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及钢片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692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及钢片弹簧,该工艺包括酸洗、第一次退火、冷轧处理、第二次退火、精冲、去毛刺和热处理等工序,采用51CrV4热轧加工形成热轧钢带带材,首先通过酸洗方法处理去除热轧钢带带材表面的氧化皮,然后对热轧钢带带材进行冷轧处理,将冷轧机的轧辊粗糙度Ra调整为0.5~1.5μm,通过冷轧压延的方式将热轧钢带带材表面的平均粗糙度微调至0.3~1.0μm,从而达到弹簧钢钢带表面的有一定的粗糙度,进而避免钢片弹簧在最终热处理过程中,零件在空气环境模具中淬火引起表面氧化起皮的现象。并且,省去传统加工工艺中对酸洗后的热轧钢带带材表面进行精整处理工序,节省工序,改善加工品质,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及钢片弹簧
本专利技术属于弹簧生产加工
,特别地,涉及一种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及由该簧片加工工艺加工的钢片弹簧。
技术介绍
钢片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和耐磨性能,其作为汽车配件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钢片弹簧通常是以热轧带钢为坯料,通过包括热扎、酸洗、退火、冷轧、退火、精整、热处理等加工工序的加工工艺制造形成。在高温热轧过程中,钢片弹簧的表面容易生成厚度为几微米至十几微米的氧化皮层。当前,一般是在热轧工序后,对热轧的钢片弹簧进行酸洗,以去除钢片弹簧表面的氧化皮层。由于酸液难以完全去除钢片弹簧表面的氧化皮层,且在后续热处理加工工序中,零件在空气环境模具中淬火,容易在零件表面产生氧化起皮的现象,进而导致钢片弹簧成品表面发生氧化起皮现象,降低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当提高钢片弹簧表面的粗糙度,避免钢片弹簧表面氧化起皮的钢片弹簧加工工艺以及由该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加工制造的钢片弹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热扎处理:采用51CrV4热处理工艺将带钢坯料热轧成热轧带材;/n酸洗处理:对所述热轧带材进行酸洗,以去除热轧带材表面的氧化皮;/n第一次退火处理:在650℃~750℃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热轧带材加热30~60小时,以使所述热轧带材充分软化;/n冷轧处理:采用轧辊粗糙度Ra为0.5~1.5μm的冷轧机,将软化后的所述热轧带材,经过3~10道次冷轧至表面粗糙度为0.3~1.0μm的冷轧带材;/n第二次退火处理:在650℃~750℃温度条件下,将所述冷轧带材加热30~60小时,改善或消除冷轧过程中对所述冷轧带材所造成的残余应力;/n精冲处理: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热扎处理:采用51CrV4热处理工艺将带钢坯料热轧成热轧带材;
酸洗处理:对所述热轧带材进行酸洗,以去除热轧带材表面的氧化皮;
第一次退火处理:在650℃~750℃温度条件下,将所述热轧带材加热30~60小时,以使所述热轧带材充分软化;
冷轧处理:采用轧辊粗糙度Ra为0.5~1.5μm的冷轧机,将软化后的所述热轧带材,经过3~10道次冷轧至表面粗糙度为0.3~1.0μm的冷轧带材;
第二次退火处理:在650℃~750℃温度条件下,将所述冷轧带材加热30~60小时,改善或消除冷轧过程中对所述冷轧带材所造成的残余应力;
精冲处理:采用精冲机对消除应力后的所述冷轧带材进行精冲处理,以将所述冷轧带材精密冲裁成钢片弹簧零件;
去毛刺处理:采用平面去毛刺机对钢片弹簧零件进行去毛刺,以去除精冲处理过程中在钢片弹簧零件表面形成的毛刺;
热处理:在830℃~900℃的热处理生产线上,将去毛刺后的所述钢片弹簧零件加热3~10分钟,待所述钢片弹簧零件冷却后硬化成型,获得钢片弹簧成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轧处理步骤中,所述冷轧机的轧制速度控制在50~300m/min。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片弹簧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精冲处理步骤中,所述精冲机的冲程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