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06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回形箱体,所述回形箱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通过拉压力传感器与上卡槽连接,所述回形箱体底部与下卡槽连接,所述上卡槽与上胶接件配合,所述下卡槽与下胶接件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板与螺杆、锥齿轮和伺服电机配合驱动的方式,使得上胶接件拉伸移动过程的精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硅酮胶粘接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设置卡槽与卡板配合,更加方便试验胶接件的安装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硅酮胶生产
,具体地指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硅酮胶产品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对其粘接性能进行测试,目前主要测量其拉伸状态下的抗剪切强度及粘结强度,传统的测试装置一般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测试,其拉伸移动过程精度低,而且试验的胶接件安装固定方式粗糙,极易发生松动,不能完全满足《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定》这一检测规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能够提高硅酮胶粘接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且方便试验胶接件的安装固定。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回形箱体,所述回形箱体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通过拉压力传感器与上卡槽连接,所述回形箱体底部与下卡槽连接,所述上卡槽与上胶接件配合,所述下卡槽与下胶接件配合。优选地,所述回形箱体为长方体箱体结构,其前、后侧面开放,其他四个侧面封闭。优选地,所述升降板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两侧设置滚轮,所述滚轮与回形箱体两侧壁竖向开设的滑道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升降板两侧穿设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与螺杆配合,所述螺杆顶部穿过回形箱体顶部与横向设置的第一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竖向设置的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二锥齿轮穿设固定于转动轴上,转动轴一侧与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优选地,所述螺杆上侧和下侧均限位于轴承内。优选地,所述上卡槽为方形槽体结构,其下表面开设有与上胶接件配合的缺口,所述下卡槽为方形槽体结构,其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胶接件配合的缺口。优选地,所述上胶接件包括设于上卡槽内的上卡板,所述上卡板与上胶接片垂直焊接,所述下胶接件包括设于下卡槽内的下卡板,所述下卡板与下胶接片垂直焊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板与螺杆、锥齿轮和伺服电机配合驱动的方式,使得上胶接件拉伸移动过程的精度提高,大大提高了硅酮胶粘接性能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而通过设置卡槽与卡板配合,更加方便试验胶接件的安装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测量抗剪切强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测量粘结强度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升降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回形箱体1、升降板2、拉压力传感器3、上卡槽4、下卡槽5、上胶接件6、上卡板6.1、上胶接片6.2、下胶接件7、下卡板7.1、下胶接片7.2、滚轮8、滑道9、螺母10、螺杆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转动轴14、伺服电机15、轴承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至3所示,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回形箱体1,所述回形箱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底部通过拉压力传感器3与上卡槽4连接,所述回形箱体1底部与下卡槽5连接,所述上卡槽4与上胶接件6配合,所述下卡槽5与下胶接件7配合。优选地,所述回形箱体1为长方体箱体结构,其前、后侧面开放,其他四个侧面封闭。这样设计便于在其内部安装胶接件。优选地,所述升降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两侧设置滚轮8,所述滚轮8与回形箱体1两侧壁竖向开设的滑道9滑动配合。这样设计后可以大大减小升降板2上下移动时与回形箱体1内侧壁的摩擦力,使得其升降过程更加平稳顺畅,同时滑道9的设计也可以防止升降板2发生轴向转动。优选地,所述升降板2两侧穿设固定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螺杆11配合,所述螺杆11顶部穿过回形箱体1顶部与横向设置的第一锥齿轮12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竖向设置的第二锥齿轮13连接,第二锥齿轮13穿设固定于转动轴14上,转动轴14一侧与伺服电机15输出轴连接。当伺服电机15工作时,可以带动转动轴14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3旋转,进而使得第一锥齿轮12带动螺杆11随之旋转,这样会带动螺母10及升降板2沿着螺杆11上下移动,方便准确调节升降板2的高度。优选地,所述螺杆11上侧和下侧均限位于轴承16内。优选地,所述上卡槽4为方形槽体结构,其下表面开设有与上胶接件6配合的缺口,所述下卡槽5为方形槽体结构,其上表面开设有与下胶接件7配合的缺口。优选地,所述上胶接件6包括设于上卡槽4内的上卡板6.1,所述上卡板6.1与上胶接片6.2垂直焊接,所述下胶接件7包括设于下卡槽5内的下卡板7.1,所述下卡板7.1与下胶接片7.2垂直焊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安装上胶接件6或下胶接件7时,只需将上卡板6移入到上卡槽4内,将下卡板7.1移入到下卡槽5内即可。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在本实施例中,对硅酮胶进行两种粘接拉伸测试试验,一种是硅酮胶抗剪切强度试验(如图1所示),另一种是硅酮胶粘结强度试验(如图2所示),两者区别点在于上胶接片6.2和下胶接片7.2结构的不同,如图1所示,在进行抗剪切强度试验前,上胶接片6.2和下胶接片7.2的侧部涂抹硅酮胶后粘接在一起,然后将上卡板6.1移入到上卡槽4,将下卡板7.1移入到下卡槽5内;如图2所示,上胶接片6.2底部垂直焊接的连接板和下胶接片7.2顶部垂直焊接的连接板均涂抹硅酮胶后粘接在一起,然后将上卡板6.1移入到上卡槽4,将下卡板7.1移入到下卡槽5内;完成前序试验胶接件的安装固定后,伺服电机15工作可以带动转动轴14旋转,从而带动两个第二锥齿轮13旋转,进而使得第一锥齿轮12带动螺杆11随之旋转,这样会带动螺母10及升降板2沿着螺杆11向上移动,通过控制伺服电机15的转速,是的升降板2向上缓慢匀速移动,可根据具体试验情况来调节升降板2向上移动的速度,这样便会拉动拉压力传感器3、上卡槽4及上胶接件6一齐向上移动,当上胶接件6和下胶接片7.2被拉紧后,升降板2继续上移会使得硅酮胶发生变形,直至被拉裂破坏,在这个过程中,拉压力传感器3实时获得相应的拉力数据,并传输至计算机,计算机实时显示相应数据,方便实验员进行分析。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回形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箱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底部通过拉压力传感器(3)与上卡槽(4)连接,所述回形箱体(1)底部与下卡槽(5)连接,所述上卡槽(4)与上胶接件(6)配合,所述下卡槽(5)与下胶接件(7)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包括回形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箱体(1)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板(2),所述升降板(2)底部通过拉压力传感器(3)与上卡槽(4)连接,所述回形箱体(1)底部与下卡槽(5)连接,所述上卡槽(4)与上胶接件(6)配合,所述下卡槽(5)与下胶接件(7)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形箱体(1)为长方体箱体结构,其前、后侧面开放,其他四个侧面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为矩形板状结构,其两侧设置滚轮(8),所述滚轮(8)与回形箱体(1)两侧壁竖向开设的滑道(9)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酮胶粘接拉伸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2)两侧穿设固定有螺母(10),所述螺母(10)与螺杆(11)配合,所述螺杆(11)顶部穿过回形箱体(1)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程
申请(专利权)人:天元宜昌硅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