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180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裂缝面层前处理;S2、裂缝填塞修补;S3、裂缝界面处理;S4、界面抹灰处理;S5、墙体抹面处理;修补剂包括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15‑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份、甲基丙烯酸乙酯28‑32份、稀释剂55‑65份、无机活化填充料40‑60份;抹面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30‑40份、石英砂58‑62份、纤维素醚0.15‑0.25份、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2‑3份、憎水剂0.15‑0.25份;抹面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30‑40份、石英砂58‑62份、纤维素醚0.15‑0.25份、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2‑3份、憎水剂0.15‑0.25份。本申请具有提高墙体裂缝修补强度和裂缝修复后的抗渗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
本申请涉及墙体修缮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结构由于其脆性较大,在工程应用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开裂,这种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水密性下降、渗漏,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无法正常使用。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产生主要原因,一类由变形引起,包括因温湿度变化引起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另一类是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目前,传统的修补混凝土裂缝的方法是采用水性胶粘剂调水泥修补,但是难以达到现在的防渗漏的修补标准。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裂缝修补强度高、防渗漏下过好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墙体裂缝修补强度和裂缝修复后的抗渗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裂缝面层前处理:沿墙体裂缝走向凿除裂缝面层,露出裂缝面层内部混凝土层,将裂缝边沿打磨平整,将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层的浮灰清除;S2、裂缝填塞修补:沿裂缝将修补剂均匀填塞至整个裂缝,并将裂缝填塞至与裸露的混凝土层齐平;S3、裂缝界面处理:用清水润湿裸露的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表面水分控干时用界面剂均匀涂覆于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层外层,形成裂缝界面层;S4、界面抹灰处理:将抹灰砂浆均匀涂抹在裂缝界面层外部形成抹灰层;S5、墙体抹面处理:待S4步骤中抹灰层干燥后,将抹面砂浆均匀涂抹于抹灰层外表面,使得整个墙面保持平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裂缝面层凿除可以将裂缝边缘松动的部分清除,也可以将隐性的裂缝一并凿除,打磨、除灰可以降低灰尘对修补剂粘结效果的影响,保证修复质量;充分润湿混泥土层,可以提高界面剂的附着效果,起到更好的界面凝固效果;界面抹灰利用抹灰砂浆形成新的砂浆界面层,起到修复凿除的界面并进行补强的效果;抹面处理是对墙体外表面进行找平修饰,进一步减少孔隙和坑洼,提高墙面光滑平整度。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抹灰砂浆与水参照质量比为1:0.15-0.25拌合均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抹灰砂浆与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可以使得抹灰砂浆充分混合均匀,使抹灰砂浆内各组分充分分散混合,得到充分活化,有助于提高抹灰面的抹灰效果。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抹面砂浆与水参照质量比为1:0.15-0.25拌合均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抹面砂浆与水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可以使得抹面砂浆充分混合均匀,使抹面砂浆内各组分充分分散混合,得到充分活化,有助于提高抹面层的抹面效果。优选的,所述修补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15-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份、甲基丙烯酸乙酯28-32份、稀释剂55-65份、无机活化填充料40-6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起到主要的粘结作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能够进一步提高修复剂的粘结效果,稀释剂可以将各组分均匀分散并在稀释剂相界内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活性和反应充分性;无机活化填充料能够均匀填充并提高修复剂的固化效果,有助于提高对裂缝的修补强度,提高修复后裂缝的抗渗效果。优选的,所述无机活化填充料包括质量比为1:1:1.5:2的高岭土、矿粉、增强纤维以及水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岭土细腻、松软,是一种优质黏土,与矿粉、增强纤维混合可以将矿粉与增强纤维包裹形成粘性修复力更强的修补填料,并与水泥的活化成分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提高修补剂的修补韧性。优选的,所述稀释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形成分散均匀的分散混合相,使得各组分能够充分接触,提高了反应活化效率,缩短了修补剂现场固化时间。优选的,所述抹灰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15-18份、粉煤灰8-15份、聚丙烯纤维1-1.5份、碳纤维1-1.5份、触变剂1.5-2.5份、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3.5-5份、速凝剂0.3-1.2份、减水剂0.02-0.03份、石英砂50-6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与粉煤灰形成混合凝胶体系,聚丙烯纤维、碳纤维分散于混合凝胶体系内,聚丙烯纤维、碳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并被凝胶体系包裹,从而增加了凝胶体系内部的连接强度和抗撕裂强度,触变剂调节抹灰砂浆的流变粘稠度,降低抹灰砂浆的滴淌流挂,速凝剂可以根据现场需求调节砂浆的固结速度,减水剂可以降低现场砂浆对水的用量,提高现场配料的效率;乳胶粉与石英砂可以均匀分案填充于抹灰砂浆内部,有助于提高砂浆内摩擦性,促进砂浆拌和时各组分混合的均匀性。优选的,所述抹面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水泥30-40份、石英砂58-62份、纤维素醚0.15-0.25份、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2-3份、憎水剂0.15-0.2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形成混合凝胶体系,纤维素醚在水中溶解后,由于表面活性作用保证了胶凝材料在体系中有效地均匀分布,而纤维素醚作为一种保护胶体,“包裹”住固体颗粒,并在其外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砂浆体系更稳定,也提高了砂浆在搅拌过程的流动性和施工的滑爽性;纤维素醚溶液由于自身分子结构特点,使砂浆中的水分不易失去,并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逐步释放,赋予砂浆良好的保水性和工作性;石英砂与可再分散聚合物乳胶粉作为填充料,有助于提高抹面砂浆的抗压强度。优选的,所述S3步骤在涂覆界面剂之前,在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面层外表面固定一层钢丝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丝网可以增加界面剂与裂缝以及混凝土面层之间的连接位点,提高界面剂的界面效果;另一方面,钢丝网也能够提高修补后裂缝及界面层的抗裂强度。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在抹面之前,在抹灰砂浆层外表面铺设增强纤维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纤维网被包裹于抹灰砂浆层与抹面砂浆层之间,起到增加抹灰砂浆层与抹面砂浆层连接强度以及抗裂强度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将裂缝面层凿除可以将裂缝边缘松动的部分清除,并将隐性的裂缝一并凿除,打磨、除灰可以降低灰尘对修补剂粘结效果的影响,保证修复质量;充分润湿混泥土层,可以提高界面剂的附着效果,起到更好的界面凝固效果;界面抹灰利用抹灰砂浆形成新的砂浆界面层,起到修复凿除的界面并进行补强的效果;抹面处理是对墙体外表面进行找平修饰,进一步减少孔隙和坑洼,提高墙面光滑平整度;2.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起到主要的粘结作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能够进一步提高修复剂的粘结效果,稀释剂可以将各组分均匀分散并在稀释剂相界内充分接触、反应,提高反应活性和反应充分性;无机活化填充料能够均匀填充并提高修复剂的固化效果,有助于提高对裂缝的修补强度,提高修复后裂缝的抗渗效果;3.抹灰砂浆中,水泥与粉煤灰形成混合凝胶体系,聚丙烯纤维、碳纤维分散于混合凝胶体系内,聚丙烯纤维、碳纤维相互交织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并被凝胶体系包裹,从而增加了凝胶体系内部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裂缝面层前处理:沿墙体裂缝走向凿除裂缝面层,露出裂缝面层内部混凝土层,将裂缝边沿打磨平整,将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层的浮灰清除;/nS2、裂缝填塞修补:沿裂缝将修补剂均匀填塞至整个裂缝,并将裂缝填塞至与裸露的混凝土层齐平;/nS3、裂缝界面处理:用清水润湿裸露的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表面水分控干时用界面剂均匀涂覆于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层外层,形成裂缝界面层;/nS4、界面抹灰处理:将抹灰砂浆均匀涂抹在裂缝界面层外部形成抹灰层;/nS5、墙体抹面处理:待S4步骤中抹灰层干燥后,将抹面砂浆均匀涂抹于抹灰层外表面,使得整个墙面保持平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裂缝面层前处理:沿墙体裂缝走向凿除裂缝面层,露出裂缝面层内部混凝土层,将裂缝边沿打磨平整,将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层的浮灰清除;
S2、裂缝填塞修补:沿裂缝将修补剂均匀填塞至整个裂缝,并将裂缝填塞至与裸露的混凝土层齐平;
S3、裂缝界面处理:用清水润湿裸露的混凝土层,待混凝土层表面水分控干时用界面剂均匀涂覆于裂缝及裸露的混凝土层外层,形成裂缝界面层;
S4、界面抹灰处理:将抹灰砂浆均匀涂抹在裂缝界面层外部形成抹灰层;
S5、墙体抹面处理:待S4步骤中抹灰层干燥后,将抹面砂浆均匀涂抹于抹灰层外表面,使得整个墙面保持平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抹灰砂浆与水参照质量比为1:0.15-0.25拌合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中抹面砂浆与水参照质量比为1:0.15-0.25拌合均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墙体裂缝的补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环氧树脂15-2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30-35份、甲基丙烯酸乙酯28-32份、稀释剂55-65份、无机活化填充料40-60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淑真姚杰
申请(专利权)人:华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