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16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包括壳体;测试电路板,设置在壳体内,用于产生待测试产品需要的直流偏置测试电压;电压输入插座,设置在壳体上,用于连接测试电源;电压输出插座,设置在壳体上,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电源插头;偏置电压检测连接座,设置在壳体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的两端电连接,用于连接电压检测工具;摇臂开关,设置在壳体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串联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的连接端之间;摇臂开关具有用于关闭、开启、测试待测试产品的连接触头,摇臂开关还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电位器调节旋钮,设置在壳体上且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用于调节测试时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直流偏置测试仪测试数据可靠,使用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
本技术涉及安规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
技术介绍
安规是电子产品在设计中必须保持和遵守的规范,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安规功能测试仪应用非常广泛和普遍,根据不同的安规测试项目,相应的采用不同的安规测试仪。直流偏置测试仪是一种为测试产品提供输入电压的仪器,现有的针对该类测试产品能制作成专门的测试仪器的基本上没有,基本上是按照安规标准的要求搭建一个简单的测试网络,测试产品输入的都是强电,而且是裸露在空气中,实验室里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操作过程中存在短路的危险,相应实验室的安全性也受到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操作方便的直流偏置测试仪。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测试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用于产生待测试产品需要的直流偏置测试电压;电压输入插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连接测试电源;电压输出插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电源插头;偏置电压检测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的两端电连接,用于连接电压检测工具;摇臂开关,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串联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的连接端之间;所述摇臂开关具有用于关闭、开启、测试待测试产品的连接触头,所述摇臂开关还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电位器调节旋钮,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用于调节测试时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电安全性,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保险丝的电源保险丝座,所述电源保险丝座的两个电连接端与电压输入插座、摇臂开关电连接。为了显示直流偏置测试仪的工作状态,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两端的指示灯。优选地,所述测试电路板上的测试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双向触发二极管、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双向可控硅和电感;所述壳体上对应于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分别设置一个电位器调节旋钮,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上的调节触点分别与对应的电位器调节旋钮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摇臂开关用于开启的连接触头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摇臂开关用于测试的连接触头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并联连接在第一电容的两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第一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负极、第二电位器的正极均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与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电连接,双向可控硅的一个主端子与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双向可控硅的另一个主端子与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电压检测工具为万用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直流偏置测试仪,把裸露在空气中的各种电器件嵌设壳体上或者包裹在壳体内,工作时,测试人员仅需要操作摇臂开关即可,有效避免了测试人员直接手触及强电区,保证了测试人员的安全性。另外,该测试仪整体结构小巧、携带使用方便、集成性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直流偏置测试仪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直流偏置测试仪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直流偏置测试仪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包括以下部件。壳体1,该壳体1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壳体1的形状根据需要进行具体设置,以方便设置下述的部件为设置标准,该壳体1内具有安装腔。测试电路板,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该测试电路板用于产生待测试产品需要的直流偏置测试电压;测试电路板上的具体电路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各种能够提高直流偏置电压的电路。本实施例中测试电路板上的具体电路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描述。电压输入插座2,嵌设在壳体1上,使用时可以将电源连接线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2上和测试电源上,进而为待测试的产品提供工作电压。本实施例中的电压输入插座2通过电源连接线连接在测试电源上后,则能够获取220V的交流电压。电压输出插座3,嵌设在壳体1上,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电源插头,即在进行测试时,将待测试产品的电源插头插接在电压输出插座3上,进而能够获得供电而进行工作。偏置电压检测连接座4,嵌设在壳体1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3的两端电连接,用于连接电压检测工具,其中电压检测工具可以选择使用万用表,将万用表的测试笔插接在偏置电压检测连接座4上,从万用表上读取实时的直流偏置电压值,如果读取的直流偏执电压值与测试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值不相符,则通过下述的电位器调节旋钮6调节电位器的值,进而实现对直流偏置电压的调节,使其达到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值。摇臂开关5,设置在壳体1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3串联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2的连接端之间。本实施例中的摇臂开关5具有用于关闭、开启、测试待测试产品的连接触头,摇臂开关5还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在下文的测试电路板上的电路中进行具体的描述。电位器调节旋钮6,设置在壳体1上且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用于调节测试时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使用时,测试人员可以旋转电位器调节旋钮6,如此可以调节下述的电位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阻值,进而实现调节直流偏置电压的情况。为了保证测试工作的电安全性,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保险丝的电源保险丝座7,电源保险丝座7的两个电连接端与电压输入插座2、摇臂开关5电连接,该设置方式可以方便进行保险丝的更换。为了显示直流偏置测试仪的工作状态,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2两端的指示灯8。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测试电路板上的测试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双向触发二极管D3、第一电位器W1、第二电位器W2、双向可控硅TR和电感L;壳体1上对应于第一电位器W1、第二电位器W2分别设置一个电位器调节旋钮6,第一电位器W1、第二电位器W2上的调节触点分别与对应的电位器调节旋钮6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摇臂开关5用于开启的连接触头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摇臂开关5用于测试的连接触头电连接;第一电阻R1并联连接在第一电容C1的两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n测试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产生待测试产品需要的直流偏置测试电压;/n电压输入插座(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连接测试电源;/n电压输出插座(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电源插头;/n偏置电压检测连接座(4),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3)的两端电连接,用于连接电压检测工具;/n摇臂开关(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3)串联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2)的连接端之间;所述摇臂开关(5)具有用于关闭、开启、测试待测试产品的连接触头,所述摇臂开关(5)还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n电位器调节旋钮(6),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用于调节测试时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流偏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测试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产生待测试产品需要的直流偏置测试电压;
电压输入插座(2),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连接测试电源;
电压输出插座(3),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用于连接待测试产品的电源插头;
偏置电压检测连接座(4),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3)的两端电连接,用于连接电压检测工具;
摇臂开关(5),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并与电压输出插座(3)串联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2)的连接端之间;所述摇臂开关(5)具有用于关闭、开启、测试待测试产品的连接触头,所述摇臂开关(5)还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
电位器调节旋钮(6),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且与测试电路板电连接,用于调节测试时需要的直流偏置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偏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保险丝的电源保险丝座(7),所述电源保险丝座(7)的两个电连接端与电压输入插座(2)、摇臂开关(5)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偏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连接在电压输入插座(2)两端的指示灯(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偏置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电路板上的测试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双向触发二极管(D3)、第一电位器(W1)、第二电位器(W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雪香谢清南黄勇马昌云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