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味除醛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1589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味除醛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芦荟29.5~32.5份、虎皮兰6.8~8.8份、柚子皮7~9.5份、大豆18.5~21.4份、燕麦11~13.5份、海藻7~9份、甘薯藤2.8~3.5份、金银花1.8~2.5份、败毒草2.2~2.8份、蒲公英2~3.2份、益母草1.9~2.5份、马齿苋1.7~2.8份、红糖11~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除味除醛剂以有效去除异味和醛类物质、不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气味舒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味除醛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味除醛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室内装修通常一般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需要经过去除才能适合居住;目前,醛类物质以及其他有异味有害物质的去除方式一般是通过物理去除和化学去除,即通过通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或者化学分解等方式进行,上述方式中的化学去除存在去除不干净、以及在去除异味有害物质的过程中产生其他有害物质等缺陷。亟需一种可以有效去除异味和醛类物质、不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气味舒适的除味除醛剂及其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味除醛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除味除醛剂以有效去除异味和醛类物质、不产生其他有害物质、气味舒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除味除醛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芦荟29.5~32.5份、虎皮兰6.8~8.8份、柚子皮7~9.5份、大豆18.5~21.4份、燕麦11~13.5份、海藻7~9份、甘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味除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除醛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芦荟29.5~32.5份、虎皮兰6.8~8.8份、柚子皮7~9.5份、大豆18.5~21.4份、燕麦11~13.5份、海藻7~9份、甘薯藤2.8~3.5份、金银花1.8~2.5份、败毒草2.2~2.8份、蒲公英2~3.2份、益母草1.9~2.5份、马齿苋1.7~2.8份、红糖11~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味除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除醛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芦荟29.5~32.5份、虎皮兰6.8~8.8份、柚子皮7~9.5份、大豆18.5~21.4份、燕麦11~13.5份、海藻7~9份、甘薯藤2.8~3.5份、金银花1.8~2.5份、败毒草2.2~2.8份、蒲公英2~3.2份、益母草1.9~2.5份、马齿苋1.7~2.8份、红糖11~13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味除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除醛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芦荟30~32.5份、虎皮兰7~8.5份、柚子皮7.5~8.5份、大豆19~20份、燕麦11.5~12.5份、海藻7.5~8.5份、甘薯藤3~3.2份、金银花1.9~2.4份、败毒草2.2~2.8份、蒲公英2~3.2份、益母草1.9~2.5份、马齿苋1.7~2.8份、红糖12~12.8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味除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除醛剂按质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芦荟31份、虎皮兰8份、柚子皮8份、大豆19份、燕麦12份、海藻8份、甘薯藤3份、金银花2份、败毒草2.5份、蒲公英2.5份、益母草2份、马齿苋2份、红糖12.5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味除醛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按质量份数将芦荟、虎皮兰、柚子皮粉碎后放入发酵搅拌桶,加入红糖拌匀后密闭发酵14~16天,发酵温度为39~45°,得产物M1;
S2、按质量份数将大豆、燕麦用水浸泡22~25小时并蒸熟,将熟料放入发酵搅拌桶,加入混合菌种发酵14~16天,所述混合菌种包括酵母菌、芽孢菌和黑曲霉菌,所述酵母菌、芽孢菌和黑曲霉菌的比例为2:1.5:1,所述混合菌种的质量为所述大豆的质量的0.004~0.006,发酵温度为39~45°,得产物M2;
S3、按质量份数将海藻、甘薯藤、金银花、败毒草、蒲公英、益母草、马齿苋粉碎后放入发酵搅拌桶内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秋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瓦格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