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得正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02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包括:机身;机身相对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翼翅,其中,翼翅的一端和机身的侧面铰接;翼翅上均布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气流通过的排气孔I,翼翅底部设置用于控制排气孔I的通闭排气结构,机身内设置有用于给翼翅提供上下煽动的动力的驱动结构,及设置在翼翅的下方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输入端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通过万向节连接在翼翅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少了翼翅向上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同时减少了飞行器的能耗,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鸟飞行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仿生鸟飞行器。
技术介绍
根据人们正常的思维理念,人类模仿鸟类上天飞翔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实,如今,仿生机器人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仿生鸟飞行器,在很多国家已经成功研制了飞行器。如今人们根据鸟类结构的构造制作了很多类型飞行器,虽然模仿鸟儿的外形做成了扑翼式的飞行器,但该种飞行器需要飞行,首先需要克服就是自身重力的影响,其次,在翼翅上扬时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较大,从而导致扑翼式的飞行器其体型一般较小,且耗能较大,因此,需要提供能减小翼翅在煽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进而减少飞行器能耗的一种仿生鸟飞行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生鸟飞行器,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翼翅上设置的排气结构来解决翼翅向上运动时需要克服较大的空气阻力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包括:机身;两个翼翅,对应设置在机身相对的两侧,其中,翼翅的一端和机身的侧面铰接;多个排气孔,均布开设在翼翅上,用于空气气流通过;排气结构,设置在翼翅底部,用于控制排气孔的通闭;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机身内,用于给翼翅提供上下煽动的动力;往复运动机构,设置在翼翅的下方,其输入端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通过万向节连接在翼翅的底部。优选地,还包括机身顶部设置的副翼,副翼与机身顶部平行,副翼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排气孔内设置有电控阀,电控阀用于控制排气孔的通闭,电控阀和飞行器的控制器电连接。优选地,排气结构包括设置在每个排气孔下方的遮挡板,遮挡板的一端和翼翅底部铰接,遮挡板背离铰接端的一端通过拉簧和翼翅底部连接。优选地,遮挡板连接有拉簧的一侧背离机身设置。优选地,遮挡板朝向翼翅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优选地,密封结构为橡胶块,橡胶块的一面和遮挡板固定。优选地,遮挡板下方设置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和翼翅底部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挡杆,挡杆阻挡遮挡板转动,挡杆周向设置有橡胶层。优选地,每个排气孔下端口的翼翅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圈。优选地,往复运动机构包括Z型弯轴,弯轴设弯轴的一端穿进机身后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弯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铰接有连杆,连杆背离连接块的一端和万向节的一端连接,万向节的另一端连接在翼翅的底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其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结构往复运动结构实现翼翅的煽动,通过排气结构减少了翼翅向上煽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即翼翅向上煽动受到的空气阻力时,有一部分阻力通过排气孔进行释放,从而减少了翼翅上行时受到的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少飞行器的能耗。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翼翅下行时A处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鸟飞行器,下面结合附图1到附图3,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包括:机身1;机身1相对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两个翼翅8,其中,翼翅8的一端和机身1的侧面铰接;翼翅8上均布开设有多个用于空气气流通过的排气孔I81,翼翅8底部设置用于控制排气孔I81的通闭排气结构10,机身1内设置有用于给翼翅8提供上下煽动的动力的驱动结构,设置在翼翅8的下方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输入端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通过万向节11连接在翼翅8的底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机身1顶部设置的副翼9,副翼9与机身1顶部平行,副翼9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II,排气孔II内设置有电控阀91,电控阀91用于控制排气孔II的通闭,电控阀91和飞行器的控制器电连接。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如果飞行器为遥控器控制,则电控阀91和遥控器无线连接,如果,该装置用于载人飞行,则电控阀91和飞行器主控室的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的,为了减小翼翅向上煽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本装置的排气结构10包括设置在每个排气孔I81下方的遮挡板101,遮挡板101的一端和翼翅8底部铰接,遮挡板101背离铰接端的一端通过拉簧103和翼翅8底部连接。其中,为了保证气流流向机身1的两侧,遮挡板101连接有拉簧103的一侧背离机身1设置。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翼翅8向下煽动时排气孔81密封度不好而漏气,遮挡板101朝向翼翅8底部的一侧设置有密封结构。其中,密封结构为橡胶块102,橡胶块102的一面和遮挡板101固定。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翼翅8向上煽动时,连接在遮挡板101上的拉簧103超出弹性范围而失效,在遮挡板101下方设置有止挡结构,止挡结构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和翼翅8底部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挡杆103,挡杆103阻挡遮挡板101转动,挡杆103周向设置有橡胶层。进一步的,每个排气孔I81下端口的翼翅8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圈。进一步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Z型弯轴5,弯轴5设弯轴5的一端穿进机身1后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弯轴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上铰接有连杆7,连杆7背离连接块6的一端和万向节11的一端连接,万向节11的另一端连接在翼翅8的底部。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即发动机3带动往复运动机构动作,即弯轴5转动,同时弯轴5带动连杆7动作,连杆7带动翼翅8同步上下煽动。在翼翅8向下煽动的时候,空气流对翼翅8底部的排气结构向上的力,即空气流对遮挡板101一个推力,同时遮挡板101在拉簧104的作用下遮住排气孔I81的下端口,同时遮挡板101上的橡胶层102和翼翅8贴合,加强遮挡板101对排气孔I81的密封。在翼翅8向上煽动的时候,这时空气对翼翅8一个向下的空气阻力,为减少这部分阻力,本装置的排气结构在翼翅8向下的时候,也会受到向下的力,即空气阻力穿过排气孔I81施加在遮挡板101设置橡胶层的一面,这时遮挡板101受空气阻力影响发生转动,直至遮挡板101触碰挡杆103,即翼翅8受到的空气阻力时,有一部分阻力通过排气孔I81进行释放,从而减少了翼翅8上行时受到的阻力。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仿生鸟飞行器,通过驱动结构往复运动结构实现翼翅的煽动,通过排气结构减小了翼翅向上煽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进一步减少飞行器的能耗,值得推广。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1);/n两个翼翅(8),对应设置在机身(1)相对的两侧,其中,翼翅(8)的一端和机身(1)的侧面铰接;/n多个排气孔I(81),均布开设在两个翼翅(8)上,用于空气气流通过;/n排气结构(10),设置在翼翅(8)底部,用于控制排气孔I(81)的通闭;/n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机身(1)内,用于给翼翅(8)提供上下煽动的动力;/n往复运动机构,设置在翼翅(8)的下方,其输入端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通过万向节(11)连接在翼翅(8)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1);
两个翼翅(8),对应设置在机身(1)相对的两侧,其中,翼翅(8)的一端和机身(1)的侧面铰接;
多个排气孔I(81),均布开设在两个翼翅(8)上,用于空气气流通过;
排气结构(10),设置在翼翅(8)底部,用于控制排气孔I(81)的通闭;
驱动结构,水平设置在机身(1)内,用于给翼翅(8)提供上下煽动的动力;
往复运动机构,设置在翼翅(8)的下方,其输入端和驱动结构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通过万向节(11)连接在翼翅(8)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身(1)顶部设置的副翼(9),所述副翼(9)与机身(1)顶部平行,所述副翼(9)上开设有多个排气孔II,排气孔II内设置有电控阀(91),所述电控阀(91)用于控制排气孔II的通闭,电控阀(91)和飞行器的控制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10)包括设置在每个排气孔I(81)下方的遮挡板(101),遮挡板(101)的一端和翼翅(8)底部铰接,所述遮挡板(101)背离铰接端的一端通过拉簧(103)和翼翅(8)底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鸟飞行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得正
申请(专利权)人:李得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