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67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包括循环单元,以及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循环单元包括从建筑物内引出的回水管路、供水管路和连通设置在供水管路、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旁通装置;接管包括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循环水泵入口处的回水主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将循环单元和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集成在彩钢板房内,可在工厂内组装,实现了产品化设计,便于推广,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施工简单、快捷,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循环单元和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都在彩钢板房内,能够保护各个设备,减缓设备的老化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中空调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也越来越高。为保证舒适的工作环境,很多企业常采用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对室内进行制冷或供暖,故需要配套安装循环水泵、输出力装置和管道、阀门等。现在没有与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配套的室外成品水力循环装置,传统水力循环装置设计时,每个项目均需重新布置循环水泵、水处理装置、管道、阀门、仪表、配电控制箱等,设计、施工周期较长;实际完成后,循环水泵、水处理装置、阀门、仪表、配电控制箱等分散、露天放置于室外,影响设备性能,设备老化速度较快。因而,如何设计一种与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配套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以缩短施工周期、保护输送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安装简单,能够有效缩短工期,还能够保护水力循环设备免受雨雪天气侵蚀,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包括循环单元,以及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其中:所述循环单元包括从建筑物内引出的回水管路、供水管路和连通设置在供水管路、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旁通装置;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主管进水端部间隔设置有水处理装置、过滤器和冷热量表,位于所述过滤器出水侧的回水主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回水支管,每个所述回水支管上均设置有蝶阀、橡胶接头、循环水泵和消声缓闭止回阀,每个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均通过连接管与室外冷水、热泵机组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水主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自动放气阀;所述供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热泵机组出水口相连通而其另一端与建筑物内供水管相连通,供水管路上间隔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所述接管包括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所述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循环水泵入口处的回水主管上,位于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之间的回水主管长度≥1m。所述循环单元和所述接管均设置在彩钢板房内,所述彩钢板房上设置有防雨百叶窗和检修门。位于所述过滤器出口处的所述回水主管上设置有冷热量表。本技术优点在于将循环单元和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集成在彩钢板房内,可在工厂内组装,实现了产品化设计,便于推广,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在安装时只需将循环单元的供水主管和回水管路分别与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建筑物集中空调系统的供水管和回水管连接即可,施工简单、快捷,大大缩短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循环单元和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都在彩钢板房内,能够保护各个设备,减缓设备的老化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彩钢板房的前视图。图4是图3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包括设置有多个防雨百叶窗1.1和检修门1.2的彩钢板房1.3,在彩钢板房1.3内设置有循环单元和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其中:循环单元包括回水管路、供水管路2.10和连通设置在回水管路、供水管路2.10之间的压差旁通装置3,回水管路的回水主管2.1与室内供水管相连通,回水主管2.1的进水端部连通设置有水处理装置2.2、过滤器2.3和冷热量表2.4,位于过滤器2.3出水侧的回水主管2.1上连通设置有三个回水支管,每个回水支管上均设置有蝶阀2.5、橡胶接头2.6、循环水泵2.7(回水支管的数量以及循环水泵2.7的数量和规格可根据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的需求相应调整)和消声缓闭止回阀2.8,即循环水泵2.7通过两个橡胶接头2.6连通设置在回水支管上,每个循环水泵2.7的出水口均通过连接管2.9与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水主管2.1的另一端和连接管2.9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自动放气阀2.13;供水管路2.10的一端与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的出水口相连通,供水管路2.10的另一端与建筑物内供水管相连通,供水管路2.10上间隔设置有压力表2.11和温度表2.12;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包括补水定压管4.1和泄水定压管4.2,补水定压管4.1和泄水定压管4.2分别设置在一循环水泵吸入口两侧的回水主管2.1上,位于补水定压管4.1和泄水定压管4.2之间的回水主管2.1的长度≥1.0m(即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的间距≥1.0m)。安装时,本技术循环单元和对循环单元补水定压的接管都可以预先安装在彩钢板房1.3内,可直接将彩钢板房1.3运送至室外指定位置,将回水主管2.1与建筑物内回水管连接,将供水管路2.10的出水端与室内供水管连接,最后将补水定压管4.1和泄水定压管4.2分别与软化定压补水装置连接在一起即可完成安装,安装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同时由于循环单元和接管均设置彩钢板房1.3内,延长了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简述如下:室外型冷水、热泵机组工作时,循环单元处于通路,水处理装置2.2和过滤器2.3处理后的回水经循环水泵2.7输送给冷水、热泵机组,然后再由供水管路2.10经建筑物内供水输送至指定位置设备,如此往复循环;当需要补水时,定压补水装置向循环单元补充;当循环单元的循环水过多时,可通过定压补水装置将多余循环水排出循环单元。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单元,以及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其中:/n所述循环单元包括从建筑物内引出的回水管路、供水管路和连通设置在供水管路、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旁通装置;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主管进水端部间隔设置有水处理装置、过滤器和冷热量表,位于所述过滤器出水侧的回水主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回水支管,每个所述回水支管上均设置有蝶阀、橡胶接头、循环水泵和消声缓闭止回阀,每个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均通过连接管与室外冷水、热泵机组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水主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自动放气阀;/n所述供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热泵机组出水口相连通而其另一端与建筑物内供水管相连通,供水管路上间隔设置有压力表和温度表;/n所述接管包括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所述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循环水泵入口处的回水主管上,位于补水定压管和泄水定压管之间的回水主管长度≥1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集中空调系统的室外水力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单元,以及对循环单元进行补水定压的接管,其中:
所述循环单元包括从建筑物内引出的回水管路、供水管路和连通设置在供水管路、回水管路之间的压差旁通装置;所述回水管路的回水主管进水端部间隔设置有水处理装置、过滤器和冷热量表,位于所述过滤器出水侧的回水主管上连通设置有多个回水支管,每个所述回水支管上均设置有蝶阀、橡胶接头、循环水泵和消声缓闭止回阀,每个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口均通过连接管与室外冷水、热泵机组的进水口相连通;回水主管的另一端和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自动放气阀;
所述供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冷水、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靖田张军李会芳屈月月袁兵锋陈颖郭传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中兴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