈化效果好,并且成本低且自动化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双轴搅拌装置用于自动调节水分和测温,其能够根据壳体内的温度值自动进行喷水作业,调节双轴搅拌装置内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通过喷水设备与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的配合,控制所述双轴搅拌器内的物料的水分在预设的范围之内,例如,1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看湿度来加水的问题,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砖坯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最末端设置有真空加压腔,实现了物料的压实,保证了物料的致密性,并且真空加压后的出口设置成砖坯的截面形状,为后续切坯作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用于砖坯制作的码坯装置,切割完成后通过将砖坯从第七传送带上推下,推下的同时通过压板防止砖坯跳动,保证砖坯的排列整齐。切割后的砖坯推下后进入码坯装置,码坯机装满了以后通过机械手将砖坯移送至窑车内,并且窑车内的砖坯堆放后设置良好的通气效果,以便后续的加热干燥操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用于砖坯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砖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nS1:将污泥和煤矸石分别进粉碎和筛选后,按照7:3的比例送入第三传送带进行初步混料;/nS2:将第三传送带上的混料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拌;/nS3:搅拌后的物料经第四传送带传送至陈化落料结构的第五传送带,落入陈化落料区经陈化;/nS4:通过刮板将陈化后的混合料刮入第六传送带,通过第六传送带送入双轴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后挤出长条状砖坯;/nS5:输送至切坯装置进行切割,码坯装置的机械手抓取切割好的砖坯移送至窑车内;/nS6:通过窑车将砖坯堆带入砖坯烧制区结构内进行干燥、烧制以及装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砖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污泥和煤矸石分别进粉碎和筛选后,按照7:3的比例送入第三传送带进行初步混料;
S2:将第三传送带上的混料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拌;
S3:搅拌后的物料经第四传送带传送至陈化落料结构的第五传送带,落入陈化落料区经陈化;
S4:通过刮板将陈化后的混合料刮入第六传送带,通过第六传送带送入双轴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后挤出长条状砖坯;
S5:输送至切坯装置进行切割,码坯装置的机械手抓取切割好的砖坯移送至窑车内;
S6:通过窑车将砖坯堆带入砖坯烧制区结构内进行干燥、烧制以及装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砖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搅拌机中的搅拌分为初次搅拌和二次加水搅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砖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次搅拌的水中来自于烧制区中加热段上方的水箱内的热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砖坯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通过带有皮带秤的传送带将原料混合输送至搅拌机进行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程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晨华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