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楠松专利>正文

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727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供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前后侧均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靠近第二螺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活动支撑杆、第二螺杆、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可以方便的根据安装点的位置来调节支架的高度,以使得吸热管能以合适的角度安装在吸热管安装板和储水桶之间,以增加吸热管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螺孔、限位转轴、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孔,可以方便的将该支架能够折叠起来,以便于收纳和运输,从而方便使用者安装、运输该支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供水
,具体是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按结构形式分为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主要以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为主,占据国内95%的市场份额。真空管式家用太阳能热水器是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相关零配件组成,把太阳能转换成热能主要依靠真空集热管,真空集热管利用热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产生微循环而得到所需热水。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但是这些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普遍存在不能方便的调节安装支架的高度和吸热管的角度,且不能方便的将储水桶固定安装在支架上。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前后侧均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支撑杆的一侧靠近第二螺杆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活动支撑杆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所述活动支撑杆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架,所述活动支撑杆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搭板,所述两个弧形搭板的顶端共同连接有储水桶,所述两个第一支架的一侧共同连接有吸热管安装板,所述第一支架的顶端的一边开设有第一螺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搭板的顶端的一边连接有夹座,所述夹座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夹座的一侧靠近第一螺杆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五螺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杆依次贯穿在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的内部,所述活动支撑杆和支撑杆通过第二螺杆、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紧固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架与活动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转轴,所述第一支架与活动支撑杆通过限位转轴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与第二螺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的内径相同。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两个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储水桶的前后端紧密相贴,所述第一螺杆依次贯穿在第四螺孔和第五螺孔的内部,所述第一螺杆和固定板通过第四螺孔和第五螺孔稳固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转手,且转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活动支撑杆、第二螺杆、第二螺孔和第三螺孔,可以方便的根据安装点的位置来调节支架的高度,以使得吸热管能以合适的角度安装在吸热管安装板和储水桶之间,以增加吸热管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一螺孔、限位转轴、第二螺杆和第二螺孔,可以方便的将该支架能够折叠起来,以便于收纳和运输,从而方便使用者安装、运输该支架。2、通过弧形搭板、第一螺杆、转手、第四螺孔、第五螺孔和固定板,可以方便的使两个固定板将储水桶稳固夹持在户型搭板上,从而以将储水桶稳固的安装在弧形搭板上,从而提高了该集热供水装置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中的活动支撑杆和支撑杆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3为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中的储水桶、夹座和弧形搭板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中:1、吸热管安装板;2、第一支架;3、第一螺孔;4、储水桶;5、固定板;6、第一螺杆;7、夹座;8、弧形搭板;9、活动支撑杆;10、支撑杆;11、第二支架;12、第二螺杆;13、第二螺孔;14、第三螺孔;15、第四螺孔;16、第五螺孔。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包括第二支架11,第二支架11的前后侧均连接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支撑杆9,支撑杆10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螺杆12,支撑杆10的一侧靠近第二螺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13,活动支撑杆9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14,活动支撑杆9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架2,活动支撑杆9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搭板8,两个弧形搭板8的顶端共同连接有储水桶4,两个第一支架2的一侧共同连接有吸热管安装板1,第一支架2的顶端的一边开设有第一螺孔3。在图1和3中:弧形搭板8的顶端的一边连接有夹座7,夹座7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螺杆6,夹座7的一侧靠近第一螺杆6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螺孔15,第一螺杆6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的一侧开设有第五螺孔16,从而在安装储水桶4时,首先可以将储水桶4放置在两个弧形搭板8上,然后手持并转动两个转手,使得转手所连接的第一螺杆6在第四螺孔15的内部向着储水桶4的方向移动并与固定板5的一侧接触,并使得第一螺杆6转入固定板5上开设的第五螺孔16内,然后拧紧转手,使得两个固定板5将储水桶4稳固夹持住,从而以将储水桶4稳固的安装在弧形搭板8上。在图2中:活动支撑杆9设置在支撑杆10的内部,第二螺杆12依次贯穿在第二螺孔13和第三螺孔14的内部,活动支撑杆9和支撑杆10通过第二螺杆12、第二螺孔13和第三螺孔14紧固连接,从而可以将第二螺杆12依次转入第二螺孔13和第三螺孔14的内部,以使得活动支撑杆9以合适的高度固定在支撑杆10上。在图1中:第一支架2与活动支撑杆9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转轴,第一支架2与活动支撑杆9通过限位转轴转动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活动支撑杆9和第一支架2之间设置的限位转轴来转动第一支架2以使得吸热管安装板1的底端与地面接触。在图1和2中:第一螺孔3的位置与第二螺孔13的位置相对应,第一螺孔3与第二螺孔13的内径相同,从而在需收起该支架时,可以在活动支撑杆9上转动第一支架2以将第一支架2的一侧与支撑杆10一侧相贴后,将第二螺杆12依次转入第一螺孔3和第二螺孔13内,以使得第一支架2固定在支撑杆10上,以使得该支架能够折叠起来,便于收纳和运输。在图3中:两个固定板5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储水桶4的前后端紧密相贴,第一螺杆6依次贯穿在第四螺孔15和第五螺孔16的内部,第一螺杆6和固定板5通过第四螺孔15和第五螺孔16稳固连接,从而可以方便的使用两个固定板5将储水桶4稳固夹持住,以将储水桶4稳固的安装在弧形搭板8上。在图1中:第一螺杆6的一端设置有转手,且转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从而使用者可以方便的转动第一螺杆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安装该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时,首先根据安装点的位置来调节支架的高度,此时首先在支撑杆10的内部上下移动活动支撑杆9,以将活动支撑杆9和其连接的弧形搭板8移动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将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包括第二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1)的前后侧均连接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10)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螺杆(12),所述支撑杆(10)的一侧靠近第二螺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13),所述活动支撑杆(9)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14),所述活动支撑杆(9)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活动支撑杆(9)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搭板(8),所述两个弧形搭板(8)的顶端共同连接有储水桶(4),所述两个第一支架(2)的一侧共同连接有吸热管安装板(1),所述第一支架(2)的顶端的一边开设有第一螺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包括第二支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11)的前后侧均连接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的顶端连接有活动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10)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二螺杆(12),所述支撑杆(10)的一侧靠近第二螺杆(12)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螺孔(13),所述活动支撑杆(9)的一侧等距离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14),所述活动支撑杆(9)的一侧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支架(2),所述活动支撑杆(9)的顶端连接有弧形搭板(8),所述两个弧形搭板(8)的顶端共同连接有储水桶(4),所述两个第一支架(2)的一侧共同连接有吸热管安装板(1),所述第一支架(2)的顶端的一边开设有第一螺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搭板(8)的顶端的一边连接有夹座(7),所述夹座(7)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螺杆(6),所述夹座(7)的一侧靠近第一螺杆(6)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螺孔(15),所述第一螺杆(6)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一侧开设有第五螺孔(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安装的太阳能集热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前
申请(专利权)人:张楠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