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16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通过曝气混凝除藻、内源钝化控磷、健康水体生态系统构建三种方式结合产生协同作用,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水华进行应急与长效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对富营养化水体水华实施系统治理,循序渐进达到富营养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实现标本兼治;不同措施相互协同,曝气混凝除藻、内源钝化控磷为健康水体生态系统的构建创造良好的生境条件,健康水体生态系统构建确保前两项控制措施效果的稳定持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环保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体富营养化是我国现阶段水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水体富营养化所引发的有害藻类爆发不仅影响水体景观,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水生态问题,如水体溶解氧下降、藻类释放的藻毒素威胁水生物的生存等。近年来,我国对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控制措施进行了一些积极的研究和尝试,从技术原理上看,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生态法3大类。上述3大类控制措施都存在不同的优缺点。传统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如机械捞藻、超声波-粉碎藻细胞、投加杀藻剂和絮凝剂等,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藻类,提高水体透明度,但这些方法成本高、容易产生二次污染,且没有从根本解决引发藻类水华的水环境问题(富营养化的营养元素,特别是磷),是治标不治本控制措施,宜复发。生物-生态法具有成本低、能耗低、生态安全,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以去除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水体自净能力,促进水生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曝气搅拌结合混凝剂投加除藻、根据内源磷负荷确定投加钝化剂的量实现准确控磷、健康水体生态系统构建三种方式结合产生协同作用,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水华进行应急与长效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曝气搅拌结合混凝剂投加除藻、根据内源磷负荷确定投加钝化剂的量实现准确控磷、健康水体生态系统构建三种方式结合产生协同作用,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水华进行应急与长效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对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进行采样区域划分,在采样区域内设置水体采样点,对各个水体采样点进行水体采样;
步骤2、测定各个水体采样点的水体的叶绿素含量;
步骤3、叶绿素含量大于设定值的采样点所处的采样区域为应急除藻区;
步骤4、曝气混凝除藻,在曝气搅拌的作用下,向应急除藻区投加混凝剂;
步骤5、内源钝化控磷,采集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表层水样和表层底泥,并进行各指标测量,进而计算得到内源磷负荷,根据内源磷负荷计算得到钝化剂投加量,将钝化剂喷洒于待处理水体;
步骤6、健康水生态系统构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天然多孔吸附材料与环保型絮凝剂的混合物,所述天然多孔吸附材料包括硅藻土、竹炭、活性炭的任一种或它们的改性物,所述环保型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多孔吸附材料与环保型絮凝剂的质量配比为2:1~4:1,混凝剂的使用量为25~100g/m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具体包括:
步骤5.1、在各个水体采样点,分别用采水器以及采泥器采集表层水样和表层底泥;
步骤5.2、水体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分析,对各个水体采样点的表层水样进行溶解性正磷酸盐浓度的测量;
步骤5.3、对各个水体采样点的表层底泥进行表层底泥pH值、表层底泥含水率、表层底泥容重和表层底泥活性磷含量的测量;
步骤5.4、根据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面积A、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容积V,以及各个水体采样点的水体溶解性正磷酸盐含量平均值CS、表层底泥厚度平均值h、表层底泥容重平均值ρb、表层底泥含水率平均值θ和表层底泥中活性磷含量平均值Cd,计算出内源磷负荷;
步骤5.5、根据表层底泥pH值选择钝化剂;
步骤5.6、根据内源磷负荷计算钝化剂投加量,将钝化剂制成水溶剂或直接均匀喷洒整个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
步骤5.7、持续监测待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水体透明度,直至水体透明度上升后并达到稳定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钝化剂为铝盐、铁盐或锁磷剂,对各个水体采样点的表层底泥pH值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落入各个钝化剂的适用pH值的表层底泥pH值对应的水体采样点的个数作为钝化剂适应个数,选择钝化剂适应个数最大的钝化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富营养化水体水华的应急与长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源磷负荷MP(kg)的评估利用如下公式(1)计算可得:
Mp=10-5×A×h×ρb×(1-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峰黄小龙张国志王龙涛黄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